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什麼水土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袁冬初的一番話,讓旺升幾個半大小子想起以前,面上有了黯然之色。

而吳昊等幾個學子則默默無語。

但袁冬初的話並未說完:“即使這樣,他們中的很多人依然能堅守本心,善良純真,在困境中相互幫扶。

“旺升幾個孩子,他們在無人教導、無人解惑的情況下,依然能用心讀寫認字。比之你們那些坐在郎朗學堂中,卻把時間用來混日子的同窗,他們的努力應該被人尊重而不是鄙夷。”

吳昊還在愣怔著,和他一同站起的另一學子,卻已滿面羞慚。

這個學子其實也有過和吳昊同樣的想法,雖然不如吳昊說的那麼直白,但對於整日和幾個曾經是乞兒的半大孩子在一個屋簷下做事,他也有點不舒服。

他們這樣年紀的人,對戰亂是有記憶的。

按照這位袁姑娘所說,在幼時記憶中的戰亂年代裡,若他們的父母家人被波及,他們孤苦無依流落街頭,比得上眼前這幾個半大小子嗎?

他還真不敢肯定。

人們都說讀書辛苦,枯燥乏味。所以在讀書的過程中,他其實也有懶惰的時候。

想想這幾日旺升等人做事之餘,只要有點時間,就會用功認字。若論努力,他其實是比不過的。

另有兩個學子,一個遠遠站著,一個正在辦理投遞業務,但袁冬初再說話時,卻是衝著在場四個學子一起說的:

“誠運投遞的工錢不錯,也不會苛待店員,若做得好,足以餬口。但我依然希望這裡只是你們的一個過渡,希望你們日後能過關斬將、金榜題名。

“同時,我也希望你們做官之後不要輕視任何一個行業。天下熙攘,便是由各個行業構成,士農工商缺一不可。

“商賈在士農工商中排在最末,但有經濟往來、有金銀在商人的手中流轉進出,才是這世間繁華的根本。

“投遞行不和你們說那些虛的,旺升、有金等人之前流浪街頭、無家可歸。也許便是他們的父母家人,承擔了世間這一份妻離子散的苦難,換取了其他人家的人丁齊全。”

“只要是好人,只要是好孩子,不管什麼身份,都值得我們善待。”

包括吳昊在內的幾個學子,都聽的有所觸動。

而另一張臺席前辦理投遞事宜的那家管事,已經聽得呆了。

這一大通以前從沒聽到過的話,算是說教吧?

但怎麼就那麼能聽進心坎裡呢?

姜成華和陳子更兩人則是眼珠亂轉,在袁冬初和顧天成之間來回看著。

姜成華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你們易水縣什麼水土啊?而且你這是什麼命啊?人家這麼好一個姑娘,居然就被你搶先定下了。”

前面那兩句話還湊合,聽得顧天成好不得意。

但後面說的這個,他就不愛聽了:“什麼叫搶先定下?我們這叫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好不好?

“你們還別在這兒發酸,即使你們其他人能先遇到冬初,冬初也看不上你們。”

姜成華兩人的臉當即就黑了。

不帶這麼看不起人的吧?

他們二人好歹也是玉樹臨風、儀表堂堂,怎麼在顧天成嘴裡就一文不值了?

顧天成繼續得意:“怎麼?不服氣啊?冬初她看人看得是本事,你倆本事很大嗎?”

兩人頓時語塞。

他倆本事大嗎?不大啊!

以前,他們的吃穿用度、包括出來橫衝直撞的紈絝行徑,那都是憑著深厚的家世。

現在的花用倒是不怎麼靠家裡了,但賺錢的辦法都是人家袁冬初給的啊。

陳子更想到這裡,還小小的汗了一把。

他當時在牧良鎮見到這位姑娘時,還有點上心來著。只不過,後來知道這位是顧天成的心頭好,便打消了念頭。

現在想來,他好像真不夠資格娶人家姑娘。

娶回來吃一輩子軟飯嗎?

他自己倒是挺樂意,問題耽誤人家姑娘啊。

他哪有本事支援這姑娘把投遞行貫通大河南北?

只憑人家姑娘自己去做?陳子更相信袁冬初自己也能把投遞行做起來。

但這樣的話,他陳子更一個大老爺們算個什麼角色……妥妥的吃軟飯啊!

陳子更狠狠嘆了口氣,然後再無力的擺了擺手,說道:“行了行了,我們不和你計較,算你倆天生一對好了。”

“什麼叫算?”顧天成這下高興了,“原本就是!”

兩人:“……”

很想暴揍這貨一頓怎麼辦!

袁冬初那邊沒打算長篇大論,說過這些便也見好就收,轉而鼓勵旺升幾人:

“我們這裡說的是學以致用,咱們又不去參加科考,如今這樣認字,能讓我們做好投遞事務就好。

“漸漸的認字多了,你們也有心氣兒,同樣可以融匯貫通,將來依然有大用處。”

她著重給他們加油打氣:“記得,一定要努力哦!”

旺升幾人剛才就很感動了。

被人看不起,對於他們來說,那算不得什麼。

更何況還是被讀書人看不起,就更沒什麼可說的了。

但袁姑娘就能站出來替他們說話,而且說的這麼好,還誇了他們。

現在又給他們鼓勁,旺升幾個神色堅定的點頭。

這只是一段很小的插曲,卻實實在在敲打了吳昊等幾個學子,也讓旺升、有金等半大孩子更加珍惜他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機會。

那個打算看熱鬧的管事回去之後,和自家主子覆命、和府裡其他僕從閒聊時,少不得也要著重提一提自己在投遞行所見,人們自然都是好一番感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津州投遞行開業兩天,生意居然就穩定下來,不斷有各種人光顧。

家境不太好的,帶封信、捎點衣物什麼的。

大戶之家的投遞物品可謂多種多樣,代購更是不可或缺。

異地的出色物品食材什麼的,專程去一趟當然不值得。但少少的花幾個錢,便能從千里之外買來所需物品,方便之極。

投遞行開業順利,得益於開業第一天上午,津州權貴大戶一擁而上的捧場,不但吸引了廣大群眾的目光,也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

大家理所當然的認為,大戶之家都用誠運投遞捎信捎物,當然是因為投遞行靠得住。

所以其他人就沒什麼顧慮了,投遞行就像一個開業很多年的字號一樣,接待著陸續而來的客人。

誠運安排的轉運員也得到訊息,開業三日後便會在津州碼頭登岸,把投遞線路延伸到津州府。(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