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線膛和尼米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主公,在漠南與額哲一戰,天武軍傷亡總計三百多人。

這些都是久戰的精銳。

除此以外,就是隊伍中的百姓,混亂中死傷了也有三百多人......”

信使仔細稟報。

“三百多人,都夠我移平草原上一個部落了。

還有百姓,這些可都是慕名而來的人......”

陸舟有些心痛的說道。

戰鬥是打勝了,這可以說是一場大勝仗。

但所受的損失,以及遭遇的情況,不得不讓陸舟有所反思。

從總體來看,就是武器的代差還不夠大。

火炮也不夠精準,戰鬥中的雙方,都是任性互轟。

先前的雜牌兵都還好說。

而成建制的建奴不同,他們有專業的護甲兵。

經過精練的天武軍是能做到人人敢戰,但陸舟的兵力並不是用來消耗的。

特別是天武軍這些漢人部隊,之後還很有可能會面對建奴的大部八旗軍。

在陸舟跟前,現在就放了兩幅盔甲,這是從建奴一位甲兵身上拔下來的。

足足穿了有兩層。

甚至還有極少數綿甲的出現。

這就證明,能夠遠端射擊能力的火器變得更是需要起來。

否則在一定的距離外,滑膛槍的威力就會斷崖式下降......

還有一個方面,這個時期的滑膛槍,就算做得再精良,射程也絕對是比不上野戰用的火炮。

所以才會出現,天武軍的佇列還有百姓,在後邊會被弗朗機轟擊的場面。

這種現象是極為慘烈的。

......

而好在的是,兵工廠那邊的鏜床,已經全部改裝完畢了。

有了軸承的出現,能讓生產加工更為精密,同時也能大幅度增加生產速度。

張一蛋跟研究院的人,足足造出了十臺可以拉線膛的機床。

在有熟練工匠的搭配下,線膛槍這段時間生產出了兩百多把。

而同時,陸舟也把米尼彈的構思,下發給了研究院。

因為如果沒有米尼彈,那麼線膛槍說到底也是個累贅。

對於線膛槍而言,由於線膛槍管內的膛線突起,會導致槍彈裝填不便,使得線膛火槍的射速和射擊效率極其低下。

所以在許多電視劇裡,也可以見到士兵在裝填時,透過一條木棍,敲擊推彈杆方便裝填的情景。

這個巨大的不便,困擾歐洲各國長達百餘年,直到19世紀,米尼彈的發明才得以解決。

這種彈藥的發明,也幾乎推動了熱武器戰術的改變,對傳統的白刃格鬥戰,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火炮被退到步兵的後面,成為一種支援性的武器。

不再是攻擊性的武器了。

同時對騎兵而言,這也是一個重大的轉折。

因為搭配有尼米彈的線膛槍,有效射程能達到400-500米。

以後火槍兵面對騎兵,在500米射程內就可以發射,不必等到100米的射程之內再開火。

而更為重要的是,陸舟有足夠多的光學玻璃,可以生產出光學瞄準鏡。

線膛槍的精確指向性和長久穩定性,能使遠距離狙擊成為可能。

這是陸舟今後面對建奴火炮軍和大部騎兵的殺手鐧。

......

陸舟接下來的日子裡,有事沒事就往研究院裡邊跑。

不斷指導著徐光明等人研製彈丸。

而至於所謂的尼米彈,其實原理也很簡單。

錐形彈頭的直徑略小於槍膛直徑,這樣裝彈就很方便。

同時利用合金或者鉛彈的膨脹性,在開火瞬間又會發生擠壓。

因為在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

一個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熱量產生迫使彈底膨脹。

同一個瞬間,膨脹的彈丸緊貼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洩,又可以使彈頭在膛線壓迫下高速旋轉,命中精度大幅提高。

......

米尼彈研製出來當天,便也是到了試槍的日子。

這一次圍觀的人,除了老張頭、張一蛋,還有一幹研究院的學生。

大家圍站在這裡,由徐光明親自主持。

挑選了一位精善的射擊兵。

靶子依舊是放在百步遠的地方,只不過已經是由一塊木板換成了人身大小的靶子。

靶子上邊還披著一件重甲。

而現在生產的槍支上,也有了前後兩個準心。

砰!

隨著一聲槍響,前方的重甲被穿透了,一直洞穿了後邊的靶子。

“主公,這百步的距離,前後兩層甲都傷了,還洞穿一塊木耙!”

徐光明顫動著說道。

“要是陸二在這裡,怕不得跳起來......”

老張頭也是不由得說道。

“意料之中的事情。”

陸舟倒是顯得很淡定。

米尼彈,是子彈歷史中極具革命色彩的發明。

現在陸莊的線膛槍搭配尼米彈,除了火藥還可以更進一步,幾乎各方面都能等同於19世紀的來復槍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把我的二倍鏡拿過來!”

陸舟這時又一通吩咐。

有幾位學生提過來幾個四五寸長的黑筒子。

陸舟將瞄準鏡卡在了上方留有的凹槽上,一連組裝好了幾把線膛槍。

這一次,陸舟沒直接讓人打靶子,而是把目標放在了近兩百米的範圍上,讓幾個精善槍手自由發揮射擊。

起初這些人使用瞄準鏡還比較生疏,可經過了幾次嘗試,前方的木板上也出現了彈孔,看這模樣,能繼續破甲完全沒問題。

“主公,以後建奴兵可得有好看的了。

此槍能減少近戰搏殺,就算有衝過來的騎兵,也沒有多少士氣能跟我們的鐵騎白刃戰了......”

徐光明亢奮的說道。

要不是先前已經見過許多奇蹟,當下怕得要手舞足蹈。

“線膛槍搭配鉛彈的射程肯定不止如此,接下來還得在槍身比例,跟標準性上多下功夫。

第一批線膛槍也可以裝備下去了,以後的鳥銃可以改做散霧支援。

但有一件事情可得記住了,這樣的火器和彈藥,不得落於他人之手!

就算裝備,也只能暫時武裝在天武軍的手裡!”

陸舟環顧四周。

“尊令!”

周圍陸大等兵將連忙領命。

而兵工廠這邊,也有了更重要的任務。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要儘快完成部分滑膛槍的替換。

“主公,還有一件事情。

現在看來,此彈丸的意義重大。

絕對是前無古人之物,應當有一個它自己的名字才對。”

這時候徐光明卻是說道。

“不錯......”

“很有這個必要!”

大家紛紛附和。

陸大也連忙點了點頭:“此彈是我家主子所創,應該稱為陸公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