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叫李狗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起來,不是作亂的百姓,來的可是本屆鄉試的主考官,劉大人!”

“不要殺我,不要殺我……”

這白麵兒考生此時早已被嚇破了膽,耳朵像是被什麼東西封閉了一樣,根本聽不到你在說啥,過了好久這才慢慢安定下來,眼睛裡慢慢有些神采。

“是劉大人!”

“莫要對讀書人無禮!”

眼看衙役暴怒,做狀都要踢了,劉採趕忙攔住,那衙役低頭站於一邊,劉採上前:“這位學子莫要驚慌,老夫是考官,可不是那搗亂的百姓!”

又過了好一會兒考生這才慢慢回覆心神,拱手施禮。

二十啷當歲的年輕人,屬於沒怎麼見過世面的那種,白麵考生回覆過來以後這才重新變的正常起來,不過心神仍舊有些恍惚。

“這位學子你叫什麼名字?”

“小子喚作吳省身。”這人說道。

“好了,吳省身,無事了,你只要安心考試就好。”

劉採安慰了幾句之後這就帶著一眾官員離開,年輕人受不住驚嚇,遇到這樣百年難遇的事情自然也是有些難以招架,老大人也是捋了捋鬍子笑了笑,這就示意衙役鎖上號門,要這學子安然休息。

第二間號房裡的學子表現要好出許多,一來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外邊沒動靜表明事件已經被解決了,二來這人心智明顯也要成熟些,見了幾位大人進來這也恭敬施禮,不過從打翻的炭火盆和馬桶、墨汁之類的來看,這學子方才也是受了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了,現在已經沒事了,損壞的蠟燭、炭火、紙張之類的一會兒會有差哥兒送來,你早些休息,明日安心考試就好。”

也只是簡單安慰了幾句,劉採這就帶著一眾官員從這號房裡出來,這號房裡馬桶被打翻了,那味兒……

劉採心裡有些失落,前邊巡視的這幾個學子明顯都受到了不小的驚嚇,開科取士乃是國之大事,為的就是為國家求取良才,可這一個個學子瞅著明顯歲數都不小了,咋就那麼經不住事兒?

回想自己從一個鬥志昂揚渴望施展抱負的年輕人走入官場開始,到如今幾十年了,中間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廟堂險惡,真要像你們這些個學子這樣遇到點事情就驚慌的不行,我大明還如何能玩得轉?

嘴上不說,可是劉採心中確實頗有些失落。

“開啟這門。”

考場出了這麼大的事故,自己身為主考官,自然要安穩住這考生的情緒,雖說不至於一一安慰,可起碼也要多走幾間吧?

心裡如此尋思著,劉採還是讓一旁的差役開門。

“喂,你小子,倒是醒醒啊!”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方才進前一間號房的時候裡邊馬桶啥的已經打翻,由此開這號門的時候一眾官員大多都是屏住呼吸,有的還掩起了鼻子,看過的幾個考生都是作態惶惶的,估摸著這號房裡的學子也不會強到哪裡去吧?

試探性的嗅了嗅,這號房沒有異樣啊,號門開的時候劉採看到這號房裡整潔如新,看不出有任何異樣。

“咋,這小子還睡著了?”

一旁的一位官員不忍笑了起來,這人是朝廷派下來的副考官,乃是一翰林學士,姓趙。

只見這間號房裡的考生不知何時早已將板子對在一起當床睡了起來,身子有些蜷,但是仍舊睡得很香,還有微微的鼾聲傳過來。

“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呢!”擔任此次鄉試同考官的是山東安察僉事陳術,這也不由捋著鬍子笑道。

“既然這位學子已然安睡,看來並未受到這騷亂的影響,走吧。”

劉採忽然對這考生很感興趣,默默記下了這號房的號碼,可無奈這考生睡得像是頭豬,罷了,既然無緣聊上幾句,就等閱卷見真招吧。

“嗯?何事?”

劉採這剛要走,步子正準備邁呢,屋裡的學子忽然醒了,睡眼算不上惺忪,看來也是剛剛睡下。

“幾位考官來看你了!”衙役說道,說著這就閃開身子,藉著燈籠的燈光,這學子認出了眼前幾人正是此次鄉試的幾位考官。

“大人。”學子一個施禮,禮數周全。

“好了,免禮。”

劉採明顯興致很高,別個學子如今都是人心惶惶的彷彿驚弓之鳥,你這小子倒好,竟睡得如此香甜!

“方才貢院外有人鬧事,其他學子這都惶惶不可終日,為何你就如此沉著?”

陳術覺得好笑,問道。

“一時騷亂而已。”這學子說道。

“奧?那為何你就如此肯定?”

劉採覺得好笑,按理說卻是如此,可天有不測風雲,當下世道雖說總體太平,可說來也是表面風平浪靜,暗地裡則是波濤洶湧,且不說當年土木堡,就是本朝也是如此,嘉靖二十九年,蒙古的俺答汗率領大軍都打到京畿了,劫掠八天京軍竟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家來去自如。

由此大明的百姓其實嘴上說道自己是天朝上邦,可骨子裡卻是沒那股子安全感,由此方才貢院大亂,其他學子這都嚇得像是掉了魂兒,可為何眼前這學子如此淡定?難不成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一眾官吏全都半認真半玩笑的瞅著眼前的學子,這人會如何作答?

“王陽明說我大明只要守住四地就可長治久安。”這學子說著像是如數家珍一樣一一伸出了四個手指頭:“宣撫、大同、薊州、遼東。”

“眼下我大明的主要禍患仍舊在北方,而那些蠻人離我濟南府甚遠,而沿海一帶的倭寇說來也只是疥癬之疾,小子斷定他們絕對打不到咱的濟南府,所以貢院外喧譁者,不過一民亂。

想我鄉試乃是國之大事,濟南府又有總兵衙門、分守道、分巡道那麼多兵馬為我科舉護航,相信幾個亂民吹不起多大的泡泡!”

學子分析的絲絲入扣,有理有利,像是如數家珍。

“呵呵,你這學子倒是有趣,相信定是出自官宦人家吧!?”

能把朝廷的地方警衛力量說的如此明白,相信也是耳濡目染,定是出自官宦人家,姓趙的翰林斷定這學子要麼是出身錦衣衛世家,要麼是出身兵家,否則一個看著只有十三四歲的學子如何能把當下朝廷和這濟南府的形勢說的如此言簡意賅?

“不是,小子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夫。”

“奧?”

劉採更加驚奇了:“年紀輕輕竟然就有如此見地?小子,你姓甚名誰?家居何方?”

“小子出身陽穀,賤名李狗剩。”

“好,好,李狗剩,你這娃娃真不簡單。”

劉採也是嘖嘖稱奇,讀書人要他長篇大論容易,可真要他身處險境還能處之泰然的,就少了,更何況眼前這娃瞅著才只有十幾啷當歲?(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