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最後的勁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軍隊?

現在的大明朝,還能有精銳部隊了?”

王一水撓了撓腦袋,十分不解。

就他在明北一帶遊蕩的情況來看,大明朝廷要是有精銳的話,李自成不至於從西涼之地竄入河南。

從眼前情況所見,朝廷唯一像樣點的軍隊,都往蜀地徵調了。

因為皇帝知道,以張獻忠的脾性,絕對是能在那片地區割據,並且只要一朝盤踞四川,就能有佔地為王的條件。

“大明朝廷幅員遼闊,人口近萬萬數,不過是明北動亂......永遠也不要小看了中原王朝。

遼西等地一直布有重兵。

李自成如果沒有了建奴呼應,跟朝廷比起來,或許還會有一定的差距......”

陸舟低聲說著。

可這會身邊的人都愣住了。

許三更是失聲問道:“殿下,李自成當然不能跟整個朝廷相比。

又或者是說,這些賊軍。

以後真能有覆滅明廷的實力?”

眾人臉上不可置信,就算明地再混亂,他們也沒有看到李自成。

大明朝廷要真的能亡,估計還得很長時日。

並且在夏國人的眼中,當下能真正與朝廷抗衡的只有北夏。

如果朝廷能夠剿滅匪軍的話,接下來肯定會把所有精力放在對抗夏國。

“不要低估了朝廷的底蘊。

也不要小看匪寇的潛力。

我們只需做好秦地的佈局,不管是朝廷還是匪寇,自讓他們消耗就好了。

而且那些流民過得悽慘,不去搶掠糧倉就吃不飽飯,就得餓死。

讓他們殺殺官紳也挺好......”

陸舟說完,又連忙召集從東部戰區過來的官吏,仔細瞭解了建州等地的情況。

還有山林等地的佈局。

只要是河運通暢,那麼後半年就要開始壓縮建奴生存空間,把他們往南面趕趕。

......

陸舟心中計量著時間,如果沒有北夏存在的話,那麼從今年開始,歷史上著名的松錦之戰,就準備拉開帷幕了。

就陸舟記憶中所知道的。

松錦之戰是發生在明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五年間,皇太極發動的旨在消滅明朝關外最後一支勁旅,打通關寧錦防線的戰役。

松錦之戰是明、清在遼西戰場的最後一仗。

這是皇太極一生軍事生涯中最精彩之作。

如果拋去偏見來看,這可以說是華夏軍事史上圍城打援的範例。

錦之戰開始於清軍圍困錦州,結束於松山城被清兵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

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

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兵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

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關外鐵騎被殲滅殆盡,摧枯拉朽、

以後的大明朝廷,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抗。

清軍便也從此開始,烏泱泱的聚集在山海關,靜待撿漏時機......

“殿下,就從最新的情報來看,明軍在遼東,並沒有發動任何戰事。

與建奴的對峙還沒有被打破......”

跟前的小吏回答。

“那可以確認了。

明軍要麼是調集遼東主力入河南剿匪。

要麼就是等待更好時機,殲滅皇臺吉的有生力量。”

陸舟分析著,又說道:“接下來緊密關注明軍在遼西的動向。

同時對劉青峰下達指令。

如果時機成熟,就可以往東面推進,佔據一些城池。

還有山林軍隊,加快統一遼北步伐。

儘快打通出海口岸......”

陸舟緊接著下了一連串命令,全部都是針對建奴的方面有關。

如果建奴還想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安生產的話,或許不太可能了。

陸舟打算把建奴往南面逼一逼。

......

崇禎十三年,五月上旬。

孫傳庭帶著兩個營的人馬往西面開去。

只不過兩個營六七百人肯定是不夠的,孫傳庭帶的還都是預備兵。

葉爾羌汗國在整片遼闊的土地上,也不下三十萬人口,與原先的西伯利亞汗國差不多。

而且各個驍勇善戰。

他們與沙陀部的人有很大相似特點。

平常善於長途奔襲,或者行商,要是遇著敵人下手殘忍,屬於不死不休的特點。

孫傳庭帶著火力充沛的兩營人馬,主要是為了摧毀和破壞。

在部隊的後方,還有戰車支援,以及熱氣球輔助。

葉爾羌人並不善於造城池,只要是有充足的火力,完全能夠打下一些重要城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孫傳庭給陸舟的保證,是要靠這不到千人的兵馬。

打到葉爾羌汗國的都城車莎。

這樣的行動,就算是失敗了也對夏國沒有多大損失,成功的話,絕對是件能夠大肆宣揚國威的事情。

畢竟現在的葉爾羌汗國正布兵在漠西,像這樣的國家,調集不了多少支軍隊,國內肯定是沒有足夠防備。

而且陸舟製造戰爭的方式也很簡單。

只要讓弱小的和碩特部主動找事情,那麼葉爾羌這支火藥桶,就不得不出兵了。

這樣的方式陸舟以後打算常用。

不時就得讓和碩特的人覺得自己被欺負了,或者牛馬羊始終被人侵佔,製造更多的“外交事件”,這些都是夏國大義出兵的理由。

不然南部戰區的軍隊,很少有用兵的機會,戰力得不到體現。

......

河套地區設立防疫站,亂世中依然大力吸納人口。

同時影響力往西側延伸。

而此時,矗立在夏國正中的天武城,卻是熱鬧非凡。

要說這裡不如河套的土地豐沛。

可勝在交通便捷。

不管是北上陸莊,或者往南面各部交易,都必須得進入天武城。

不僅如此,這裡也是最開始吸納漢民的地方。

草原各部也有了往城市生活的改變。

同時,在天武城對於京畿等地的影響下,人們透過書信召集親友先後投奔。

林林總總,當下已經是突破了二十萬人口。

劉青峰駐守在此,也不得不下達了限居的政策,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城內的房價越來越高了。

現在的天武城,再也不是原先打幾年工就能居住的地方。

不僅如此,天月城、庫倫城這些城池,同樣達到人口上限。

尋常百姓要想安居落腳,賺取更大財富的話,還得往其他方向發展。

就比如,夏國現在不斷開拓的土地。

在漠北東部開闢出來的河運航道,就能夠直達豐沃的黑土地。

江浪、武海這時從天武城內出來。

身後已經是跟了兩千多的人口。

大包小包。

車架上運的都是一些航運物資,以及建築材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