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繁瑣的禮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京師近月來匯聚了數十萬人口,往來人員眾多,出現細作是在所難免。

客棧裡的兩人正是從南明過來,大夏京師的開國典禮對所有人開放,各處的細作自然是少不了。

不僅是南明,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各方殘餘的流寇,中原各大官紳的耳目,都匯聚在大夏門,暗中觀察著夏國軍隊在京師的動向。

夏國強大且神秘,難免會讓人忌憚。

特別是李自成與南明,在夏國佔領京師之前就曾經控制過這裡。

留下的間諜也是極多的,是要時刻觀察京師的情況,說白了還是有其他念想。

只不過客棧裡邊的兩個假貨郎,在白天見到夏國軍隊的氣勢,兩腿到現在都在打顫......

“也不用過於驚慌。”

許久之後,其中一人緩緩開口,顯得平靜了許多。

“此話怎講?”

另一個連忙問道。

“根據近日來的觀察所看,北夏王孤傲自大,從進入京師以來,就未曾安撫前朝遺臣。

此番作態,甚至是要比原先的李闖更為過分。

現在中原沒有士紳的支援,再強的軍隊不過是曇花一現!”

說話人一字一句,仔細斟酌著說道。

在這兩名江南細作眼中看來,夏國的軍隊雖強,可有一點比不過他們的南明皇帝,那就是夏王沒有朱由崧那麼會拉攏人心。

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長江以北各地的士紳表面上臣服於夏國,敢有怨言者甚少,可暗地裡擔憂者不計其數。

“不錯!

夏國的這位君王實在是太年輕了。

意氣用事,全然不顧天下士子的想法。

京城內被關壓大臣的家眷都多有怨言,暗中聯絡江南者多,假以時日,這些如都能為我南明所用,也能鬆動夏國根基......”

兩人商討著,心態也逐漸恢復了平穩,他們都是朱由崧的心腹,心理素質自然過於常人,相信這天下始終還都會是回到大明皇室手中的。

而相同的一幕幕,在京師各個偏僻的角落上演著。

夏國的士兵們似乎也沒有刻意監管,任由各方人流出入,好將京師的情況傳遍到天下各處。

......

河南。

臨近江北的災荒區域。

因為有糧草及時輸送的緣故,這一片地區的災情,已經緩解了許多。

要是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來說,中原腹地的災難會在這一兩年內達到頂峰。

只不過災難發生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氣候,反而是從天災變成了人禍。

京師破滅之後,後來的統治者早已看得出來,明末災禍的根本解決方法就是讓人口變得更少。

人死得多了,土地的問題自然就能夠解決,剩下的人飯也能夠吃飽了。

清軍入關後中原地區逐年穩定,也是因為人口逐年銳減,人口一少,動亂就無法持續進行。

中原連年動亂,死傷者無數。

李自成與明末軍閥,早幫助清國做好了鋪墊,入關後再死一批人就差不多了......

而再看當下,夏國入關之後與清軍不同,沒有淘汰過多的底層人口,反而是幫助百姓挺過了整個冬季。

原本那些被李自成置於死地的流民挺過了寒冬,就形成了新的對抗勢力,河南現在活下來的人對李闖已經是沒有過多的感情了。

並且還把科技成果帶到了這片土地,在物質上給與適度支援,開啟民智,讓華夏後續能夠利用科技來解決遇到的災難。

河南挺過了荒災,迎來了新一年的春耕。

同時夏國農業部的技術人員也紛紛南下,對河南諸地的農耕進行科學指導,美名其曰“暖春行動”。

而其實,按照小冰河世紀的情況來說,本就像是上天對人類走向科技路線的督促。

可誰知後邊的華夏卻走錯了路......

劉青峰後方無憂,此時正率領著兩萬餘人,逼近襄陽。

張獻忠的大西國實力過弱,遠遠聽到孫可望大敗,帶著麾下的二十萬大軍就跑到了蜀地,餘下的一路兵馬斷後,自己打死都不願意出來了......

堂堂盤踞於湖廣的大西國居然不戰而潰,只留下左良玉與劉青峰刮分長江兩岸的土地。

......

此時的紫禁城。

陸舟還在身心疲憊的“奮鬥”

登基大典持續了十來日,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陸舟已經不記得自己經歷過幾次儀式了,宮裡最近新納了一批宮女,也沒有時間仔細觀察。

他這個皇帝每天起得比雞早,卻睡得比任何人都要晚。

想來古代的禮儀都極為繁瑣,要是不做足全套,手底下的大臣們心裡還都會不舒服。

這時的天還矇矇亮,天邊明亮的星光才剛剛落下,連太陽都尚未升起。

眾位大臣們就已經亢奮的立於天壇的林間,在此等候新皇。

陸舟在烏拉的攙扶下,緩緩走向了永定門的天壇。

其實他完全可以自己行走,可就是身上的“禮服”極為繁瑣,烏拉在身旁點頭哈腰的伺候,這也才沒踩到衣角,一步步走向了前方臺階。

陸舟輕輕看了周圍一眼,這原來就是明時的天壇了,先前整個祭壇被闖軍毀去,如今已經被修理打掃得煥然一新,但是基本的擺設構架沒有變動,完全是按照禮制官的提示來......

緊接著,有是洪亮的鐘聲。

“皇上,吉時到了!”

後方的禮制官輕聲通報。

“知道了!”

陸舟應了一聲,長吸口氣,清亮烏黑的眸子中滿是堅定。

新皇穩重的表現,讓眾位大臣對未來開始充滿信心,一個個目不轉睛的往著天壇。

這已經是登基大典最後的一項,伴隨著恢弘大氣的奏樂聲,禮制官告敬天公,鼓吹著陸家先輩的賢德,以及新皇功績。

一番唱喝不帶停頓,直到鐘聲再次響起,已經是到了正午。

眾大臣們再次跪倒高呼萬歲。

陸舟的臉上終於露出一抹微笑,這個磨人繁瑣的登基大典總算是徹底完成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北京城經過數十日的喧囂,也逐漸迴歸平靜。

眾位官吏們各司其職。

紫禁城。

陸舟正在審閱夏國未來三年的發展計劃,此時有人進來稟報:

“皇上,劉司令已經攻下襄陽,請求下一步指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