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對峙局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宣大完了,各路皆是潰兵!”

大明參將面色恐懼。

陸舟皺起了眉頭,不待他開口,周圍的夏國將吏就開始訓斥:

“一派胡言!

就算宣大疲弱,可李自成的大順軍來此,也得要經過重重布兵!

短時間內,不可能潰敗至此.......”

周大瓜等一干熟悉宣大的官吏,皆是不信,哪怕知道姜瓖無心應戰,但所有的明軍也不可能潰敗。

這裡毗鄰草原,李闖的軍隊要是來此,宣大府就可以說是已經沒了。

大同還是有其他三路總兵的,況且宣大府也不止是大同。

宣大是大同與宣大兩鎮的統稱,涉及的地區是山西與河北等地。

同時因為兩地相連,衛所相互協調禦敵,宣府與大同府統稱為宣大,而只設一位總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歷史上,在明末的最後一段時期,李自成可是在這裡折損過十數萬的兵馬。

哪怕是大明朝廷垂垂危矣,只要有一路總兵死戰,李自成的農民軍都不可能迅速獲勝.......

底下的大明參將張了張口,可見到周圍人面色狠厲,不敢再說什麼,但表情上可以看出,這位參將是幅極為委屈的模樣,他本來是可以隨著姜瓖歸降大順朝廷的。

可卻偏偏選擇北上,獨帶了一支兵馬出來,只為歸順大夏國。

“你叫什麼名字?”

陸舟低頭問道。

“武嚴,大同東路參將!”

這位參將此時還不知道,跟前的年輕人就是夏王,只是痛快的回答,也未行叩拜大禮。

陸舟並不介意,點了點頭,又問:

“宣大府又不單單只是大同,而且昨日還看到有大同東路參將巡查。

又如何崩潰得如此之快?李自成的將士再猛,可也不能直接越過各處衛所堡壘。”

宣大除了各路總兵、參將,還有許多鄉紳自發組織的護衛隊,以及土堡。

這些武裝素來都是宣大府的特色,也是農民軍的死敵,夏國剷除得了八大商,可不能解決掉所有的大戶財主。

這些人是明朝社會的中堅力量,並且以宣大府一帶最盛,光看現在陸舟所處的大宅子就能夠知道了。

大明參將武嚴回答道:

“李自成暗中在大同府撫慰商士,同時對降者不殺,順者不搶,各路大族豪紳抵抗者少了許多。

再加上姜瓖臨陣反戈,大明官兵幾乎沒戰就敗了......”

武嚴的這番回答,倒是與先前周大瓜的話相互契合,李自成的起義軍開始衝刺大業,對許多官紳大族的態度,已經轉變為了拉攏。

“嗯,此話倒是有些道理。”

陸舟再次點頭,揮揮手,周圍的侍衛順勢給武嚴解開束縛。

武嚴這會知道,跟前的年輕人身份不凡,活動了下身體,又連忙回答:

“大人,自今年以來,明北的災情有所緩解,闖軍有了賦稅以及屯田,原先的搶掠已經越來越少了。

李闖當下籠絡各處民心,就連大同總兵姜瓖都已經暗中歸降,李自成定是看準了時機。

而對於夏國而言,這也是一個機會,還望有人轉告夏王,最晚不得在明年開春出兵!”

武嚴一面著急說著,可又忽然想起來,出兵這一件事情,或許已經不用他提醒了。

現在范家大院裡的數千兵馬,又是槍又是炮的,根本不亞於闖軍的精騎兵。

陸舟這時心中瞭然,怪不得姜瓖如此乾脆的就放棄了宣大。

想來是早就有了投靠李自成的想法。

於是陸舟又問:“你也是姜瓖的手下,為何不跟著姜瓖?”

武嚴氣憤說道:

“呸!姜瓖這個老賊,不是男人,聽聞李自成能給他封個督軍,就屁顛顛的過去了!

姜瓖自以為李自成能得天下。

殊不知李闖的麾下從不把明軍當人看,我家的老父母,就是死於三年前的”

“嗯,知道了。”

陸舟這時揮了揮手,讓人將這些大明降兵帶下去,暫且安頓。

這些大明官兵本就是如同乞丐,當下有了幾口熱的吃食,有掩蓋風雪的地方,就完全知足了。

幾乎沒有任何反抗的意思,投降得心安理得。

晚上。

許三從東面歸來。

自從陸舟擺駕南下開始,許三就帶著國安局的人,往宣大總督的駐城趕去,是想看看現在大明朝廷的動向,以及是否還能有所底牌......

“殿下,明軍是真的潰了,並且戰力一年不如一年。

就我們吸納的這些千餘朝廷官兵來看,都是草臺班子,可好處是,少有人願為朝廷拼命。

夏國資源富足,完全可以用之.......”

許三的意思,夏國在關內完全可以吸納這些明軍敗兵,幾乎不用擔心會有叛變問題。

而對這些人來說,只要有一口吃食就完全足夠了。

陸舟對此深以為然,這個時期進入明朝,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收攏朝廷的殘餘勢力。

“夏國人口本來就少,當然可以用之,但這一路過來能收編的明軍甚少,只有這一千人......”

陸舟語氣中顯得有些疑惑,更多的大明官兵似乎正往南面跑去......

“殿下,確是如此!”

許三猶豫了一會,還是說道:

“殿下,接下來的話,或許有些說低自己......但根據從宣大腹地探查回的情況看。

夏國雖然鼎力塞外,可相比於少數明將,更多的官兵還是認為中原的李自成更有實力。

就算夏國滅得了大清,還是有人不以為意,更多的大明降兵,還是被李闖給收攏了。

再加上中原消息閉塞,更多人對夏國的認知,還是停留在數年以前.......”

許三如實回答。

陸舟想了想,可也沒有過多意外。

歷史上的李自成,到快死前都沒有把塞外清軍放在眼裡。

中原的諸多軍閥也是如此。

所以現在夏國滅了大清,還未在遼東站穩腳跟,中原內四方動盪,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在了佔據大半個中原的李自成身上。

“無需過多在意,李自成的兵馬要是過來,順手教訓一番。

要是不過來,就逐步吞併大明北境......”

陸舟很是隨意的說道,他同樣也不把闖軍放在眼裡。

接下來的幾日。

許三等人就地訓練起了歸降的千餘明軍。

有了先前戰俘營的經驗,隨軍的文工團只需稍作思想功課,再加上幾番演說。

這些目不識丁的**,很容易就能被夏國“策反”,並且可以完全當做輔兵使喚。

參將武嚴這回也知道了,當日納降自己的人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夏王、

激動之餘,感慨自己的運氣之好,配合起訓練來也格外賣力,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而就在這時。

李自成的前鋒軍還是挺入了大同府。

黑壓壓的旗幟招展。

與夏國兵馬對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