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撿到寶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人死了,但是周文海卻不能斷了這個線。

俗話說狡兔三穴,周文海生性多疑,不僅在城市裡佈置了兩個放置古董的落腳點之外,還在這個村子裡住了長達一年的時間。

而周文海的身份,在他人看來則是鄭森在生意上的合夥人,由於身體不適,需要安靜的地方修養,才來李家村住上一段時間的。

以周文海的手段,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籠絡的這些質樸的村民們,都把周文海當成自己人來看了,周文海也在這裡住過半年多,還娶了一個村民當媳婦,和這些村民們也慢慢熟悉起來。

這伏牛山腳下,原本並沒有人家的,相傳是明末時期李巖被李自成毒殺後,李巖和紅娘子的後人,來到這裡隱居了下來,是以定名位李家村。

或許是害怕被官兵找到,李家村就像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直到民國時期,才和外界有了接觸,解放後才正式定名,納入到政規劃之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本為了開發伏牛山的旅遊資源,當地政是想給李家村修路的,但是後來政策一變,要保護原始生態,這修路的事情就擱置了下來。

七八年前的李家村,貧窮的讓人無法想象,村支書去鎮上開會,都要坐五六個小時的牛馬車才行,基本上也就是一年跑個三五趟,換點柴米油鹽醬醋茶回來。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沒有路,李家村一直就這麼窮了下去,上個學要跑幾十公裡,有些人就是想讓小孩上學,也沒有條件。所以村子裡的娃子們,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識一個。

周文海來到這裡之後,先是用媳婦的名義,拿了十萬塊錢,鋪了一條勉強可以通車的路來,然後又拿出幾十萬。和鄭森一起建造了一座希望小學,並且得到了上級政的承認,安排下來了教師。

可以說,鄭森和周文海,給村子裡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老李頭家裡的那臺21寸的彩電,也是周文海贈送的,名目自然是豐富農村業餘生活了。實際上,也是周文海想要籠絡老李叔。老李叔後來什麼事情都給周文海大開方便之門。

當然,有時候,見著一車一車的周文海往村裡運東西,藏到村裡的窯窖,或者藏在學校的教室,老李叔都沒說什麼。本來那就是人家建的嗎

老李叔處處維護,加上用錢鋪路,如此一來。鄭森和周文海,在村子裡的地位是水漲船高。威望甚至比老支書都要高了,村民們就差把二人當成萬家生佛給供起來了。

而鄭森和學校同時興建起來的那棟兩層小樓,雖然讓村民們感到羨慕,卻不是那麼顯眼了,別人給村子裡蓋了四層的學校,自己蓋個二層小樓。那自然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在往些年,周文海每年都會以調養身體的名義,到這裡來住上一兩個月,鄭森基本上都會陪同前來。

久而久之,村裡人也不把他們當外人了。就是隔上一年半載的沒人住,也沒有人去打那房子的主意,而且這些村民們也知道,那房子裡除了一些破銅爛鐵之外,並沒有什麼別的物件。

只是這些村民們並不知道,他們眼裡的這幾個所謂的萬家生佛,在閒暇無事的時候,將他們祖宗的墓葬都給挖了個遍,淘弄出不少明末時的盔甲兵器的事情,會是什麼樣一種心情

老李叔,你和俺還客氣個什麼勁啊古老闆可是大老闆,比四還大的老闆,給你錢就拿著吧

周文海也想和韓衝早點交易,見到老李頭再三推讓不肯要錢,於是出言勸說了一句。

那那俺就收下了,老五,快點帶人上山下套子去,明天打了野豬好招待客人

在周文海的勸說下,老李頭總算是收下了200塊錢,在把韓衝等人送到門口之後,對著周文海說了一句:小六啊,讓鄭森有空回家看看,這都快2年的時間了,也不知道回來給他爹媽上個墳

