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劉黑闥全佔竇建德舊地,自稱漢東王、改元建制的訊息傳回長安後,長安大為震動。

有訊息還說,劉黑闥的遊騎已至洛陽郊外,似有窺伺中原之意。

劉黑闥若再得中原,那這個天下該是誰的,可就不好說了。

李淵於是立即下詔罷免了毫無作為的義安王李孝常主帥之職位,然後召集眾臣議事,商討對付劉黑闥之策。

但這時,李隱卻以感染疾病為由,託辭了朝議之事,待在了家中。

這一變故,頓時讓李淵與長安的文武大臣都慌了神。

半個月前,突厥人再次大舉南下,而且頡利可汗吸取了上次走太原道南侵無果的教訓,這次是直接借道梁師都的朔方郡,進逼關中,劍指長安!

在此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李淵已派李世民帶兵十萬北上去抵禦突厥人,所以大唐此時想要對付劉黑闥,非李隱親自掛帥不可。

李淵說是召集眾臣議事,其實心中已是想將這重擔交給李隱來扛的了。

但李隱卻對每次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才將他抬出來的行為,感到了十分厭煩,而且也對李淵、李建成等人最近的所作所為感到心寒,不願再給人當搶使。

此為更重要的是,以前李隱之所以熱衷於出征,很大原因是為了撈取名望、軍心,增強政治資本,但此時他已是天策上將,無需再出征了。

李隱已決定留在長安,實行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

河北的局勢雖不容樂觀,但攻略荊襄之地的趙郡王李孝恭,卻傳來了大捷。

佔據荊襄之地的蕭銑,已被李孝恭與李靖所攻滅了!

去年十二月,蕭銑的大司馬董景珍與齊王張繡相繼被殺,以致軍心離散後,李淵便下詔徵發巴、蜀軍隊,任命趙郡王李孝恭為荊襄道行軍總管,李靖代理行軍長史,攻略荊襄。

今年開春後,李孝恭和李靖統領十二總管,從夔州沿長江向東順流而下,正式開始攻伐蕭銑。

除了李孝恭和李靖這一路兵馬外,李淵還任命廬江王李瑗為荊郢道行軍元帥,黔州刺史田世康取道辰州道,黃州總管周法明走夏口道,共同攻打蕭銑。

周法明是李隱故交周法尚的弟弟,王世充、竇建德敗亡時,周法明以黃梅等四郡前來降唐。

唐與蕭銑之戰,最重要的戰場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地區,雙方勢力此前一直對峙於此。

峽州地區,“距三峽之口,介重湖之尾”,為蕭梁的西部屏障,此地若失,則其都城江陵必危。

峽州地區的險要之地,如荊門城、宜都、清江城等,多在長江的南岸。荊門城在荊門山下,所處之地十分險惡,與南岸的虎牙山相對,最是易守難攻,宜都即為宜道城(今宜都西北),清江城在今宜都縣北清江入江口。

當李孝恭和李靖從夔州出發,順江東下之時,由於正值雨季,當時長江之水大漲,眾位將領請求待水落後再進軍。

李靖卻反對道:“兵貴神速。現在我們的兵力剛剛調集,蕭銑還不知道,如果趁長江漲水,疾速抵達他的城下,趁他沒有防備突然襲擊,這樣必定能活擒蕭銑,不可失去良機!”

李孝恭最終還是採納了李靖的意見,率領二千多艘戰船沿長江向東而下。

而蕭銑因為長江正在漲水,以為李孝恭與李靖之兵不會繼續出發,所以未做任何防備,所以李孝恭、李靖等人很快率軍出其不意的攻克了蕭銑荊門、宜都二處險要之地,並將大軍一直推進到夷陵。

蕭銑這時才慌忙派將領文士弘率數萬精兵駐紮在清江城,抵禦唐軍的進攻。

蕭銑原本是讓文士弘死守清江的,但李靖派人到清江城下稍一辱罵,文士弘便立即勃然大怒,帶兵出戰。

雙方於是在長江上展開決戰,唐軍準備多時,器械精良,士氣如虹,文士弘軍很快不敵,節節敗退,最後慘遭敗,唐軍繳獲了三百多艘戰船,殺死、淹死的人數以萬計,一直追擊文士弘到百裡洲。

文士弘大敗的訊息傳開後,蕭銑的江州總管蓋彥舉以五州之地降唐。

當初蕭銑為了奪手下將領的兵權,下達了裁去軍隊、經營農業的命令,只留了幾千名士兵擔任警衛。

這時聽說唐軍已壓境,文士弘戰敗,蕭銑這才感到大為驚慌,倉猝徵兵,但所徵之兵許多都在長江、五嶺以南,路途遙遠,不能馬上調集,於是只能將現有兵力全部用來迎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孝恭準備趁勝繼續進攻蕭銑,李靖勸阻道:“對方是挽救敗局的軍隊,計謀沒有預先制訂,勢頭不會持久,不如暫且停泊在南岸,緩一天進攻,他們必然會分散兵力,有的留下來阻擋我軍,有的返回城守衛,兵力一分散勢力就削弱,我軍乘敵軍鬆懈發起進攻,必然取勝。現在如果馬上攻打,敵方會拼力死戰,楚兵又剽悍勇猛,不易抵擋。”

李孝恭卻急於求勝,沒有聽李靖的,留李靖守衛軍營,自己親自帶領精銳部隊出戰,最後果然如李靖所料,兵敗而逃,奔向南岸。

李靖料到李孝恭必敗,沒有守在軍營,等李孝恭出戰後,便帶來剩餘軍隊尾隨而行。

這時,李靖見蕭銑的部隊在大敗李孝恭的部隊後,紛紛棄船隻去收拾搶奪唐軍丟下的軍資,人人都揹負很多,場上十分混亂。

於是李靖當即揮兵奮擊,大敗敵軍,隨後乘勝直抵江陵,進入江陵外城,又攻拔了水城,繳獲大批船艦。

李靖這時卻勸李孝恭把所獲船艦全部散棄於長江中,諸將領都疑惑不解的道:“打敗敵人繳獲戰利品,應當利用,怎麼能夠放棄用來資助敵人?”

李靖道:“蕭銑的地盤,南到五嶺以南,東到洞庭湖。我們孤軍深入,如果攻城不下,敵人援軍從四方趕來,我軍就會腹背受敵,進退不成,雖然有船艦又怎麼能用?

現在放棄船艦,讓它們堵滿長江順流而下,敵方援軍見到,必然認為江陵城已被攻陷,就不敢輕易進軍,要前來偵察,他們行動遲緩十天半個月,我軍取勝就有把握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