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學分制度(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快長大吧,這才是王國未來的希望。”

陸舟看著窗外的孩童自言自語。

這些孩童從一開始就淡視各朝的皇帝,眼中崇拜的,只有開拓國度的國王校長......

......

從北面回來後。

第二天。

陸舟就來了陸莊大學。

這裡才是王國真正培養棟樑的地方,除了專門做科研的人,還有一些是將來儲備的幹吏、軍官。

自從昨天出了錢冬的問題,陸舟就愈發重視到了大明讀書人可能潛在的隱患。

可當然,這絕對也不是普遍的,像錢東這樣的人,以後出現在日益崛起的王國裡,可能性較小。

但是對於某一些人來說,中原才始終是他們的正統神聖之地,哪怕現在陸舟頂著一個王爵的名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時候,還想為大明皇帝效命的人多了去了。

更何況,陸舟這個北夏王,名義上還是順從著中原正統,是皇帝的藩王。

老張頭最開始的時候,還唸叨落葉歸根來著。

所以就這麼看來,昨天錢東的事情是有所緣由。

唯一的嚴重錯誤,就是最為王上身邊的官吏,卻暗中互通了明朝的錦衣衛。

所以,鑑於這種深層次的原因,陸舟還是決定從根本去避免以後的問題。

核心人才還是自己培養來的好。

陸舟決定,以後要多分配些時間來學校,起碼要在這裡晃悠晃悠,顯示自己還是校長的身份。

好在的是,這裡的學生,都是以校長做為心目中最神聖的老師。

許三這時候走過來說道:“殿下,昨天的錢冬已經醒了。”

“明白了。”

陸舟只是接著說道:“錢冬也付出了他的代價。

做一番態度,大家明面上不說,也知道這是個警示。

他以後也沒有臉面在這待下去,養好腿就送出去吧......”

“送走了?”

許三顯得十分意外。

“送到天武城去,錢冬的事情眾所周知,留在身邊始終是不行了。

送到天武城去,乾脆就讓他接觸這大明朝的使節......”

“喏!”

許三領命離去。

陸舟往自己的校長室裡走去。

水泥樓裡,還在抱著紫砂壺的呂不川見到王上,被嚇了一個機靈。

“殿下,怎麼不聲不響的就來了?”

呂不川連忙起身迎去,就見到陸舟只帶了兩名簡衣的隨從。

“學園裡本就是重重警衛,如何還要大張旗鼓?”

陸舟笑著反問一句,找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這不過是個擺設性的位置,陸舟一年到頭也不會過來多少次。

可不管椅子還是桌面,都是一塵不染。

每天該留下的檔案,都在桌面上放著,陸舟不在的時候,就由呂不川來批閱。

這時,呂不川是聽明白了王上的意思。

仔細的稟報起來:“殿下,我這裡的圍牆再加固了。

別的不說,牆下的土雷就埋了千兒八百,還有數不盡的陷阱......

往來的人都是登記在冊,學校內外都有士兵跟國安隊的人把守。

這裡怕是除了王府之外,最安全的地方了!”

呂不川這時也聽說了有人通明的風聲。

對於流落到草原上做過奴隸的人來說,是十分痛恨的。

同時也要防備外邊的人進來破壞。

“外部的防衛是要有,內部的人員管控也要多注意些。”

陸舟囑咐完一句。

緊接著,手裡卻是拿起一份檔案,上邊都是各個學科裡邊的大學生。

文工團方面的人,培養個半年多就可以畢業了。

對於以後為王國效力的官吏,從目前的培養方案來看,第一批培養三年,能有三十多人。

“殿下,人才還需要時間沉澱。

兩年之後,能畢業的怕只有二十多人。

到了第四年,就可以有四十人,是要以倍增的......”

呂不川解釋,又對著資料表上,逐一介紹著這些學生一年以來的學業表現。

每個人的詳細動向,都擺在了陸舟面前。

“看來要教書育人,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陸舟翻著厚厚的表單感嘆。

教書育人是為大計。

現在更能懂得所謂百年育人的道理。

在古代,要教出一批新式大學生的難度,就如同開天闢地。

畢竟凡事不能做到盡善盡美。

陸莊大學的教育體系還是相當零散的,這些人出到學校,依然還會有很長的路要走。

“殿下,這些人要是出來,可都是最忠心的人。

而且相互視為一個整體。

有這些實用的學識,也可是完全足夠用了。

他們可是最擁護您的存在,不管是做些什麼......”

呂不川意有所指。

“扯遠了。”

陸舟聽言立馬打住,罷了罷手,卻又是說道:“遊學的事情,昨天我也見到了。

這法子的確不錯,還真有你的。

只不過,我還需要在課程裡再加一條,對於一些培養中的官吏。

不僅是要在大學裡,還得帶出去,放出去歷練才行。”

“歷練?”

“是的,就是歷練,我看這教學課本上的內容全部僅限於這校園的一畝三分地。

看守得太死了,光是騎馬轉悠怎麼能行。

讓他們出去做些具體的事情,每年做兩個月的保長,做商人或者是當兵。

只要是他們喜歡的,哪怕是去放牧也行!”

“這也行?”

呂不川愣了一愣。

“陸莊大學裡的圖書館,也不能教會他們所有東西!

當然的,也不能是讓學生們隨意的去做什麼。

設立學分制度,在各行當上有所建樹,才能算是有學成的資格,才能算是為畢業。

同時增加競爭性,這也可以作為各學子間的考量。

我們的學生需要綜合的評比,而不是如同科舉,只靠當天的一紙文章評判......”

陸舟簡要的說了一通,只是想讓他的學生們在學業過程中,同樣能有所建樹。

在這樣的古代環境下,在大學校園中培養的學生,對外界是有很強的操作性。

能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陸舟是想在培養人才的同時,還能儘快推動各界的發展。

這才是一所大學對社會能產生的影響,可當然的,就目前來說,陸莊大學的規模還是很小......

“另外,還有河套平原上的大學也要抓緊籌備了。

在那邊的環境不同,也要有所特色。”

陸舟接著說道。

“殿下,方案已經擬定完成了。”

呂不川點了點頭,隨後從身後拿出了一沓厚厚的卷子。

“河套平原上十二個城鎮,設立學堂,大學設立在歸化城外,有片綠洲之地。

每年的學生,從十二城鎮中考核選拔......”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