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寶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房子敲定,只用了一盞茶的時間。

這跟馬芸搞定孫正意用的時間差不多。

消費的感覺真爽。

沈光林只付了100塊定金,老佟就興高采烈摩拳擦掌的準備破壞鄰里感情去了。

在金錢面前,鄰里感情並沒那麼重要,尤其是這些鄰居們還佔了他幾十年便宜的情況下。

運動年代,老佟其實受了不少氣,老婆也早就跑路了,沒能給他留個一兒半女。

現在有人要買房子,找個理由把房子收回來,趕走那幫住房不交租的人,再合適不過了。

其實,收房這件事情可以分為幾步走。

畢竟,引發對抗事件也是需要逐漸升級的。

第一步,先由老佟去跟鄰居們談判,就講他這裡不準備再續租了,有想買下的鄰居可以有優先購買權,不說6000了,5000塊也賣。

第二步,主動向街道去申請斷水斷電。反正這是老佟自己家的房子,我不想用這些生活設施了總可以吧,您好生搬走的話我可以退您一年房租,趁早去找別的住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三步,那就開始要用上噁心人的招數了,老佟說的往別人飯鍋裡丟糞就是其中之一。

實在不行還有第四步,那就是有點打法律擦邊球的嫌疑了,這是完全破壞社會和諧的解決方式,一般情況下應該用不上。

為了不那麼敗人品,沈光林覺得自己還需要做點別的預案。

畢竟,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就不叫問題。

“小蘇,這附近還有別的地方可以買到房子或者租到房子嗎?萬一租戶他們沒有別的住處,還是需要幫助他們找一個安身之所的。”

“只要有錢,房子有的是!就這破園子裡頭有那麼多農戶呢,隨便找幾戶空著的房子租了來讓他們搬過去不就完了麼。”

“這。,????也是個辦法哈。這樣吧,我再出3000塊錢,你這就出去尋摸尋摸,找一找那些農戶的房子,能買最好,不能買就租,還是要讓在這個大院裡住的人也有個去處和選擇。”

沈光林覺得自己做事不能那麼絕,要給所有人留條退路,這樣做才是體面人的做派。

“沈老師,您真敞亮!放心吧,這事兒我一定給您辦的漂漂亮亮的。”

佣金只是小問題,兩個人都沒有談及,沈老師做事向來大方的,這點不用愁。

此間事了,那就打道回府唄。

買到了房子的沈光林就像是在淘寶上購買了新手機一樣,天天盼著快遞能不能更加快一點。

為此,他寧願多付一兩百的佣金給小蘇,反正這些房子只要買到手了,怎麼著都不會虧。

蘇有朋很快就從“票販子”變成了一個房產中介,每家每戶都去問,您家的房子賣不?

賣就談價錢,不賣也不糾結,繼續問起下一家。

現在新修一套房子多少錢?不算人工也就兩三百塊錢,畢竟很多材料都可以不花錢,比如木材,比如地基石。

後世有名的萬春園四合院別墅區現在也還是個大農村,小蘇還真的在這裡問到了不少房子。

跟沈光林那個“傻子”不同,蘇有朋就用這3000塊錢直接買下了5個院子,加在一起都有30幾間房,房子加院子的佔地面積加起來有兩畝多,這才叫談判實力。

這天,沈光林剛下英語課,正想著跟李莉妹妹一起吃午飯呢,一轉眼就見到小蘇嘚嘚的在等他。

算了,還是請他吃頓飯吧,邊吃邊談,人家來回跑腿也不容易。

蘇有朋帶來的果然是好消息。

房子的事情已經“搞定”了。

那些“包袱”只用了360塊錢就完全搞定的。

也很簡單,願意搬走的直接30塊錢安家費。

不願意搬家的就有無業小青年給你溫柔帶你飛。

搬到新農村的農戶家裡也一樣生活呀。

雖然農戶的房子質量很一般,也沒什麼歷史感,但是數量足夠多,安置這些住戶夠用了。

這世界上果然很少有用錢解決不了的問題。

僅僅用了五天時間,大院裡已經全部搬空了,連那堆填褲子的沙土都沒有留下。

這十二戶人家中,有三戶人家本來就有別的住處,搬走的話還能白得一年房租,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9戶人家也被安置進了沈光林新買的三套房子裡,房租跟現在一個價,先免除一年房租。

就這樣,五套房子中還剩下兩套帶院子的房子空著沒什麼實際用途了。

既然這些小事小蘇已經安置好了,那就這樣安排吧。

小蘇是個會打算的人:答應給老佟額外加的那1000塊錢是不是可以不給了呢?

1000塊算個啥,在後世也就是到二線城市吃個質量一般的快餐。

沈光林決定還是說話算話,這錢既然答應了,那就要給。

“雖然是我們幫他解決的這些難題,但是問題畢竟已經解決了嘛。”

付出果然就有收穫,男主角買的第一套房子果然也並不那麼簡單。

房產證,地契,交易轉讓協議等等都已經書寫完畢,簽字畫押且錢款兩清。

現在距離能辦理合法的過戶手續還需要一段時間,沈光林也不著急,反正這幾年房價都不會漲。

一切交割完畢,小蘇退回了多餘的錢,他自己也就賺了200塊佣金,這已經是很大一筆錢了。

沈光林特地去打聽了一下那幾套房子的實際成交價,蘇有朋沒有虛報,因此決定多給他100塊。

不屬於自己的錢,這錢收了燙手。

蘇有朋覺得自己還是要多辦點事,因此親自組織人手幫沈光林搞起了衛生。

老佟收了這筆鉅款之後,果然還是有些“重要”事情需要交代,他主動找到沈光林。

“沈老師,看您是個實誠人,我也不妨告訴您個秘密。”

就知道會有秘密的!

