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賊寇與制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身後的渭縣兵卒不可思議。

這次又躺贏了一局。

自從池縣令來此,出現了太多不可能。

整座山寨內的人少說有數百人口,再加上婦孺,接近有七八百人。

相比之下,三十餘丁顯得藐小。

所以,為了防止中途騷亂,只得先讓寨裡的人放下武器,自己徒手走出來。

同時,還有兵卒把山下的挑夫們給叫了上來,人數多些,好壯官兵的聲勢......

但實際上的情況卻是,在喊了投降不殺,寬厚從待之後,裡邊的山匪就少了許多狠勁。

一個個走了出來,與尋常老農無二。

“池大人,問過這些人了。

這裡的大當家背後是秦嶺徐家,控制了不少秦地關口。

或許與李闖頗有關係......”

程兵走上前來,面色有幾分憂慮的說道。

大明各地的情況複雜。

宣大的特產是通敵奸商,而秦地這邊,卻是盛產匪寇家族.......

有的家族盤踞一帶,明面上是為大地主,而背地裡幹的是強盜生意居多。

這樣的情況在明末時期最盛,而且大多都與各方大寇或多或少有著聯絡。

“不用擔心,暫時先放一放。

這處關口是我們必須奪得,哪怕得罪各方流寇......”

池南星依舊平靜的說。

程兵張了張口,可他還是有些擔憂。

因為僅一座城池,一處關口,相對於遍地的流民大軍來說,顯得是十分渺小。

以現在的情形來看,渭縣這點力量,還完全沒有能與任何一處大寇叫板的資格。

甚至就連那所謂的秦嶺徐家都不如,天知道這些人究竟佔據了秦地多少的關口。

在大明這片土地上,明面上是朝廷軍隊各處奔波。

可許多的立國根基,早已經是各種被別有用心的人跟挖去了。

亂世之中,誰都想當梟雄。

普通人的災難,往往也是舉大業者的契機。

“當下打的閃擊戰,或許是雷利風行。

但時間已經不允許停頓。

就我在學校裡做的分析來看。

這大明.......至少是這陝西,挺不了多久。

當下所做,是為了告訴所有人,還有夏國的存在。

而且,李自成不會報復夏國。

至少,在闖軍沒有立國前,他完全不敢......”

池南星很是堅定的說道。

至於為什麼李自成會對夏國忌憚,因為是有夏王的保證,河套地區就是最堅強的後盾。

李闖的耳目遍及四方,自然也能看得清楚。

“大概明白了。”

程兵點了點頭,心中稍安。

就在兩人談話間,俘虜們已經被清點完畢,三百二十人的男丁。

情節不嚴重的,乾脆就直接發配回家。

當然,還有更多是被吸納入渭縣兵卒。

“有了足夠的兵源,就可壯大實力。

你留在這裡駐守。

我回渭縣,繼續打土紳,分田地,搞建設.......”

池南星說著,翻身騎回馬上,拿起書本,往縣城的方向回去了......

.......

河南,洛陽城郊。

李自成遙望著陝西,可兜裡裝的卻是中原腹地糧食。

流寇大軍在整片河南、江西大部分地區肆虐,等積蓄足夠多的錢糧,再回秦地.....這一次流寇們將要做一票大的。

此時,闖王大帳裡,一位頭裹方巾的書生佇立,細聲說道:

“大王,當下河南的形式嚴峻,洛陽四面都有明軍,不是久留之地。

義軍的疾病已久,可是氣候已成。

再不及時扎立根腳,怕是難成大業.......”

帳前的書生正是牛金星,一路輔佐闖王滅明的男人。

現在卻催促著放緩腳步。

“眼前形式大好,軍隊攻城迅猛,先生又為何需要改變?”

李自成抬起頭來,疑惑問道。

當下的流寇打法,就是牛金星教導而出,當下,人員的損耗跟補充,已經頗為成熟了。

闖王麾下的大將,皆以為能這樣一路滾到京師,直接滅了皇帝老兒。

對於匪徒的想法,當然是直接殺戮,滅掉富人來充實大軍。

在明末有一件滑稽的事情,就是皇帝可能不知道大明有多富。

但是闖王心裡卻門兒清.......

每一次開啟糧倉的時候,都能讓全軍歡騰好一陣子,但凡能在搶掠中分上一口吃的,都不會再願意脫離大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王,只是今非昔比。

以前的大明氣數猶在,我大軍必須躲藏。

可當下天命已至,再行流寇之事。

怕是弊多利少.......”

牛金星畢竟是個文化人,在大的形勢上看得深遠。

有些話不能明說......流寇畢竟是流寇,戰力上完全不能跟正規軍隊比擬。

在成了氣候之後,原先的匪氣就成了累贅。

換句話說,無有約束,驕傲氣盛者亡。

“先生的話,本王明白了,等過了這秋,轉軍回秦地。

秦地沒有了孫傳庭,正值空弱。

咱們設立國朝。

就叫做......就叫大順吧.......”

李自成言必,揮了揮手。

其實,對於建立國業,教導百姓這種事情,李闖全無耐心。

不僅是闖王沒有,麾下的大將都沒有一人想過什麼正事。

朝政的事情多難啊,還不如直接搶來快活。

這天下的人口眾多,完全還不缺人......

但是,李自成還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就算自己不懂,也明白什麼時候該聽進文人謀士的話語。

否則,也不能走到這步。

“王上英明!”

牛金星聞言大喜,建立朝典不是一朝之功。

但再給他一兩年的時間籌備。

也完全是夠了。

牛金星的直覺是對的,如果這條路走得好,闖王完全有控制天下的能力。

但是,在明末戲劇化的環境下,此時立朝已然太晚。

以至於在數年之後,攻入京師的匪軍依然還是匪軍。

李自成打不過清軍,全然因為對手是一個有著完整制度,且軍制成熟的國家。

在范文程等一干漢官的輔佐下,清軍早已做好了控制天下的準備,入關之後,不管是攻城還是佔地,全部都打得有模有樣。

只是造化弄人,誰也不清楚,數年之後究竟還會再發生什麼意外。

“對了。”

牛金星走出去幾步,可又退了回來,說道:

“大王,還有一件事情。

洪承疇已經率領關寧守兵南下,氣勢洶洶。

不過不要緊。

我已經報信給皇臺吉,清軍也會南下。

只要跟北夏保持好關係,咱們萬事大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