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回國考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傳承儀式後,雷氏集團旗下中文媒體就率先做了新聞報道,也給一些媒體發了通稿。

“雷氏集團傳承”

雷鳴在微博上發了一條微博,配了幾張傳承儀式上的照片,雷家已經準備高調出世,所以他發的照片裡有老爺子和雷揚傳承的照片,也有下面觀禮的名流照片。

其中一張前排就坐的名流照片馬上引起網友關注。

“牛叉,第一排我看到了終結者,現在的加州州長,老外只認識終結者,不過旁邊的香江富豪陣容就亮瞎眼了。我認識的香江富豪都到了。”

“還有不少寶島富豪。”

“肯定少不了美國華人富豪,全球華人富豪大聚會的節奏。”

“總裁果然是豪門出身,傳承儀式這麼多富豪捧場。”

“娛樂圈最貨真價實的豪門公子。”

“富豪裡還是總裁最帥。”

“這才是豪門,底蘊不是國內的暴發戶們可以比的。”

“談笑都富豪,往來無窮人。”

……

雷鳴微博一曬照片,網友馬上開始尋找上面的一個個富豪。

“泰國華人首富”

“大馬華人首富”

“印尼華人首富”

雷家這一次可以說是把全球的華人富豪請了八成來,網友爆出一個個各國華人富豪的身份後,也讓很多網友再次炒起雷家是華人第一家族的說法。

“雷鳴,華人第一家族”很快就上了熱搜,而且迅速登頂。

其實不是雷家多牛,而是雷家大部分生意都在美國,和國內比較熟悉的香江、寶島、東南亞華人家族沒什麼大的利益衝突,大家自然願意來捧場。

國內再次熱炒雷家的豪門底蘊時,雷鳴卻是投入了雷氏集團的工作中。

他是不想做雷氏集團總裁的,因為他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最重要的是也不想把所有時間投入工作中,但是雷揚堅持讓他上位,只是答應幫他負責集團的日常工作,讓他可以把精力集中到他說的可以再造幾個雷家的微科技上,但是他要以集團總裁的角度考慮集團未來發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雷鳴之前考慮的都是移動網際網路方向的投資,因為這個方向的投資回報最大,但是從集團層面考慮的話,只做移動網際網路就有些單一了。

過去雷氏集團一直是多元化發展,地產、建築、農牧業、食品、紡織、醫藥、旅遊酒店、零售、傳媒等等,雖然除了地產行業盈利比較大,其他行業的發展並不太好,但是雷家始終堅持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並沒放棄其他行業的投資,而且農牧業、酒店雖然盈利不大,但是土地、地產升值還是很厲害的。

雷鳴做了集團總裁自然不會打破雷家的傳統,而且他也覺得只做網際網路有點虛。

在雷揚告訴他要讓他做集團總裁後,他就開始考慮集團的未來,他初步圈定的幾大業務是網際網路、地產、農牧業、食品、旅遊酒店、娛樂體育,除了新增業務,舊有的業務也要調整。當然,一切都要循序漸進,他的想法也不一定正確,還有待驗證。

一連幾天,雷鳴都泡在雷氏集團工作。

開不完的會,雷氏集團涉及十多個行業,擁有諸多子公司、孫公司,員工數萬人,雷鳴雖然有了大的規劃,也計劃做一些改革,不過一切還是穩字當頭,安撫了各個公司管理層,他才抽調了一些年輕人在一些業務上做嘗試性的改變。

雷鳴在美國工作的時候,國內也深刻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寒意。

進入12月後,11月份的各項經濟資料陸續公佈。

出口增速從10月份的19.2%迅速下滑至-2.2%;進口下滑更為嚴重,從10月份的15.6%下滑至-17.9%。進出口總值和出口總值自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

各項經濟資料的回落速度大大超出市場預期。

這些冰冷的資料讓2008奧運的餘熱徹底散去,只剩金融危機的寒風。

《中國經濟陷入衰退》

《四萬億刺激無效》

《我們將進入通貨緊縮》

……

一時間,媒體各種悲觀。

在國內風聲鶴唳的時候,雷氏集團董事長雷揚、總裁雷鳴一行回國考察。

12月22日,雷氏集團一行抵京。京城領導會見了雷揚一行,希望雷氏集團能加大在京城的投資。雷鳴表示京城會是雷氏集團重點發展的微科技雙總部之一,未來會在金融、娛樂、文化等領域加大與京城的合作。

24日,雷氏集團一行到深市考察,和深市召開了交流座談會。深市感謝了雷氏集團近些年在深市的投資,希望未來雙方的合作可以更上一個臺階。雷氏集團也表示會藉助深市開放的環境,加大在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的投資,並透過網際網路推動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25日,又到了珠三角西部的JM市,次日返鄉回到江門管轄的台山。

江門是我國著名僑鄉,下轄的台山又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旅居海外的台山籍人有一百多萬,而且大部分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雷家祖籍就是台山,能在美國成為華人領袖也和早期美國華人中台山籍比較多有關。

江門在珠三角發展速度靠後,除了地域因素,也有思想的原因,雷氏集團只是考慮先把雲計算公司放在江門。

台山是雷家家鄉,雷氏集團這一次考察承諾的最大投資也在台山。

台山雖然在珠三角,也是第一僑鄉,在別的地方都一窮二白的時候就有僑胞捐款發展,但是發展了幾十年除了靠溫泉發展的旅遊業,並沒什麼先進的產業,反倒是到處可見農田,淪為了珠三角的農倉。

雷鳴決定依託台山的溫泉、海島、農田建設一個旅遊度假城,初步預計投資不會少於五十億,當然具體地點、方案還得實地考察、論證。

這一次考察,有雷氏集團主動拜訪的,也有受當地政府邀請的,雷鳴對和政府打交道有些頭疼,正好趁著這次機會,讓雷揚帶隊都走一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