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去的途中趙瑞虎心想,乾脆直接帶人找那個姓馮的!教訓他一頓,看他還敢不賣?趙瑞虎沒少茬架。幹這事就沒虛過。他搓了搓手,覺得這主意不錯。回去的路上找到了徐譽,就跟他順口說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譽正在棋院收拾東西。趙瑞虎老遠從車窗裡探出來死命的招手。他看到徐譽手裡抱著一筐子黑黑白白的玩意兒。叫嚷起來:“你這是個啥玩意。你什麼時候搞這些亂七八糟的來了。趕緊收拾了,別讓別個看到了。”

徐譽把筐子放到車上說:“車開穩點,我這堆東西可是好不容易得來的。”

趙瑞虎伸出手摸了摸,對準頭頂太陽眯著眼睛看了半天,末了神色狐疑的嘀咕:“這不會是瑪瑙吧?…”轉頭去看徐譽,一拍大腿嘆道“我二叔對這個有研究,你讓我帶幾顆回去給他掌掌眼…”

說完又帶著徐譽上車。把事情前前後後在車裡說了一遍。這事情只有他們兩個知道,趙瑞虎又跟開車的司機吩咐道:

“這事情不準告訴別人。”

徐譽聽完,說:“你想打架,除非把人打服氣,否則後面事情沒法辦了。”他委婉的說,趙瑞虎可能沒聽出來。他繼續說:“你靠他們沒用,趙叔叔出來替你收拾攤子,人家服氣又不是你。”

說白了,別人怕的是趙家,又不是趙瑞虎他自己。

這話戳中了他的軟肋,趙瑞虎一聽,心裡更加委屈了:“我這還不是替你折騰的。”

徐譽笑了笑,趙瑞虎又精神了,問他明天有時間沒。徐譽搖了搖頭。低頭在旁邊輕聲說道:“我過幾天送人,要去火車站。”趙瑞虎問是送誰,他又不肯開口。

“你剛才說那戶人姓馮?這樣吧,後天去問問隔壁賣不賣。”

趙瑞虎一下說:“我看了,那一條就六十三號格局最好最寬敞,住的人也少,你不是說要寬敞的院子麼?”

徐譽說:“也行,我再看看。”

趙瑞虎覺得這事辦不好,臉色無光。於是第二天自己又去找人問了一趟。沒想到這次倒是馮家主動上門了。還連帶旁邊一戶姓海的,一戶姓杜的說:“有人要給錢買咱們這院子!”幾家回去商量了一番,尤其是聽說這買主是個有錢人,便各自打起了主意起來。畢竟那天馮會張口就是一千塊錢,那個少年也沒有表露什麼。那時候起,他就隱隱覺得這買家或許有不少錢,是個“冤大頭。”

為此,院子裡幾戶人家幾乎都打起了算盤,嚴格來說,她們其中三家都是單位分房分過來的,這裡真正的房主只有“馮家”和“黃家”。馮家不是京城人,是從北河省搬過來,黃家用了五十銀元從馮家手上買了半邊院子。

再後來,這房子也成了公產,是機關和單位公共住房,使用權改變了,來來往往的人家多了,雞毛蒜皮的事情不少。今天東邊砌一個小廚房,明天西邊磊一方灶。如今的四合院早已面目全非。

黃家聽有人肯買這棟破院子,心裡已經樂開了花。雖然說規定房子是不能轉賣,但她們拿了錢,自己搬走,別人還能管什麼不成?況且黃家隱隱有種“屋主”的底氣,而其他三家聽到馮黃家準備賣房子的時候,就都鬧起來了。大意是,你們憑什麼賣房子?這房子是你們自個兒的麼?等黃家和馮家都拿了定金以後,這幫人又改口,上門去說這房子咱們人人都有份,憑什麼就拿錢?

又過幾天,馮會找到他面前彆彆扭扭的說:“現在我們兩家當然肯,這房子原本就是我們兩家.....就是...剩下那三家不肯搬。”又怕他發火,好聲好氣的說:

“這事情也好理解,她們現在住的好好的,你讓她們就這麼搬了,誰都不樂意嘛。”

王老五一聽,就知道這一個大院子人都串透過了。平時雞毛蒜皮不少,一到有好處的時候就開始一致團結了。

“我去她X的,這院子究竟幾個屋主?難不成各個搬來住過的都得給錢了?你去別處問問,哪有這麼坑人的!他娘的,別等真買了院子,每隔幾天都有人上門討錢吧!”

趙瑞虎氣的吐血,嘴裡不乾不淨的就說要找人教訓這幫“兔崽子”。

徐譽知道以後,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他剛送走了四妮兒,回頭剛好來處理這邊的事情,他直接對王老五說道:“隔壁六十二六十四呢?怎麼說?“

王老五怕得要死,生怕得罪趙瑞虎這個老虎崽子。聽到徐譽買主肯退一步,連忙說:“當然肯當然肯!”

有錢買還不肯?有錢都去住樓房了。誰還擱這裡住?

徐譽對他說:“那就買隔壁的。我見過那邊的衚衕,似乎主樑都是一根,買了以後找幾個人,敲了他們共用牆那邊的梁和牆。”

-------------------

在京都呆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二妮透過了升段賽。拿到了專業五段的圍棋證書。一家老小準備買回家的車票了。永鎮中學已經開學一個多星期。鍾老太擔心二妮回去趕不上進度,不停的催促她買票。

車票是師兄姚鴻文買的。他擔心老的小的擠在一起不方便,於是買了兩張上下的臥鋪。要走的時候,他特地對鍾老太說:

“您也看到了,這次比完賽以後,看圍棋比賽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國家肯允許這項活動,肯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風聲鶴唳了。我相信將來圍棋肯定能成為老少咸宜開拓智力的運動。二妮有這個天賦,壓著她也是對這種天賦的損失。這樣把,您回去可以考慮一下,二妮將來是否可以往這條路發展。”

也許是看穿了鍾家人的打算,二妮這次回家以後未必還有機會摸棋盤。全家人都盼望她好好學習進工廠。而不是當個前途不定的“職業棋手”。

說完,鍾老太愣了愣,沒答應。她對著姚鴻文直言不諱的問道:“她這走這條路,是不是得繼續呆在京都訓練?是不是得花錢花功夫學習?”

在得到了對方肯定的回答以後,她嘆了口氣。惆悵說:“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我們祖祖輩輩,小地方打拼了一輩子,子孫還是混的不成器。這究竟是個什麼道理呢?...二妮是個閨女,她上面有姐姐,下頭有妹妹,一家人現在還指望她爹媽兩個掙錢,這是沒得法子。也容不得她只考慮她自己。”

鍾家對閨女很好了。近乎全力供養女孩們上學。這在鄉下村裡幾乎是罕見的。他們到永鎮中學讀書,全全班只有八個女孩子。

說什麼為國爭光太遙遠了。褪去了光環,二妮就是個普通女孩子。既然這樣,以後的路就應該像其他人一樣腳踏實地。

姚鴻文心裡一嘆,還想說什麼,只看到老太太不甚在意的揮了揮手,領著幾個小娃娃擠進了人滿為患的車廂,眼前一花,只看到到處都是人臉,再去尋二妮兒和四妮兒,已經看不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