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府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冰雪初融。

漠南的夏人也逐漸進入了大同。

這裡本就是京畿通往北部草原的必經之地,未來商貿的發展前景不言而喻。

極有可能與歸化城比肩。

因此,在王一水等人的號召下,原本在河套以及漠南的新興富人南下,第一時間恢復起了荒廢的商路。

哪怕是虧錢也得佔上個名頭。

而商路連通,人口流動起來,物資的運送更為便捷,夏國就等同於全方位接管了大同地區。

葛三刀等人擔心王上安危,早在十數天前就派來了八千南部戰區的夏軍,抵達天鎮縣的時候,剛好遇到袁崇弟被擊潰。

八千歸化城的精兵,連參戰的機會都沒有,大順兵馬就開始逃亡了。

於是這八千人馬就變成了駐兵,大同府沒有明軍死守,可夏國接管後還是要嚴防的。

以免李闖的流寇勢力滲透。

而陸舟則是直接移駕,往大同城趕去。

這時的夏國部隊多了八千人,已經不止是原先的龍虎軍,龍虎軍裝備精良,可實力不展示於人,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用四輪馬車運輸,火炮也隱藏在車架上。

要是遠遠看去,一排長長的車隊嚴整威武。

可每輛車都一模一樣,外人絕對看不出哪駕馬車是夏王座駕。

而八千的歸化城精兵卻是不同。

他們身著筆挺的新式軍裝,手抬槍柄,邁著嚴整劃一的步伐行軍。

後邊是一排排整齊的火炮......

不時有明亮的敞篷馬車出現,夏國的團級將佐坐在軟座上,手握著配劍,監查四方,威風凜凜。

大同府的百姓們從未有見過這樣的軍隊,也難怪大同府的守軍會直接逃亡。

陸舟坐了七日的馬車就來到大同城,而大明的道路不同於夏國,一路走的是官道依然顛簸不止。

陸舟在臨近城池之後就下車步行,一來是為了活動活動筋骨,二來是為了好好看一看大明的城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按照道理來講,大同城雖然處於關要,可多年來從未被攻破過,裡邊商販雲集,繁華猶在。

陸舟還在裡城池數百米的地方,發現了一座殘破的城牆。

“殿下,這是嘉靖年間的長城。

七年前盧象升籌其經費,將右衛長城延伸至此。

可未等完工,後就被調離宣大戰死,殘垣一直留存到現在......”

許三對著前方殘破的城牆解釋。

這也怪不得姜瓖沒有在乎大同城,如果當時長城能夠修好,對於北邊的入侵還能抵禦一二。

可現在人心渙散,明長城的防守連線不起來。

大同城內的佈防更是蒼白無力。

陸舟在嚴密的護衛下走入城池,裡邊的建築猶在,可商賈大多逃亡,要麼就是原先八大商留下的產業,無人打理,城池內顯得空曠。

而裡邊的百姓,也不似天鎮縣的居民那麼熱情,彷彿是一覺醒來就換了個天下。

十幾天前還剛成為大順國臣民,可現在又要變成夏國人了。

大同城內的百姓雖然感慨,可心頭極為震撼,因為看到城內剛進來的駐兵,整齊劃一的步伐,眼花繚亂的武器......

感覺到安全的百姓走上街道,圍觀起了這支正氣凜然的隊伍。

不管是草原,還是在中原,人的內心都是崇拜強者的。

特別是這些處於底層的百姓,從未見過如此世面。

文工團的人早就分散混入人群,帶動起了第一陣歡呼,百姓們就不知覺的喧鬧起來。

陸舟看了看人群中極力渲染氣氛的文工團搖頭一笑,隨後吩咐著出了城的軍隊再繞一圈,軍隊遊行走兩遍......

整一個“歡迎儀式”鼓搗了小半日的時間。

傍晚,陸舟才在大同府衙內停歇下來,侍衛們拿出一副地圖,將夏國的版圖又往外畫了一筆。

大同府的地界被劃入夏國土地中。

這下就算是佔據了大明的一道重鎮。

“看來張獻忠的崛起是有原因的,在明軍逃兵的後方佔據土地,竟然是如此容易!”

陸舟看著大同府衙感慨。

這裡雖說是大同府衙,可完全就是一處大型院落。

府衙內的建築雕樑畫棟,絲毫不亞於之前的范家大院,甚至還要遠遠勝之。

陸舟在此一面可以窺望京畿,一面還能夠監視大順國的闖軍。

“殿下,這裡百年前曾是代王府邸,奢華當然是正常的了。

唯一的疑惑就是姜瓖逃跑前沒帶走銀兩,府內還搜出了十箱金銀。”

許三從後院出來,感慨著說道。

這大明官兵明明糧草不足,響銀虧欠,可私庫裡的銀兩還有十大箱子。

這完全不符合乞丐兵的特徵......

陸舟看了看裡邊的銀兩,卻只是搖頭,笑著說道:“不一定是沒拿走,這應該是拿不完的。

此地的將領定然是趁著亂世搜刮金銀。

等闖軍一來就降,這樣財產就完全合法了......”

陸舟清除明末官場的操作,從萬曆年間開始,官紳私吞土地的事情就開始瘋狂流行。

到了崇禎末年,斂財的大行家從文官變成了地方武將,這些守將的特徵之一就是無下限的剋扣軍餉,並且一打就降.......

現在就從姜瓖的居住環境來看,他要是願死守大同府就奇怪了,不管是正常的歷史軌跡,還是當下,大同的官兵都沒有發揮主要的抵禦作用。

“接下來收攏兵馬,匯聚於各要塞,大同府的土地還需逐步消化。”

陸舟對著隨行的官吏下達指令,隨後又想起了所謂的代王府,現在應該是在南面。

“還有就是闖軍的動向,宣大防線崩潰,那麼現在應該是緊鄰大同,大明朝的代王應該是凶多吉少。

崇禎皇帝怕是又要失去一位叔父......”

陸舟的語氣不是幸災樂禍,只是冷靜的分析。

印象中這位代王被李自成斬殺,那麼大明朝在明北的藩王除了棄城逃跑的,基本上已經被團滅.......

許三連忙點了點頭,說道:“殿下,最新的訊息,代王朱傳?十天前被闖軍拿下。

現在抵達武寧關,與大同府近在咫尺,可李自成大部受阻......”

許三是估計闖軍會大部來犯。

因為大同府也是進入京畿的一條捷徑。

陸舟沉默幾許,覺得此事尚有可能,派出人馬佈防,

三天之後。

一支大順國的小部前鋒軍,出現在大同府邊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