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治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建城池的胡人,很快就被送走了。

他們沒有之前的人口那麼走運,沒有被安頓在這新興的城池裡。

而是直接送去了北面,遙遠的貝海兒湖畔。

但相比於原先在草原的生活,好處就是能夠加入到陸莊的工分制度中。

這就相當於是有了一個鐵飯碗。

意味著以後他們只要願意動手,就不會被餓死。

而其實陸舟的領地裡,還有過一段時間的混亂。

混亂原因當然不是反叛,而是因為生產制度發生改變,引起的茫然。

原先依靠放牧為生的胡人,突然卻要拿起了鋤頭和鏟子加入生產建設。

本來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暫時還是不適應的。

而一些部落的頭人,轉身就變成了包工頭。

這是根據塞外的情況,暫時折中一個最適合的制度。

畢竟人均文化水平皆文盲。

沒有像中原一般,可以在一個完善的封建體制上進行延伸。

陸舟要是想從頭到尾的打破一切那會很難。

就連奮鬥兩代人的建奴,也是經歷了幾十年的循序漸進,才把官制政體全部完善,登上禮制大頂。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陸舟領土上的部落,在大棒跟資源加持下還算是逐漸穩定。

任命了大量忠心的部落頭人監管,有優秀戰功的人也會獎勵領土。

在大方向上,還有烏拉這些狗腿子去隨時震懾。

他們負責培養草原騎兵,提供少量物資和生產馴化。

而至於由陸舟直接管轄的人口,還是暫時按照工分制度來管理。

因為要有工分的分配,就意味著人口資訊要有所補足。

陸舟之前勢力微末,只是單純的軍事擴張,同時簡單最佳化了分配制度。

當時是因為人口少,而且幾乎全民皆兵,要建立民政體完沒有必要。

可現在卻顯得有些吃緊。

“主子,這是剛編好的戶籍冊。”

烏拉這時遞過來一本長冊,這裡邊全部都是個人的戶籍資訊。

陸舟翻了幾下檢視:“嗯......不是很工整,但還不錯。”

這是一本厚厚的冊子,秘密麻麻的都是個人信息。

這裡邊當然只有居住在陸莊的那四千多口人。

是在烏拉原先記錄的原始資訊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最佳化。

這也是基本戶籍制度的雛形了......

“這是你編的?”

陸舟有些明知故問。

烏拉則是有些不好意思,擦了擦額頭,說道:“主子,這怎麼可能。

上邊那麼多字,有很多我還不認識......

這是呂不川在後方整理出來。

當然,這裡面也有我的意見,我給他參考的!”

烏拉十分厚著臉皮說道。

“沒事多跟呂不川學學。

下一步這些草原上的胡人,就交給你編制了。

歷練歷練,別出大么蛾子了......”

陸舟再一次的鞭策。

“嗯,主子,我明白啦!”

烏拉忙不迭的點頭、

陸舟聞言沒說什麼,只是揮了一揮手,又讓烏拉趕緊把這段時間流入的婦孺都挑選出來。

該婚配的也都全部婚配了。

溫存過後再挑選一些,送到大後方的陸莊裡。

孩子進行教育,婦人從事手工上的活計。

畢竟陸舟現在建的這座城池,主要是軍事防禦跟工業的結合體。

外加是人口吸納的前線。

實在不適合教育和居住。

那西伯利亞環境雖然荒蕪,但在這個時代裡勝在安靜,還有相對現代化的生活設施。

有一個無憂無慮的大後方,可以讓這些在前方拼殺的士兵們更加穩定......

烏拉連忙準備按照吩咐去做。

可剛邁開步子,又轉過頭來說道:“哦,對了,主子,還有一個訊息。

就是聽人說,那王一水跟幾個壯丁婆娘的肚皮子......有了些動靜......”

烏拉擠眉弄眼。

“這麼快?”

陸舟愣了一會,可想來最早婚配的一批人,如今也是過去了兩個多月......

於是陸舟想了一會,又說道:“既然懷了孩子,那麼便送回陸莊好生安養。

咱們不是又養了些禽畜嗎?

這樣吧......只要是戶籍上的婦人,在陸莊勞作滿三個月,懷有身孕後,每月可多領雞蛋十個,馬奶五斤。

生一個送頭羊,生一雙送木屋!”