這小子沒出什麼事吧

周文海聽到老李頭的話後,身體猛的一震,有些不自然的說道:老李叔,我知道了,怎麼可能出事呢,您真是大驚小怪的,我們忙嗎,事情多,下次我見了他跟他說。

別人不知道,周文海心裡可是清清楚楚的,這鄭森,早已不在人間了。

說起來,那次失事,本來黃琛有跟自己提過,他首選是想叫自己和光頭一起去,覺得鄭森太魯莽,但是周文海不傻啊,那可是很危險的,深入到緬甸密支那野人山,命懸一線。

所以周文海巧妙地找了一個自己不能打,怕被韓衝收拾了,所以沒去。

然後鄭森就成了替死鬼。

說起來,鄭森的死跟周文海還有關係。

此刻老李頭提起了鄭森,就算周文海膽子大,仍然感覺到脖子後頸一涼,頭皮發麻,似乎看到了鄭森要找自己索命。

拿著老李頭家裡的手電筒,周文海腳步明顯的加快了,帶著韓衝穿過寂靜的村莊,來到了那棟二層小樓的門前。

周文海從腰間拿出一串鑰匙,把院子鐵門開啟之後,招呼韓衝二人走了進去。

進到院子裡,周文海不知道在哪拉了下開關,院子上方掛的一個燈泡,頓時亮了起來,藉著燈光韓衝可以看到,在院子四周沒有水泥地的牆角處,已經長滿了野草。

周文海站在院子裡,並沒有急著去開堂屋門,而是看向韓衝,說道:古老闆,您是想先看鼎,還是先看看那些比較小的物件

韓衝有些不明白周文海的意思,但還是說道:當然是先看鼎了,任老闆,這可是咱們說好的,沒有這重器,光是那些小物件的話。我才懶的跑這一趟呢

好,那咱們就先看青銅鼎,我不會誆你,你放心

周文海點了點頭,招呼了韓衝一聲,向院子東面靠牆根的一個小屋子走去。

這裡應該是廚房。不過裡面除了有個灶臺和用磚頭壘砌的放置碗筷的臺子之外,沒有任何做飯的傢伙什,韓衝有點不明白周文海帶他到這裡來,是個什麼意思

周文海沒有說話,進到屋子裡後,馬上走到那個高出地面一米多的磚頭臺子旁邊,用手在上面敲打了起來。

雖然砌這臺子的時候,周文海也有參與,不過經過了好幾年。他也忘了差不多了,在敲打了幾分鐘之後,一處地方傳出空空的聲音。

周文海臉上一喜,用手在那個地方摳了一下,然後向外一拉,一塊青磚被他取了出來,一股子黴味從裡面傳出。

抽出青磚之後,周文海四處打量了一下。走到門後面,拿了一個通體有些發綠在一端處分了三個叉的青銅器來。把那個叉插入到剛才青磚處,用力一撬,旁邊的幾塊青磚都紛紛散亂在了地上。

任老闆,慢著,先別動手

周文海動作太快,韓衝眼睛剛放到他手裡的物件上。這邊就已經動上了手,韓衝一把將那青銅器搶在手裡,仔細的看了起來。

那三個分叉的地方,有一處已經被周文海被撬彎掉了,看得韓衝大為心疼。這物件可是古董的燭臺,並且是直接放置在地上的哪一種。

相比出土數量比較多,只有四五十公分長短,放置在桌上的燭臺,這個長達一米五左右的青銅燭臺,極為少見。

要知道,在秦漢以前,雖然地下空有資源,但是古人提煉鋼鐵的技術,卻是非常的落後,那時只能煉製出銅器,而且數量也很稀少。

像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就沒有機會和資格擁有青銅製品,只有一些貴族或者是王侯將相們,才能使用的起青銅器,並且大多都為祭天所用,能在家裡用得起燭臺的,估計只有王侯們了。