這就跟武俠小說裡男主角墜落懸崖總是不會死,女主角被壞人抓了總是不會被欺負一樣。

反派Boss也是蠢,要得到她的心做什麼,先拿到身體賺點實惠再說呀。

“是這樣的,咱這院裡有個大地下室,不然當初建造的時候也花不了一萬大洋了。看到院子裡那個假山了沒,那個下面就是入口。”

果然是這樣的,我就是知道!

男主角怎麼可能沒有點奇遇?

“快說說,是不是假山上有塊不起眼的石頭,只要輕輕轉動機關就能開啟這條暗道開關?”

果然這一切都符合沈光林想象中的樣子。

“那不是的,兩座假山旁邊的地面上有塊大青石,搬開它,就有個去往地下室的入口。”老佟沒有賣關子,直接就把地道入口說出來了。

“這麼簡單?”

“嗯。”

“那這樣一點也不科幻呀,跟電視裡演的不一樣。”

沈光林還是跟著老佟走到了院子正中假山的位置。

大青石?

我靠,果然是大青石!

石頭真的真的很大!

這是一塊至少兩米乘三米的巨石,厚度怎麼說也得有五六十公分,根據花崗岩的密度推算,怕不是10多噸重,這玩意能依靠人力搬得動?

“這裡是地下室入口?”

“是的。”

“想進去需要用把它搬開?”

“是的。”

“就沒有機關啥的嗎?”

“沒有。”

沈光林有點絕望了。

他決定換個話題,不準備再追問這個石頭是怎麼搬運來的了,看這巨石的風格跟院子裡其他石頭也很像,這不用說,肯定也是圓明園裡留下來的亂石遺蹟。

“地下室裡有什麼?”

“大都是些舊家具,不過這些是您喜歡的老物件,都是從園子裡流落出來的好東西,都是當年皇帝老爺用的,原來還有些瓷器,不過現在瓷器就沒有完整的了,完整的這些年大都被我賣掉了。”

這話裡有矛盾啊,完全不符合邏輯。

“老佟,這石頭這麼大,你是怎麼搬開進去的呀?”

“我不用搬。”

“你會穿牆術?”

“不是,我房間裡還有個入口。”

“我去,你不早說。”

沈光林跟著老佟去了密道的另一個入口處。

這裡是一間小配房,用來燒地龍用的。

地龍就是傳統的地暖,跟以前的火炕一個屬性。

這個入口的設計還算是很巧妙的,跟地道戰裡一樣,出口直接就放在了燒鍋的灶臺裡。

好沒有創意的說。

拿起鍋,揭開裡面的隔灰板,下面果然是個黑洞。

“這裡面會不會特別悶啊,要不要點個蠟燭下去?鬼吹燈裡說了,雞鳴燈滅不摸金啊。”沈光林突然感覺到另一種探秘尋寶的興奮感。

“不用,裡面有通氣孔的,我從小就在這裡長大,應該不是你想象的那個樣子。”

老佟率先下去了,看樣子他是輕車熟路。

沈光林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好怕的,跟著也就下去了。

地下的空間果然一點也不神秘。

別的體會沒有,就一個體會,大。

人鑽下來之後就發現,手電筒都不用照,採光很好。

而且青磚砌的旋轉樓梯,走下來之後就會發現這裡別有洞天,裡面也留有通氣孔,根本不悶,也沒有潮溼的黴味。

頂面是拱起的,像石拱橋一樣,像極了電視紀錄片裡的墓室穹頂。

沿著過道一路走過去,房間還挺多的,起碼有七八間,功能各不相同,但是相同點都是通風和採光都還不錯,可以說設計非常巧妙了。

主出入口果然是院子正中假山的位置,次出口卻有好幾個,其中有一個是通往院外的,估計是逃跑用的,半途堵死了;

另外還有一個出口在經商用的南房,老佟說頂面也是封死的,等待沈光林自己去發掘。

地下室的東西不少,幾乎全是些木製品,卻沒有腐壞。

瓷器也有一大堆,果然沒有完整的,都是有些破損的,有開裂的,有斷頭的,也有完全碎掉的。

沈光林拿起一個次品看底款,我去,官窯啊,年份不一,有明永樂的,宣德的,成化的,弘治的......

“老佟,這些瓷器年份夠嗎,你這裡好東西不少啊?”

雖然瓷器破損對其價值是巨大的傷害,但是沈光林還真的會這個,他會修復。

主要是老沈會這個,好多破損瓷器經過老沈的修復都賣上了高價。

沈光林鑑別能力不行,因此這才問老佟這些東西哪裡來的。

“哎,別提了,一件明瓷都沒有,都是清仿的,品相好的我陸續都賣掉了,剩下這些破爛貨也不值什麼錢,隨便送你了,至於這也傢俱,確實還是值幾個錢的,就抵了你的1000塊錢吧,你大方,咱們爺們也不能小氣不是。”

局氣!

地下室的傢俱就有很多了,桌子,椅子,梳妝檯,屏風,案几,還有幾張龍床。

真真正正的龍床!

畢竟,圓明園以前就是皇家園林,後來被打砸搶燒之後財物被強盜們洗劫一空,剩下的財物大都被隨後趕來的護衛們瓜分了,估計老佟祖上就是這個原因才得了這些好東西。

沈光林終於見識到什麼叫做身在寶山不知寶了。

這些傢俱竟然大都是黃花梨的,還有個別小件是紫檀的,雖然髒兮兮的,有些還破損了,但是這些都掩蓋不了他們的真實價值。、

這個年代的東西真不貴,6000塊錢能夠買到這些,真的不好說是撿漏了還是當了冤大頭。

不過,交易的雙方都很滿意,這就行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