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酉時初,李彪手持符節和鄭道昭一同出了慶義館,隨行帶著兩個漢族出身的護衛乘車一同前往南齊尚書省。鄭道昭初到江左,不知道建康的佈局路徑和市場所在,所以才主動要求跟著李彪先出來看看,一來為辨認路途,二來漲漲見聞。至於護衛,國族出身的人在建康不是沒有,有些叛投南朝的國族人也出沒於建康,不過終究不多。帶著梳著辮子,身著左衽之人出行實在有點扎眼,不如漢人出身的方便。

建康城中主要有四個大市,此外還有諸多小市,多是集中在城南和秦淮水兩岸,李彪要去的尚書省這是位於宮城內,而且現在時間有點緊,當務之急是要在宮門關閉之前得到南朝對明日陛見的回覆,所以不能先去諸市場觀覽,必須先去尚書省請見,最好入夜以前就能得到確切回覆。

兩人坐在牛車中,沿著大道南行觀看風物。建康城內外人口輻輳,在籍士庶及眾多士族寒門家中奴婢,隱僻民戶加起來約有五十萬眾。尤其是進入永明以來約十年間,南北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建康也沒有再像劉宋時期頻頻發生內部動亂,江左地區的商業,農業經濟發展由此獲益,進入繁榮時期。對於南朝來說,如果這種內外輯睦之情都能長期持續下去,恢復元嘉舊觀自然不是夢。

“我曾經在平城與北來人士交談,聽他們說起江左繁茂,建康人戶殷盛不下於平城,今日得見,乃知其實。”

“鄭君初至,不知建康實情。此地處於城西,雖近宮牆,卻非是建康人口簇集之地。此地秦淮水以北,多是官署,宮苑,高門之家,秦淮水以南才是人戶最為集中之地。”

“數十年來建康多糟戰亂,士庶或有流移,而人戶之盛依然侔於平城,可知南人之堅韌。我朝經營平城近百年,也不過如此。”

鄭道昭道:“平城本為荒僻之所,漢武之世大破匈奴,數為發兵之地,其後尤為邊塞。若非皇魏肇建於茲,何得比於建康?今觀建康殷殷樂逸,方解陛下久欲徙都之心。若能遷於洛邑,數十年間,想必建康亦不能比。”

李彪沉默了一下,點點頭,沒有說話。遷都之事雖然沒有明詔或準確的說法,但是對於他這種寒門出身,祖籍近於洛州之人來說是樂見其成的。他在平城沒有什麼產業和土田,對於遷都並無牴觸之心,而南遷成行的話,至少他回頓丘也方便很多。

。。。。。。。

拓跋慎在慶義館中,一邊與於忠,蔣少遊等人閒話一邊等著南朝尚書省的通知,可是等李彪和鄭道昭都回來了,依然沒等到南朝的通使。

“咚!咚!……”

西向遠處傳來一陣沉悶的鼓聲。

李彪道:“這是建康宮端門的閉門鼓。”

“看來今日大約得不到南朝回覆了。”拓跋慎站起身,說道:“還是先去用晚膳吧,明日,孤與李卿再同去尚書臺一行。”

李彪等人點點頭,正要答話,就聽見堂外傳來一陣腳步聲,聽起來至少有三個人的樣子。

李彪,於忠等先走出門,看見是慶義館的館令和三個並沒有在館內見過的人向正堂走來。

“在下尚書主客曹郎劉繪,奉本朝僕射命前來拜訪。敢問北使殿下可在?”位於館令左側的一個短鬚清瘦,身穿公服之人上前施禮問道

“原來是李郎官,我家殿下正在堂中。”李彪還禮答完後讓開,做了個請的姿態。

劉繪和李彪等人進了正廳,拓跋慎與之禮畢後各自坐下。因為時間已經很晚了,拓跋慎也就懶得再多說客氣話,直接問道:“敝國副使今日上請陛見貴主,以呈遞國書,未知貴主何時接見?”

“本朝右僕射自得李使之請,親去宮中面朝,已得陛下詔準。劉某此來,就是為了此事。陛下明日將於太極殿升朝理政。貴使只需巳時初到端門處等候宣召即可。”

拓跋慎聽到明日就能進宮見蕭賾,心中才安定下來。

“臺省因貴使初來,恐不明本朝儀制。劉某此來,除了通傳明日陛見之事,還有一些禮儀要告知貴使,還請貴使明日陛見,能多加注意。”

拓跋慎愣了一下,想了想,才明白劉繪不是要告訴他什麼禮儀,儀禮上兩國或有不同,不過也是大同小異而已。劉繪這是要告訴他一些南朝的避諱之事。

比如,南齊七廟名諱和一些蕭賾的忌諱。這些拓跋慎已經聽李彪說過。但是南朝出於職責所在,還得親自說一遍。

。。。。。。

第二日辰時中,與李彪等人用過早膳之後,又消磨時間到巳時前三刻時,拓跋慎與陸光,劉騰回到房間,將衣服髮辮重新梳理了一下,拿上使者符節,走到門邊時,想起昨日要鄭道昭去市中購買奴婢,卻忘了吩咐他將帶來的雜物一同拿去出售的事。這些東西有些還是少府監出工之物,比如一些金銀頭飾,玉器等等,都是品質沒那麼好的,放著沒人用才帶來的,只因是宮中用物,在平城那裡不好出手,到這建康倒不怕沒人要。

“陸卿,劉卿,今日你二人就不必同去了。陸卿留在館內守著,這館中不能沒有人留守,有陸卿在此,我心方安。劉卿可將帶來的器物拿去諸市出賣,帶幾個人同去。若有欺霸之事,劉卿不需客氣。”

本地人欺負異地人的事,不論南北都存在的,劉騰的洛陽話不那麼好,加上穿著雖是漢裝,卻與吳地小異,一開口就會被人識破不是本地人,若是被人當成肥豬來宰可就不好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陸光與劉騰齊聲應諾。這次拓跋慎要去的是齊朝的皇宮,安全問題當然不需擔心,再加上拓跋慎這次是以使者之身去的,做的事正事,更沒有帶著奴僕同去的道理,所以陸光便沒有多言。

吩咐完陸劉二人後,拓跋慎到了堂中,與李彪,蔣少遊二人來到館外時,於忠已經挑了二十人齊聚在此,又將館內的牛車趕了出來,準備充當車伕送拓跋慎等人去建康宮。(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