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風雲變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宣大是明朝九邊重鎮之首。

要想控制中原。

此處全然不能忽略。

宣大不僅是夏國重點關注的地方,同樣是流寇滲透的首要目標。

可以說的是,不管是夏國還是哪一路的起義軍,都一直在打宣大府的主意。

但歷史上的宣大府,在明朝滅亡前夕,從來都沒有被起義軍入侵過,哪怕是一寸土地也未得。

這處重鎮近可攻,退可守,能讓孱弱的明軍發揮出最大實力,在歷史上這裡是明軍的最後屏障。

而戲劇化的是,自從夏國在歸化城發展後,不斷攪亂宣大府的治安環境。

八大商賈滅亡,宣大就如同中原的其他地方一般,開始不斷出現了反抗的百姓。

這樣的情形給李自成有了可乘之機,原本盤踞在秦地的流寇開始往宣大滲透。

似乎就只差最後的一個契機,只要今年再出現災情,這一方土地怕就要落進入流寇囊中了。

此時,在一群流民的前方。

一個看起來還算乾淨的中年人,壓低了聲音說道:

“王總管,從商賈那邊奪來的食物吃得差不多了。

再不造反,怕是難有出路。”

中年男人面色狠厲,可是個忠心之人,自從被王一水用食物救下,形影不離。

而後方的流民也盡是如此,仰慕著夏國的名號前來,可最近李闖聲勢浩大,不少宣大百姓都有了響應的打算。

只待著闖王來伐,各地百姓揭竿而起了。

當前的形式於大明朝極為不利,西面明軍的剿匪大網已經徹底破碎了。

幾個月前,一直追剿張獻忠的楊嗣昌突然病死,左良玉大敗。

整個朝內的剿匪軍就只剩下了洪承疇,這幾乎已經是成為了孤軍。

整一片明北土地,都變成了滋生流寇的土壤。

底層人民都揭竿而起了,這宣大百姓不反,天理難容。

王一水看了看遠處,低聲說道:“造反個甚,這宣大最富饒的幾個鎮子都是我們的人。

只要夏國的資源過來,挺過這段時間,直接就掛旗宣佈獨立了。

還用造反?”

中年男人點了點頭,感覺這話說得有理,可又是忽然問道:“那我們還來這方作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如直接投奔平陽。

聽說那面的大人還是夏王的學生......”

王一水笑著回答:“流民有流民的用途,官員有官員的用途。

以前大明的百姓由官府統御,可是現在都盼著流寇過來。

記住,當下的時機,會有個大便宜,不能白白讓李自成給撿了。

那家夥野心不小,對夏國不敬......”

中年男人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跟著大部隊往邊境走去,可又想起了什麼,繼續問道:

“我且聽聞,最近的遼東已經被夏國平定,夏軍進入了遼西......”

王一水為了穩固人心,點了點頭,故意大聲的說道:“卻是如此,夏軍已經進入了遼西,當下與京畿近在咫尺。

所以跟著夏國大有可為,未來是你們難以想象的。”

眾人忙不迭的點頭。

可片刻後,有老農反應過來,忽而說道:“那這遼西被夏國佔據,宣大一半也被控制。

中原朝廷豈不是被夏國掐住了?

到時候整個明北.......”

此人說著說著,面色駭然,周圍人是一陣驚訝之色。

“噓,謹言!”

王一水滿意的笑著,故意壓低了聲音,說道:“這宣大我們只要臨近草原的一半就夠了,剩下的地方讓李自成鬧騰。

那面的朝廷守將多,也好讓兩方消耗得快些.......”

王一水巧舌如簧,許多原本在官紳土地上勞作努力的百姓都被忽悠到了隊伍裡。

而其實,這些人也不能說是被忽悠,投靠夏國本是最好的決定。

相比於李自成的闖軍,這一支“流寇”隊伍還算是溫和的。

他們不時能有北面河套地區的救濟,在行動上還真的是只搶掠豪紳,以及拉攏人手。

許多在宣大南部的流民已經被王一水收攏,準備往更靠近草原的地方前去。

因為現在人數多了,宣大的富戶被搶光,又破壞生產,難免是要回到餓肚子的時候。

數萬人浩浩蕩蕩的往北面而去。

路上還遇到了小部李闖的流寇軍隊,雙方相互凝望了一番,又各自離去。

“看來李自成很快就要進兵宣大了。

以後南面暫時不要去。

咱們到了北邊就投靠官府,大明官軍不願作戰,肯定會樂意招安的。”

王一水說道。

“那要是朝廷選擇滅口呢?”

有人問道,畢竟現在明軍的口碑不佳。

自己軍糧還要去搶奪,招安後又滅口的事情絕對能做得出來。

流民如草芥,誰也不會在意生死。

“簡單啊,明軍要是滅口,我們就滅了他!”

王一水拍了拍身上的短銃。

所有人大笑,露出一副瞭然的神情。

隊伍繼續往北面而去,途中又與另一支流民匯合。

在這敏感時刻,宣大守軍時刻關注著流民動向。

面對這支發自宣大的流民大軍,四面戒備,守軍無不驚顫。而好在的情況是,流民軍到了北面,似乎沒了動力,分散了一批,自發的願意接受朝廷招撫。

駐守大同的將兵都高興壞了,沒想到在這人人都想做流寇的時節,還有人願意來做良民。

這面的守軍平白撿了個平匪績效。

可就在大同總兵考慮著這些人該如何安頓,是宰了還是勞役的時候,河套的夏王又送來了糧草。

這下皆大歡喜,宣大北邊平穩,只需面對南面的李自成就好了......

.......

宣大的形勢千鈞一髮,而夏國控制的大明百姓,暫時有了一片安頓之所。

寒冬就要來臨了,農民軍與大明官兵即將進行最後的角逐。

此時。

在遙遠的北面。

寒冬凜冽。

西西伯利亞初降大雪。

鄂畢城下。

泛白的河面結起冰晶。

天月軍已經在此與沙俄軍隊反覆爭奪了數月。

在今年的凜冬之際,冰封河面,正是最後決戰的時機。

在周圍流域重鎮都被摧毀的情況下,就只剩下了此處要塞。

沙俄皇帝調集西面的所有兵力,勢必要決一死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