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舅母房中么?

溶月“嘻嘻”一笑,“我從後堂裡拿來的。”

後堂?駱垂綺嗔她一眼,“那還不去放好?叫人發現了,怕不找個遍!”

“是是是,小姐。溶月一會兒就去放。”她搬了個凳子坐在駱垂綺一邊,笑得神秘,“小姐,你可想知道溶月今兒聽到了什么?”

駱垂綺一笑,配合她的賣關子,問了聲,“你聽到了什么?”

果然溶月笑得更樂了,“我聽到咱們姑爺的事了!”

駱垂綺笑容一頓,目光有些躲閃,終是即將娶自己過門的夫君,駱垂綺再聰慧亦不過十七歲的閣中閨秀,總是有些害羞。只那么一句,便將她粉白的臉兒熨上一層紅暈。

“府裡的丫鬟這幾日都在說,說那姑爺長得清朗俊秀,風度翩翩,更難得的是品節自守,在朝為官,能力卓絕,連孫老爺子都時常誇獎他呢!”能得孫老爺子的賞識,那在孫氏這整個族裡,便是可以出頭,不必鶴立雞群了。

駱垂綺靜靜地聽著,眼波含羞,亦於中帶了分未讓覺察的深思。師傅說她與孫永航的婚事是孫老爺子一手促成的,以前是因為她爹是當朝中書令駱清晏,那么現在呢?寂靜了七年了,忽然急不可耐地要讓她入門,當真是因為婚約么?

孫氏其勢未穩,他們圖的是這個么?可是她舅舅的力太小,能說得上話么?她困惑又疲乏地微閉了眼眸,她太淺薄,什么事都不知道,她到底要如何安身立命呢?人生最為無常的情愛……情愛真的那般無常么?師傅不可能說些危言聳聽的話,可是,她的爹孃……

她無論何時都記得,爹爹臨終前的那個眼神,看著娘的眼神,是這樣的纏綿入骨,明知自己已不治,但情根深種,難捨難離,便是這么一個眼神,讓娘狠心舍下了她,甘願隨了爹爹同去。曾經她不懂,所以她怨娘,也怨爹爹,可是如今,當她也即將為人妻子,她卻欣羨不已。

她也能如爹孃一般幸運么?孫永航是她的良人么?他與她,也能像爹孃般生死與共,不離不棄么?她能么?

春花爭妍,引得紗窗外的蜂蝶嗡嗡喑喑,催著春日裡慵懶的人兒直欲昏昏睡去。園子裡桃杏爭妍,梨花也開始吐苞了。閨房裡,駱垂綺正靜靜地繡著一幅秋雁圖,橫幅六尺,有秋空明淨,長河湯湯,一行徵雁縱霄雲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襯著這青山一看,便透出些明淨高闊的意境來。

屋裡擱了盆瑞香,正當時令,那無可比擬的芬芳便散在整個居室裡。俯著頭繡了近兩個時辰,駱垂綺方才把線頭一繞,安了個結,將線換好別在一旁。溶月輕手輕腳地捧上一杯茶,清芬四溢,使人平添幾分精神。駱垂綺微蘊笑意,接過呷了口,不禁輕“噫”了聲,“是太極翠螺?”

“是啊!舅老爺昨日差人送過來的。”溶月走到繡梆前,湊近來看,“呀!小姐,你還沒有繡鴛鴦、並蒂蓮之類的呀?”她看了好幾天了,小姐不是繡“花開富貴”,便是繡“壽星捧桃”,今兒又繡了個秋雁圖,眼看著三月十二的日子近了,也不見沾些個夫妻白首的吉祥物。

駱垂綺一聽這話,秀臉上頓時一紅,不由嗔惱地叫了一聲:“溶月!”

溶月回過頭來,瞧見她臉上紅暈滿頰,便笑了開來,“哎呀呀,我的小姐呀!這會子還和奴婢這個丫鬟害羞,正經繡幾幅百年好合的錦出來才是真的!可別因著害羞而誤了!”

