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活捉朱由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朕就是朱由崧,朱由崧就是朕,爾等還不快快鬆綁!”

“小小胡夏,竟敢如此不知禮法?”

“快鬆綁,哎幼,疼死朕了!”

朱由崧似乎突然不怕死了,面對眾多夏國將領罵罵咧咧,完全不怕被一刀砍殺。

其實朱由崧也是想開了,走到這一步,除了罵人,他也不能做更多事情了。

倒是他一旁的黃得功臉被嚇成了豬肝色。

本來黃得功是想裝裝硬氣來著,可誰知自家主人竟變得癲狂起來。

這不是在坑人麼?

“來人啊,鬆綁。”

陸舟站立前方,很是大度的命人過來鬆綁,相比於破罐子破摔的朱由崧,陸舟反而更有皇者氣度。

他看著朱由崧一身狼狽的模樣,又說道:“當下人也鬆綁了,你有何打算啊?”

看似是不經意間的一問,周圍人都不由屏住了氣息。

黃得功目不轉睛的盯著朱由崧,小聲提醒:“皇爺,可是要好生回答啊......”

若是回答得不好,夏皇就要送他們一程了。

這種情況下,是不能再表現出任何野心。

而當然了,若一心求死除外。

“打算?哈哈哈!”

朱由崧冷冷一笑,卻道:“還有什麼打算,聽說你不是在草原上有個牧場,把我放到那裡去吧......

我,不想復國了。”

朱由崧用嘴硬的語氣說出了最慫的話。

眾夏國將領眼光一亮,朱由崧居然降了!

雖然當下在福建的唐王朱聿鍵已稱帝,可朱由崧才是末代正統,有他投降夏朝,那麼就能平息很多偏遠的反抗勢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夏朝繼承天下,也更名正言順。

黃得功心中苦澀,在聽到朱由崧的回答後,他先是止不住的難過,可內心深處又有些矛盾的慶幸。

沒有被夏皇一槍斃了,這也是一種幸運吧。

“也好,頤養天年也是不錯的選擇嘛,我夏國領土遼闊,與人寬厚,只要不是犯下大錯,泱泱夏國還是容得下你們的......

不過,草原上已經沒有位置了,你去遠北吧,那裡雖然偏遠,我准許你免去勞役,按退位皇子規格供養。”

陸舟傲然說道。

朱由崧沒有異議,遠北雖然遠,可是有夏皇保證,估計生活也不會太苦......只是,以後就要跟這溫暖的江南訣別了。

想到這裡,朱由崧忍不住流起了眼淚,竟比他被攻破都城時還要難過。

“還有你呢?黃得功,是願意追隨朱由崧歸降,還是硬抗?”

陸舟轉而問向一旁的黃得功。

“願降!願降!”

黃得功最後也不裝了,直接走到最終流程,什麼金戈鐵馬,什麼建功立業,全然變成了泡影,他像是一下老了十幾歲。

“夏皇,我歸降,也無力再征戰了,也把我放去遠北吧。”

黃得功說道。

陸舟點點頭,隨即有有禮儀大臣送來退位文書,告江山社稷書等已擬好的檔案,朱由崧也不推脫全部籤上名字。

在朱由崧名義上的明末朝廷,就這樣被“合法”轉到陸舟名下。

俘虜的兩人自此獲得了自由,很快被人帶往北面。

徽州也自此拿下。

大軍繼續南下,不久之後朱由崧將會無比慶幸自己儘快簽下了投降書。

......

福建山多,且崇山峻嶺連綿。

從徽州一路過來時平原廣闊,可是一進到福建地界後,地勢就像高了不少。

好在的是,夏國士兵全部都是野戰經驗豐富,這點路程算不得什麼。

“皇上,福建地區貧瘠山多,百姓多靠海岸生存,若在以往山中是沒什麼人的,只是這些年又是饑荒又是兵荒馬亂的,不少百姓都跑到了此地避難。

這些逃難的人成群結隊,拉幫結派,每每佔據了一處山頭後就立村落,慢慢的人就多了,戰亂這幾年,福建總兵的實力卻是不斷在增加的。

因為他們不缺人口。”

劉青峰騎馬護衛在陸舟的馬車前,解釋著周遭情況。

“人口是一直都不缺的,主要還是鄭芝龍有手段,這福建在數年前就只認鄭家把控了。鄭家趁天下大亂之際一直忙於擴大地盤,充實自己的私人力量”

另一位南方將領說道:“只不過,鄭軍遇到了我們,算他倒黴。”

這一路上遇到了諸多堡壘村,都是鄭芝龍這些年化民為兵訓練的山民百姓。

可這些手持原始武器的山民哪是夏軍的對手。

這一路上夏軍暢通無阻,唐王幾乎就等於沒有守軍。

這時的夏軍正在進攻一座重要的城池,夏軍數輪火炮過後,城門就開啟了。

隨後是清剿的部隊,隨軍的文工團,專門安撫百姓的官吏等等入城......

夏國又拿下一城。

此時距離唐王大本營的福州城不過兩百裡。

......

“報!有鄭芝龍使者!”

夜,陸舟正在處理公文,忽然見到有侍衛來報,他將文書放下,將人招了進來:“鄭芝龍的使者?這時候來,可是來投降的?”

“皇上果然聖明!鄭家暗中來信,想要歸降夏朝了!”

侍衛高聲說道,他將手裡的信封給到身旁的劉青峰,劉青峰看後也忍不住感嘆。

他今日還跟皇上在打賭鄭家何時求降。

劉青峰說的是鄭芝龍家大業大,怕是要打到福州城下再降,而陸舟說的是就在這兩日之間。

“皇上,你真是神了!

鄭芝龍兵多將廣,沒想到這麼不經打,還沒到家門口就降了......”

劉青峰感慨道。

“鄭家靠經商起家,當然不會陪上所有家底,就是可憐了唐王,他不過是一個傀儡。還有一個就是,鄭芝龍雖然降了,可是鄭家枝繁葉茂,不能代表所有鄭家人都會降的。

大軍還是按計劃推進,不得放過任何漏網之魚。”

陸舟囑咐道。

“也是,就怕他雞蛋不全放在一個籃子裡。”

劉青峰很快明白了陸舟的意思,主要是這種情況再明末實在太多了,兵荒馬亂人心惶惶,父子兩人各投兩方的情況並不少見。

“鄭芝龍降得還是太快了啊。

這樣吧,同時派使者過去,如果鄭芝龍想要投降的話,就把他的兒子送過來作人質。”

陸舟笑著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