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中原之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上次的貿易?”

陸舟仔細回想。

在入冬前,葉爾羌汗國的確派人過來交易。

不過是多想要十幾匹布,多住幾天的事情,被葛三刀給回絕了。

因為當時外邊有病疫。

這事簡單被人提過一嘴,但誰也沒放在心上,就這點貨物的價值來看,完全犯不上背後耍小動作。

畢竟夏國如日中天。

“上一次的貿易,說起來應該不算什麼,不會是主要原因......”

陸舟搖了搖頭。

“難道是見我們兵源不足的問題......想趁虛而入?”

許三又詢問著道。

“那應該也不是,建奴都被我們給趕跑了。

區區一個葉爾羌汗國,應該有自知之明......”

陸舟沉默了一會。

忽然想起,明時的茶馬古道。

在這個時期,葉爾羌汗國的人,同明朝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其中主要的,就是“馬茶貿易”

葉爾羌汗國把同明朝的貿易往來視之為“金路”,一旦誰妨礙其暢通,就會遭到汗國的反對。

而且當然了,這其中,說不定還有明商作梗,那些宣大府的八大商對北夏恨之入骨。

有些人控制著大明鹽茶生意的,為了報復,斷去道路,把鍋甩給夏國是完全有可能。

陸舟決定暫時先不行動,跟許三簡單講解了一番,帶著車外的幾名和碩特人回到王宮。

不一會兒,他們就獲得了天可汗賞賜的免戰鐵卷,表示著他們是由夏王罩著。

而這個汗部很弱小,現在卻吸引了所有勢力的目光。

當和碩特汗部幾人走出王宮時候,下巴都快翹上了天......

漠西諸部,完全想不清這其中緣由。

“殿下,和碩特部距離葉爾羌汗國最近。

如果他們再想擴張的話,就絕對要抹去和碩特。

我們也有了出兵的理由......”

葛三刀目光閃動,如果河套地區用兵的話,歸化城就是最好的大後方。

終於可以是活動一下筋骨了。

“還得看具體情形。

那面土地暫時與我們無用,但揍一兩頓練練兵,應該還是不錯的。”

陸舟吩咐著說道......

......

又過十餘日。

大明境內,果然是傳回明商與葉爾羌汗國勾結的訊息。

八大商人在暗中資助,給的條件頗豐。

這回陸舟就十分納悶了,這些明商,彷彿不對外勾結就不舒服似的。

在傳回來的奏報裡,八大商交易不要茶錢,還送糧食。

此時,大明正值兵荒馬亂,餓殍遍地的節點......

可不過想想也是,如果沒有這些官紳大肆兼併土地,流民們也不能造反得如此積極。

......

崇禎十三年,初春。

對於大明朝百姓來講,這是明北特大旱災的第三年。

河北、河南、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連續少雨三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更是乾旱了五年之久。

而從今年開始,乾旱最為猖獗。

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

到了下半年開始,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為北澇南旱,瘟疫在這期間流行、蝗蟲災害順勢而起。

這一年。

是明末農民起義的關鍵時節點,幾乎成了人力不可違的天命。

皇帝下召罪己。

李自成、張獻忠開始割據土地,明朝的官員,不斷有了投靠匪軍的例子。

混亂的地區,官匪難辨,好不熱鬧。

而這時,明北,宣大府。

南面對賊寇的防線,暫時還算牢固,只不過是內部出現了一些問題。

王一水帶著人馬,不斷在這片地區製造匪患,如果流寇還能分等級的話,王一水的部眾絕對是最為專業的。

而且,不僅如此,原本應該是被皇帝想起來,挽救大局的孫傳庭,此時已變成了真正的劫匪。

儘管孫傳庭不樂意,一度還想自盡。

可至少現在,表面看起來還是挺像,渾身沒有了儒將風範,只有一件破布麻衣。

這時正值初春,天氣寒冷,孫傳庭渾身發抖也不願多穿。

因為王一水的東西都是搶過來的,孫傳庭完全不屑於穿著。

“孫大人,麻煩遞一下錘子。”

一座深宅的暗倉旁,王一水望著前方,眼神賊兮兮。

這大明的人實在太多了,要想養活這麼多嘴巴,光靠夏國的資助都不行,還要得卻搶才是最好的選擇。

孫傳庭瑟瑟發抖,可還是把腳下的錘子踢了過去。

因為他也好奇,這倉庫背後究竟藏有什麼。

在經過一個冬天的運作,當前八大商之一的梁家,已經是被盡數抹殺乾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月前宣大巡撫南巡時,王一水跑到山西北面,攻下了梁家的總舵大院。

外邊跪著的,正是他們的一家老小,而王一水另一只腳上踩著的,是家主樑嘉賓的大好頭顱。

砰!

外邊的門鎖被錘開了,後方還有一層暗門。

梁家的人面如土色,可王一水沒有絲毫顧忌,剛才不配合的家主跟老管家都一股腦兒殺掉了。

門不得入,最後乾脆把火炮拉了過來。

轟!

一聲巨響。

煙霧散盡後,點著火把進去。

陰冷的地下密室,埋藏著一個個“肥碩”的銀冬瓜,當然,還有其他的珠寶。

但這些珠寶,都不值得銀冬瓜所代表的意義重大。

因為當下的大明朝銀錢緊俏。

朝廷把控之下,中原市面上是撈不著這麼多銀子。

而當下梁家所擁有的規模......很明顯不是中原能夠積攢出來的。

“塞外的銀錢也不多,真不知做了多少生意,換出多少物資。

才賺到這麼多的銀冬瓜......”

王一水搖頭感嘆,嘗試幾番,使出吃奶的力氣,才將其中一枚抬起幾分。

這回孫傳庭的心頭,同樣十分震撼,梁家之內的景象,與路上所見的餓殍遍地不同。

孫傳庭不由想起了曾經盧象升說過的話。

這宣大府一帶穩定的秘密,不是百姓如何富足,也不是治理的方式有效。

只是因為已經達到了一個平衡點,頂層的官紳們瘋狂聚斂錢財,餘下的人就如同枯草。

並且還有人不斷向外販賣國本,唯一穩定的地方,反而更像是毒瘤。

孫傳庭這時覺得更冷了,身上打顫。

王一水這時從邊上,拿起一件貂皮大衣,“親切”的披在孫傳庭身上。

“孫大人,可別著涼了......”

王一水笑眯眯的囑咐。

而這會兒,清高的孫傳庭沒有再拒絕。

反而跟在一旁,仔細清點著物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