三言兩語。

陸莊的生育福利簡單確立下來。

表面要給懷孕的婦人補足營養,提高人口質量。

但要是依靠這些新生兒來發展,肯定是要等到若干年以後。

陸舟現在的舉措只是為了讓人有歸屬感。

就連烏拉也明白這樣做的意思。

於是便也連忙按照要求去做了。

......

營地還是按照軌跡發展。

又是過了數天之後。

那達木果然把商符跟旗幟給送了過來。

陸舟選出一批可靠的胡人。

帶頭的是那胡人小將,他原先在土謝圖部待過,妻兒也是破例安頓到陸莊裡面去了。

名義上已經是編入了陸莊戶籍。

“進了歸化城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

聽說土謝圖部跟明廷八大商關係不好,你們完全按照草原上商隊的作風就行。

平時不用刻意接近線人,明商挑釁的話不用留手!”

陸舟一番吩咐。

“主公,明白!”

那胡人小將單膝跪地,認真的點了點頭。

隨即帶著重新包裝起來的商隊,往歸化城的方向走去。

而另一面的王一水等人,則是可以騰出手來往明邊地方滲透。

陸舟給他們的任務是在建奴南下前,儘可能收集多的大戶人家資訊......

外出的人消失在茫茫大漠裡。

陸舟繼續坐鎮大本營。

整個營地的建設還在有序進行著。

不管是內城還是外城,許多溝溝坎坎的地方都挖出了個樣子。

又是過了數日之後。

兩座巨大的風車終於是立起來了,內部零件被熟練的裝配上去。

如今在這一個地方,陸舟也終於有了大量生產水泥的能力。

這樣的意義重大,標誌著接下來的整個城池建設,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有了大量水泥供應的建設,那將不再會有什麼大的難點。

勞動力也充足。

陸舟一次就簽到出了20噸的水泥......

......

大漠的西南。

在巍峨起伏的陰山山脈腳底下。

寧完我止住馬韁,擦了擦光溜溜腦門上的汗水,往前遙望。

出了盛京已有許多時日。

此處北接豐美的草原,南臨波濤滾滾的黃河水,東連起伏的蠻汗山,西連河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為西進甘寧之門戶。

土地肥沃,地形平坦。

寧完我後方的車隊帶著大量犁耙工具,還有不少的務農好手。

是打算來此大幹一番事業。

又往前進行了不過半日。

一座巍峨的城池出現在眼前。

寧完我心中突然激昂。

治理城池本就是漢官的看家本領,更何況是眼前這座佔盡地利的城池。

巍峨聳立,不亞於中原大城。

著實讓人驚歎了。

在塞外有這麼的一座城池,他實在想不到該會怎麼輸......

“也就只是那些塞外的胡人愚蠢,林丹汗佔據了此地幾十年也弄不出什麼花樣來。

就只會在高城上曬羊皮氈子......

我在此地好事生產,過不了兩年,定能讓皇上龍顏大悅,好不負隆恩!”

寧完我自言自語,拍著馬屁股當頭往前趕去。

不一會兒,就遇到了前來迎接的幾個佐領。

幾個佐領有漢人,也有蒙人。

這幾個佐領將會是他的班底。

於是便被這些人迎著回到了城裡。

寧完我接過治理權,也對這片地區的形式有了一些瞭解。

漠南的地界上,最近有一支建州騎兵,不知道抽了什麼風,大肆侵襲這草原上的諸多部落。

可寧完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的。

作為漢官沒有軍權,這些建州老爺跟蒙人打起來,反而有利於他的權利提升。

況且新皇立威,殺一些人也不算什麼。

寧完我來到歸化城之後兢兢業業。

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要先向遠在盛京的皇上呈報。

以免讓主人忘了自己。

他把自己一連關在了府邸內數日,謝絕各方商人勢力拜訪。

三天之後,終於寫了一份厚厚的奏章出來。

“聽說皇上馬上就要調集人手入關。

這裡有份精心計劃的路線圖。

大清照此南下劫掠。

一可行軍神速,二可減少兵耗!”

寧完我將這奏章交給了一個親衛。

讓他速速送到盛京的皇臺吉手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