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錦州與遼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臺吉是下定了心思。

不管回不回援,大清國註定是要有所損失。

遼北門戶一旦開啟,就難以制止,只能說是盛京以北的大部地區,今後都由夏國控制。

這個局勢無法挽回。

相比下,還不如儘快拿下明軍僅剩塞外的幾座城池,以免日後腹背受敵。

不然南北打擊之下,清軍無處可遁。

到了那樣的境地,就真如當日的濟爾哈朗所言,從海港逃到大海上算了......

而好在的情況是。

遼北的人口,早就移到了遼南各地,躲避在城池裡,不算有過大損失。

盛京城留有一定兵源防守,同樣不用過於擔憂。

這是皇臺吉決定繼續留下來攻城的原因。

而同樣的,因為夏國逼迫的緣故,皇臺吉放棄圍城迫使明軍投降的策略。

錦州城下的決戰,也提前打響了。

如皇臺吉所料。

錦州城內的明軍是極為疲憊的。

戰死的士兵剛剛掩埋,受傷的戰士也沒有痊癒,外邊的糧運進不來,士氣奔潰。

錦州城內。

忽然望著外邊黑壓壓撲來的清軍,守城的祖大壽傻眼了。

距離上次全面進攻只是過了五日,明明擺著是副長期圍困的架勢,可攻城的頻率一點也不低。

“皇臺吉莫不是知道後方糧草不足,提前攻城?”

祖大壽站在城頭,此時援兵未至,光靠城內的守軍,是難以抵禦的。

而且,明軍慣用的詐降議和手段已經不頂用了,在兩年前祖大壽就對皇臺吉詐降過一次。

這會不行,明顯是要來斬殺自己挽回顏面的。

進退都是個死字。

“將軍,清軍的兵鋒,非洪承疇不可抵禦。

光靠我等來說,要守住錦州城可是不易!”

跟前的明將有幾番恐慌,在遼東跟清軍對峙十幾年了,還從未有過一場像樣的勝仗。

對於下方的將兵來說,更是如此,面對清軍就等同於是看到了戰敗的結果,難以組織起像樣的反擊。

“建奴有何可懼,無需洪都督。

我甥子長伯也可蕩平清騎!”

吳三桂,字長伯。

祖大壽就是吳三桂的舅舅,所以對後方來援的軍隊是極有信心的。

而實際上的情況卻是,歷史上的祖大壽戰敗,跟隨洪承疇降清。

後邊吳三桂的騷操作更不用說。

崇禎皇帝這次派來遼東的戰將,還是極有意思的,不少總兵後邊都降了清軍,成為入關的開路先鋒.......

“殺敵!”

祖大壽舉起寶劍往城頭上衝去。

斬下一枚頭顱,往遠處看去,依舊不見援兵身影。

而錦州守軍不知道的是。

在洪承疇轉戰河南後,崇禎皇帝自知遼東無將可用,只得不斷催促各鎮總兵吳三桂、王樸等人出兵。

要以人數取勝。

起初吳三桂部驍勇,且戰且守時還算有些戰功,沿路襲擊的清軍還能驅趕一二。

但崇禎皇帝自然看不下這緩慢的行軍速度.......再不進軍,錦州城就沒了。

而且,中原的賊軍愈發不可控制,災殃不斷,福王身死後更是刺激到了皇帝。

巴不得儘快解決清軍,好南下消滅這些亂民賊寇.......

只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明軍的人數看起來很多,能戰者沒有多少。

諸將膽怯,不願死戰。

遼東守軍中,有不少主張逃回寧遠的人,這同樣也進一步增加了明軍怠戰情緒。

吳三桂等部咬著牙前進。

大同總兵王樸到了遼地後,更是只剩下三日糧草,軍中有意逃跑者甚眾。

可儘管諸軍懈怠,按照這樣情況來看,明軍在名義上的軍隊人數,以及軍備火器上,依舊還是勝於只有區區數萬的清軍。

九月末。

各鎮總兵在皇帝的催促下,終於冒進錦州,被嶽託所率的清軍圍困。

在松山、錦州等地界的清軍,已經喪心病狂般的挖了無數壕溝,挺進的明軍無法攻陷。

待後方糧草用盡,便就成了待宰的羊羔。

而此時的明軍,還依舊弄不清楚後方糧草斷運的原因。

有人說是賊寇勢力已經打到了京畿等地,也有人說是清軍又從後方入了邊關。

卻不知是朝中根本無糧。

結果還是軍中大譁,明軍如同被蒙上了眼睛,胡亂逃竄。

“皇上,圍城打援果然奏效。

在急攻錦州之後。

各地明軍褲子沒穿穩就趕了過來,剛好被我們提前準備的精兵擊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多爾袞在旁邊感嘆,皇臺吉的眼光果然毒辣,能把明軍行動算計得如此準確。

“那也得感謝我們的對手。

包圍錦州的軍隊可以分兵,對來援的明軍進行收網了。”

皇臺吉的氣色也好了許多。

其實,就清軍當前的情況看,本來就是鋌而走險。

要是一步走錯的話,就是萬劫不復,且沒有退路。

但好在的情況是,大明的皇帝太過於體貼,不斷催促著明軍往錦州地界送。

“明軍作戰首尾難顧,騎兵抓住機會,便可完全.......”

皇臺吉囑咐一句,可突然咳嗽了起來,臉色重新恢復為蒼白,長吸幾口氣,又緩緩閉上了眼睛。

多爾袞面色大喜,走過去戳了一戳......

皇臺吉卻忽然睜開了眼睛,將多爾袞嚇了一個踉蹌。

“皇上,臣弟還以為您睡著了.......”

多爾袞低聲說。

皇臺吉意味深長,卻說道:“朕還死不了!”

.......

明邊戰爭打得火熱。

就在清軍即將獲得戰果的同時。

遼北地界。

已經駐紮了數千夏國軍隊。

原本清軍的屯田、堡壘,盡數被夏國吞併。

與此同時的。

在東邊消化科爾沁草原的陸大,也率軍越過大興安嶺,與山林兵協同控制遼北。

就當前的形式而言,清國北面的所有土地,已經在葉赫城、科爾沁和遼北三個地區之間,形成了一個相互連通的關系網。

三面之間開闢通道,各處的居民、商人都可以進行交往。

以此來加大夏國對東面山林的控制力。

除此之外,在奴兒干,初步建立了城池。

沿海地區的海港得以控制,要是等海船下水後,南下就可以遙望日本海......

所以,就當前的情況而言,就算沒有拿下盛京,東北面的廣袤土地,也形成了一個國度的初步模樣。

可以說的是,當前夏國土地的東西南北面都各具特色,黑龍江流域要是發展得好,同樣能做出一片豐厚產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