所以,在秦漢之前,青銅器就是身份的象徵,比如說在北hu地區曾經出土的一輛青銅馬車,要是放在現代的話,那絕對是勞斯萊斯銀魅級別的,並且還是全手工限量版的。

別看這青銅燭臺滿是銅鏽,不怎麼起眼,要是拿到古玩市場上的話,怎麼也能值個10來萬塊錢,周文海這麼搞絕對是暴殄天物了。

任老闆,換個傢伙什吧,這東西也是古董啊

感應著青銅器裡面那濃郁的靈氣,韓衝卻是再也不肯讓周文海使用了,話說按照自己和警方的協議,這物件說不定就能擺在自個兒的博物館裡呢。

嘿嘿,古老闆,回頭您就不在意這玩意兒了

周文海見到韓衝的寶貝樣子,不以為然的搖頭笑了笑,然後在院子裡找了一根以前遺留下來的撬棍,回到廚房裡又忙活了起來。

可能是因為以後自己再也不會回來的緣故吧,周文海的動作很暴力,沒一會就整的廚房內烏煙瘴氣的,搞的韓衝只能退到門外去等。

古老闆,你可以進來了

聽到周文海的招呼,韓衝重新走了進去,剛一進屋,差點就被那還是在漫天飛揚的灰塵嗆得咳嗽了起來。

再看向周文海時,這哥們頭髮上滿是灰塵,猛然看上去,像是個頭髮灰白的老人一般。

韓衝的眼神在周文海身上略一停留之後,就被原本的石臺處,出現的一尊圓肚直耳的青銅鼎給吸引住了。

韓衝像是被根繩子牽引了一般,身不由己的向那尊青銅鼎走去,嘴裡下意識的問道:任老闆,這就是您說的那青銅重器

對,韓老板您慢慢看,回頭我帶您再看裡面的東西周文海點了點頭,拿著撬棍走出了房間,到外面拍打了起來。他剛才所以那麼說,是這青銅還並不是他最大的重器,他的寶貝可是富可敵國的

靠,這麼大個玩意,他們怎麼搬進來的啊

徐光走進廚房,見到這東西也不禁吃了一驚,這尊青銅鼎高度絕對在一米二以上,那厚重的鼎身,三條鼎足,加起來最少要四五百斤,不動用吊車是很難搬運的。

徐光不知道,這東西是在建造這棟房子的時候,用小型吊車給放置在這裡的,而這個廚房,就是為了安放這尊鼎而建的。

這玩意曾經讓周文海撓頭不已,放棄了可惜,但是又無法交易出去,所以就一直放在這兒了,卻是沒想到便宜了韓衝,當然,韓衝能不能得到這玩意,還要看有關部門高不高興。

無價之寶,真正的無價之寶啊

韓衝身體半蹲,雙手在那青銅鼎上撫摸著,眼中滿是沉醉的神色,顯然這個大家夥很有震撼力。

韓衝的古董中,裡面卻說也不乏青銅重器,青銅鼎也是不少,但是從體積上而言,沒有一個能與之相比的,並且就是外型,也鮮有比其美觀純樸的。

韓衝大概的用手測量了一下,這尊青銅鼎高度應該在一米二五左右,口徑大約80多釐米,上沿是平口的,打磨的很光滑,在口沿處,有兩個高度在20多裡面的直耳,耳圈大而高厚,上面有夔狀紋飾,這也是商周青銅器上最為常見的。

在呈圓狀的青銅鼎身垂腹處,有三柱式足,腹外壁有三個半圓形大耳,與三柱足相對應,腹上部飾獸面紋三個,每一獸面紋之下又各浮雕出一牛首,每柱足也飾浮雕獸面。

這尊青銅鼎,是韓衝所見造型最為華麗繁瑣的,單是那些牛首浮雕,就不是一般的工匠能製作出來的,而最讓韓衝咂舌的是,在這尊鼎的內壁,還有數十個銘文。

要知道,青銅器有無銘文,是衡量其價值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標準,別說現在了,就是在解放前,有銘文的青銅器,往往都是一字千金,價值連城。

京城曾經有位愛國收藏家,為了從一夥外國冒險商人手裡,搶購一尊帶有銘文的青銅器,當時花了四十萬現大洋,這個價格就算是放到現在,那也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撿到寶了,真他娘的是撿到寶了

......

新書科技營銷還有沒收藏的不,收一下吧。求訂閱求看正版啊,沒米下鍋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