駱垂綺將茶盞一擱,“哼!你這丫頭也不過十六,怎么把這些出嫁的事兒探得那么清楚?敢情也是想著嫁人了?”她說著話,拿杏眼微瞟溶月,語氣分明是逗弄的。

溶月臉上也是一紅,一跺腳,“好!我倒是全急著小姐的事兒呢!敢情小姐把我的好心當成驢肝肺了!”

“好,好好!”駱垂綺見她惱了,不由放軟語聲,拉著她坐在一邊,“我的好妹妹,我知道你為我好還不成么!”她見著溶月回過臉來,語氣便放得有些淡了,“花開富貴是家門興旺,壽星捧桃是願老爺子福壽綿長,至於秋雁圖么,那即是婚慶之類,亦帶了長幼有序之意。我如何不是為了出閣之事?”

這番話娓娓道來,語氣輕柔,卻讓溶月也斂去了笑臉,“小姐,難道非得嫁入他們孫家么?”

駱垂綺一怔,可以不嫁么?這句話她也曾想過,可是能問誰呢?爹孃早已不再人世了,即便在,自己這門親事也是由爹爹定下的,孫家又是這等高位,哪容得她來悔婚?再說了,她其實也並無人家,長年閨中,本就不曾見著什么人,況且以孫氏一門在朝中的權勢,別家哪裡有這個膽子上門提親?她款款一笑,百媚悠生,“溶月,我自幼便被許給孫家,是爹爹做得主。再說了,你不也說那……那孫永航是個出類拔萃的人么?天都城裡

家家想著的夫婿,我得嫁他,便是我的福氣了。”

“可是小姐……”溶月看著駱垂綺淡明的眼神,忽然就住了口,“小姐說得是呢!姑爺這樣的人品,配小姐正好!做了小姐的夫君,夫妻恩愛,日後再做了小少爺的爹爹,啊,哈哈!”

“去!才說幾句就沒個正經!”駱垂綺輕捶她一記,臉兒微偏,眼神微微看向床頭迭著的那幅繡枕,百花叢中,一對白頭翁正喁喁而語,交頸相棲,正是白首攜老的願盼。出閣姑娘的心思,又有哪個可以脫出這些去呢?

寂寂清寒的月夜,駱垂綺攏了身裘襖站在窗前,手輕輕往窗格上一印,窗子便應聲而開。三月,梨花正盛,純淨的花色爛漫了整個院子,雪壓庭春,香浮花月。這番景緻便是瞧了近十年,駱垂綺仍是百看不厭。

幽幽的記憶上溯回幼年,“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二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這是爹爹在諸位先賢詠梨花中最喜歡的。每到梨花盛開的時節,爹爹總會和娘到園子裡品酒賞花,一壺‘壠覺芳’,幾碟小菜,爹爹不勝酒力,每喝過一輪,便會透出些薄醉來,然後他便會開始背詩,一首接一首,有時興致好,就會讓娘準備筆墨,畫上一幅畫,也作上幾首詩。世人只道爹爹最出名的畫是《鯤鵬萬里雲》,其實不然,爹爹的畫裡以梨花最具神韻。

每回畫完,爹爹就愛抱著她坐在膝上,笑呵呵地道:綺兒生在年尾,雖應了秋菊寒梅之品,可為父覺著,還是梨花更得其神啊!

這時娘便會笑著反詰:綺兒不過稚齡,哪瞧得出梨花之神?

哎哎,瞧瞧咱們的綺兒,玉神清雋,淨而雅潔,不是梨花是什么!

娘聽了總是忍俊不禁地一笑:你呀!把一個孩子說得什么似的!

那時她根本不知爹爹說的什么意思,只是見了娘和爹都大笑起來,便也跟著拍手笑著。但是不知不覺間,她就特別留意起梨花來了。

風一過,一瓣梨蕊落於廊前,駱垂綺俯身拾起,輕輕握在掌心。微微仰起臉,滿天的星輝灼灼,爹爹,娘,明日女兒便要出閣了,你們在天之靈,可會看到?

星光是如此明媚,一閃一閃的。駱垂綺看著看著,心頭便溢起一陣酸楚,清淚兩行悄悄地滑落嬌顏,滴在手背上,無聲無息地滲入掌心的那瓣梨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