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說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沈光林很想問,他負責的為什麼不是物理組?

他感覺自己在物理方面更強啊,這才是他的本專業啊。

其他的,都是玩。

象那勞什子輸入法,沈光林早就拋棄到九霄雲外去了。

他沈某人在物理界都有幾種新發現了?足球稀,納米材料,超導體,碳纖維管,這些都是可以衝擊諾貝爾的偉大發現吧,每一項都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轟動。

如果不然,沈光林的演講費為什麼那麼高呢。

不光如此,沈光林在理論物理方面也是建樹良多,像理論物理模型,量子理通訊,量子密碼,這些也是世界最前沿的理論發現。

然而,就是如此重大,如此眾多的成果,沈光林在國內依然沒有泛起太大的波瀾。

不得不說,沈光林在國外物理屆已經是天花板級的人物了,有人拿他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甚至,一些激進的人說,沈光林還年輕,他做出的成就是超越前人的。

但是,沈光林在國內,大家不是說不承認他的成果,只是,大家表現的都很平淡。

說“平淡”可能有點過分,但是,大家沒有“追捧”,一點都沒有眾星捧月的感覺。

就連一些物理雜誌,大家介紹沈光林的也不多,或許是沈光林給沒他們投稿吧。

有時候,一些物理泰斗被問到京城大學的沈教授怎麼樣?

不錯啊,很厲害。

然而,他們沒有表示更多了。

當然,在過去的這一段時間,沈光林確實沒有把外掛開的太厲害,還是想著先苟一波,不要太浪。

不過,這也不能埋沒他的成就啊,穿越5年了,還沒被主流物理界所接受。

原因或許跟郭德鋼一樣:沒有傳承。

這次863課題研討,沈光林都沒有能夠進物理組,他被排斥在外了。

美其名曰,生物組更需要他。

朱委員專門來找他,就是寬慰他的。

這也是因為,就國內學界而言,最強大的也是物理組,國內物理屆厲害的人物實在太多了,而且那些遠古級別的人物大多數也都還健在呢。

各種知名人物,大家隨便數一數都數不過來,有那麼多前輩在那裡,就不讓小沈多費心了吧。

雖然朱委員是課題研討會的總負責人,但是他也不能搞一言堂。

沈光林雖然在物理方面建樹頗多,但他畢竟只是後起之秀,底蘊還是不太夠。

而國內的生物界就不一樣了,在這方面,我們一直都是薄弱環節,簡直就是萬馬齊喑。

生物可不像物理那樣,只要理論水平跟得上,就可以“閉門造車”。

生物“閉門造車”是完全行不通的,生物是很神奇的一種東西,不花錢怎麼可能有成果嘛。

物理理論出來了,大家用筆計算一下就清楚了,而生物呢,不得做重複試驗啊。

沒有錢,實驗器材哪裡來,小白鼠哪裡來,漂亮的女助手從哪裡來。

國內生物這些年發展的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資金不足的困擾。

而且,研究生物的價值,大家一時半會還沒看到呢。

當然,現在大家已經可以看到了。

沈光林的實驗室在去年一下子拿出了兩項重大科技成果,無論抗蟲棉還是克隆牛,這都是世界級的。

抗蟲棉畢竟不是世界首創,影響力稍微弱那麼一點點,但是它能夠帶來經濟效益啊,利國利民啊。

克隆牛,這個意義可就更非凡了,簡直是轟動爆炸性的。

隨著克隆牛的成功,即使作為外行人,大家也已經明白了:在克隆人上面,已經不存在技術難度了吧。

沈光林實驗室開發的克隆牛技術,在實驗難度上確實並不算難,也確實有一些取巧的成分在裡面。

只能說,沈某人實驗過程設計的精巧。谷

畢竟,克隆就是克隆,這可不是胚胎細胞的分割,這是真正的體細胞移植。

用體細胞培育出完整的生物本身,就是一項不可思議的發明。

其實,在完成克隆哺乳動物之前,克隆技術已經發展很多年了,從微生物到浮游生物,再到魚類,再到兩棲類。

但是,最近幾十年,哺乳動物的克隆,生物學界一直都沒有能夠實現。

為什麼就讓沈光林這樣一個物理學家給實現了呢。

華夏上一個生物大拿童第周先生就完成了金魚和青蛙的克隆,當時採用的技術也是換卵。

小學課本上還有一篇文章,就叫做《童第周》,好像講的就是童先生在比利時留學給青蛙卵脫膜的故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其他物種的克隆,只是生物發展歷史上的一種遞進。

只有克隆牛,才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克隆的本質,重塑了克隆的意義。

因為就是它,也讓人產生了一些不好的聯想,比如,萬一,克隆出了人......

一些逝去的偉大人物是不是可以復活;如果有一個絕色女子,是不是就能克隆一堆出來;一些人已經瀕臨死亡了,是不是可以透過克隆技術獲得新生。

人的頭和大腦移植如果能夠實現,是不是就可以透過反覆克隆獲得永生了?

器官移植的歷史已經很久了,據說,早在民國時期,戊戌變法的主導者康先生就把猩猩的睪丸移植到自己體內,然後排異反應掛了。

克隆,開啟了生物的另一扇門。

現在,沈光林都有了一個稱呼,叫做:科學界的敲門人。

他敲開了奈米科技的大門,敲開了量子通訊的大門,敲開了高溫超導體研究的大門......

自從沈光林開啟了克隆的這扇大門之後,世界上陸續傳來了克隆成功的訊息.

英吉利科學家成功的克隆出了羊,取名叫做多利,扶桑科學家克隆出的動物就更多了,兔子,狗,豬......

因此,這次大會,生物方面的討論也會提及克隆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任命沈光林做生物組的組長,也是經過多方面考慮的。

朱先生這次專門來看克隆牛,其實就是想聽聽沈光林自己是個什麼看法。

雖然你物理很是厲害,但還是做一名生物學家吧。

長城生物科技公司到了。

大門口還有專人值守,再也不是普通的保安了,而是武警。

現在,生物科技公司是創匯不多,不過它終於成了香餑餑,至少是京城市政府的香餑餑。

如今抗蟲棉技術和克隆牛技術都掌握在這個基地,大家不上心也不行。

其實,沈光林自己都有段時間沒來這裡了,他上次來的時候還是初冬,如今已經是初春了。

來看克隆牛的人太多,這裡也形成了一種流程。

大家看過翠花的長勢,普遍議論紛紛,到現在都感覺神奇。

克隆小牛的長勢很好,各種體徵還未見衰老。

不過,沈光林知道,在未來的幾年,克隆牛還是會出現一些列老年牛才會有的問題的。

只是,在這個年代,大家還沒有明白生命的奧秘,還沒有研究出什麼是端粒體,什麼是端粒酶,癌症分子又是怎麼發病的?

這也是沈光林給生物組目前佈置的最重要的工作。

當然,這些科研因為還沒有做出成果,所以也還出於保密狀態。

沈光林相信,等自己真正缺錢的時候,這項成果再一公佈,那錢還不是源源不斷的過來了。

沈光林舟車勞頓,好不容易到了自己的老本營,那是得好好吃一頓。

他吃的是狗肉,大補。

因為,他過年沒有回家,也沒有報備,李蓉生氣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