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歐洲之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和新格魯多克一樣,格羅德諾被視作黑黑羅斯西部(即今白俄羅斯領土中臨近涅曼河的部分)的主要城市,常受到各種軍事勢力的威脅。141年在第五代格羅德諾王公尤里?格列鮑維奇統治期間,韃靼人曾入侵和毀壞了格羅德諾。

不久之後,在150年代明道加斯統一立陶宛地區的過程中,格羅德諾被佔領。170年之後格羅德諾正式成為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184年在立陶宛大公國和條頓騎士團的戰爭中,格羅德諾遭到毀滅性破壞。

普魯士起義後,很多老普魯士人遷移到格羅德諾。

176到18年維陶塔斯是格羅德諾大公,從這裡走向奪取最高權力之路。並在此準備了1410年的格倫瓦德之戰。189年,為了重新恢復商業與貿易,維陶塔斯大公允許在格羅德諾建立市政府和猶太人社群。

這是立陶宛大公國裡面第一個猶太人社群。

1496年城市收到了基於馬德堡法的允許自治的特許狀,這使得以猶太社群為代表的商業儘快發展起來。1569年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立後,格羅德諾劃歸波蘭王國,成為聯邦的議會召開地,同時其新老城堡也作為大公的夏宮。

177年第一次瓜分波蘭之後,格羅德諾曾短期成為蘇瓦烏基省的首都。18世紀末期在安東尼?泰澤恩豪茲(Antoni Tyzenhauz)的作用下,格羅德諾的工業開始發展。179年聯邦歷史上最後一屆議會在格羅德諾召開,即格羅德諾議會。

在俄羅斯的收買和恐嚇下,議員們透過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法案。兩年後的第三次瓜分波蘭中,俄羅斯獲得了格羅德諾。同年11月5日,在新城堡,末代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退位。

格羅德諾併入俄國後,成為格羅德諾省的首府。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格羅德諾在1915年被德國佔領,1918年根據布列斯特和約,蘇俄正式放棄格羅德諾。1918年月5日白俄羅斯國家共和國在明斯克宣佈獨立建國。

但隨著德國戰敗後從白俄羅斯領土撤出和蘇俄軍隊進駐,白俄羅斯國家共和國的理事會不得不從明斯克遷到當時還由德國軍隊控制的格羅德諾。

第二年二月波蘇戰爭爆發,德國東線指揮官擔心格羅德諾落入蘇軍之手,在1919年4月7日將城防移交給波蘭軍隊,次日波蘭軍隊接管了格羅德諾。

190年7月19日蘇聯紅軍佔領格羅德諾。7月立陶宛政府曾經得到蘇俄許諾,將把城市交給立陶宛,但隨著蘇俄在華沙戰役中的失敗使得這一計劃成為空談。

9月15日起波蘭軍隊推進到涅曼河畔,圖哈切夫斯基依靠涅曼河在格羅德諾組織防線,爆發了涅曼河之戰。9月日波蘭軍隊奪回格羅德諾。《里加和約》簽訂後,格羅德諾留在波蘭。一戰結束後,格羅德諾受到破壞,繁華不再,省會也搬到了比亞韋斯託克,僅成為一個縣的政府所在。

然而,在0年代末城市成為一個最大的波蘭軍隊兵營。這使當地的經濟逐漸回到正軌。

199年二戰爆發,格羅德諾的兵營提供了大量兵源來抵禦德軍。9月17日開始,蘇聯軍隊開始入侵波蘭。9月0日到9月日發生了格羅德諾戰鬥,格羅德諾被蘇軍佔領。

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格羅德諾歸白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所有。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佔領格羅德諾。194年格羅德諾被改名為“加登”(Garten),城市中的猶太居民先是被送到兩個大的隔離區居住(Grodno Ghetto),然後被德軍大量送往集中營。

到了1944年7月16日蘇聯軍隊解放格羅德諾時,整城僅餘00多猶太人。1945年之後格羅德諾重新屬於白俄羅斯。

格羅德諾城的盾形紋章是一隻鹿正跳過銀色的柵欄,兩隻鹿角之間有一個金色的十字架。

這源於聖胡伯特斯的傳說,胡伯特斯本是一位喜好打獵的貴族。有一次獵鹿時,見到一隻帶有十字架的鹿,有個聲音指引他去篤信上帝,從此胡伯特斯幡然醒悟,放棄打獵,後來成為獵人的主保聖人。格羅德諾城一直以胡伯特斯的鹿為非正式的標誌,1994年成為正式的城徽,也被嵌入城旗之中。

在教育方面,格羅德諾有三座公立大學:格羅德諾州立醫科大學,格羅德諾州立農業大學和格羅德諾州州立大學;和五座私立高等院校。

格羅德諾州立醫科大學是白俄羅斯最好的醫學大學之一,格羅德諾州州立大學是一座成立於1940年的師範學校,以科學技術研究為主,1978年10月18日成立大學,現在已經發展為白俄羅斯最大的地方大學之一,學生與教職工總數已超過兩萬人。

格羅德諾有兩座劇院:格羅德諾州劇院與格羅德諾木偶劇院。有8座博物館。

布列斯特是白俄羅斯鄰近波蘭邊境的一座城市,也是布列斯特州的首府。歷史上它是前蘇聯主要陸路關卡城市。如今,這座城市連線歐盟和獨立國家聯合體,是白俄羅斯重要的工業、文化和體育運動中心,也是白俄羅斯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之一。

在格羅德諾和布列斯特州,有一座國家公園,叫“別洛韋日”國家公園。

“別洛韋日”國家公園位於白俄羅斯首都以西40公里和波蘭交界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森林之一,素有“歐洲之肺”的美稱。

這個公園之所以出名,一是因為生存著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歐洲野牛,現已成為白俄羅斯的象徵。

“別洛韋日”國家公園位於白俄羅斯和波蘭交界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森林之一,素有“歐洲之肺”的美稱。樹木和植物都巨大無比,這在歐洲是罕見的,不過要說林中之王還屬這裡的野牛。它是歐洲最大的動物,由遠古時代存留下來。

由於人類的長期殺戮,17世紀以來,只有“別洛韋日”還生存著這種野牛,因此如同中國的大熊貓一樣,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如今在白俄羅斯,到處可見木雕的、水晶的、陶瓷的以及其他各種材料製作的野牛紀念品。(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