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蜀山結束,太祖登基之夜不為人知的故事(本卷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669年,康熙八年,四月,春。

滿清京師一帶,一場八大諸侯圍獵鰲拜的戰爭即將進入落幕。

此戰初期,鰲拜是當之無愧的滿清軍方第一大佬,年已六十的他,一身強硬功夫絲毫未見弱化,親率軍與八大諸侯一一會戰,陣殺十數大將,這一場戰爭的開局,以鰲拜的狂暴戰力為開頭,揭示了此戰之不易。

此後,八大諸侯畢竟是人多勢眾,圍睹之下,漸漸進入僵局,連綿大戰從68年,九月初,一直延續到69年二月,天降大雪,寒冬之際,大雪漫天,雙方暫時罷戰,休整兩月,一直到四月,春風化暖,大戰又起。

在這休整的兩個月並不是真的停戰,雙方你來我往之間,鬥戰,鬥將,偷襲,反攻,都有發生,只是戰事規模較小。

滿清以騎殺聞名天下,此戰自然也是以騎將對決為主,輔以功箭神射,八大諸侯也在這過程中死了兩個旗主,還死了一個倒黴的平西王吳三桂。

這個後世有名的漢奸也是倒黴,被鰲拜瞅準機會,下令其摩下神箭手,一箭穿心要了小命。

其後其子吳應熊緊急上位,感覺這戰場上極為危險不可久持,最好儘快結束這一場大戰,而且他也是著急帶兵回家穩固王位,所以在幕僚的支援下,陰毒的想出了一個主意,偽造前漢三國故跡,稱康熙小皇帝手書衣帶詔,能殺鰲拜者,得以封王,裂土封侯。

這王號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得的,在滿清國之中,皇族之外的王,只有靠出賣明朝的三個漢奸王,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但他們的結局未來也是註定要被削藩被滅的。

而在滿清國之中,愛新覺羅是皇族,是最勢大的,可並不代表整個滿清只有愛新覺羅一族,要知道,滿清可是有八旗的,每旗旗主都各有勢力,每旗之下也各有各的家族。

而且滿清八旗之下,還有蒙古八旗,漢軍八旗。

以往滿清旗人只有愛新覺羅皇族能做皇帝,稱王,他們勢大,自然無人能說,但現在,有了這一份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都說是它是真的衣帶詔後,這王位,我為什麼不能坐上一坐呢?

因為這王位的產生,八大諸侯之下的蒙古旗,漢軍旗,還有各大諸侯,新領上位的旗主等等,因為這野心,再次又統一了起來。

最終在1669年4月,八大諸侯再次合力與鰲拜決戰。

八大諸侯各自死懷鬼胎,自不多提,而鰲拜困頓於京城之中也自是狂亂不已。

這一日,鰲拜身披王袍,坐在皇座之上,在太監侍者的伺候下,開口問:

“聽說外面出現了一份血書衣帶詔。”

他的身邊,小皇帝康熙哆哆嗦嗦了起來。

“啊,不,不,鰲王父,朕,朕從沒有過,從沒有,您看,朕的雙手沒有一絲傷,根本不可能血書衣帶詔,不是朕,不是朕啊。”

鰲拜看著小皇帝康熙的窩囊樣,沒來由的大怒生氣了起來,直指小皇帝康熙的鼻子怒罵道:“老主子怎麼會有你這樣窩囊的種?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哪裡有半分愛新覺羅的氣魄?”

“布木布泰那個老孃們死後,你就變成這樣了?小主子,鰲拜也不想這樣的,是你們,不,是布木布泰那老孃們逼我的,我鰲拜忠心耿耿為我大清,為老主子打下了半邊江山,晚年不過是想掌掌權,享受下富貴,可那娘們呢?當年為了順治主子上位利用我對付多爾袞的事,你可知我鰲拜受了多少苦,好不容易等到多爾袞死了,豪格死了,順治主子也死了,索尼也死了,蘇克薩哈也死了!可是還是要逼我。”

“還是要為了小主子你,要殺了我給你上位,該死,該死,難道做奴才的做到這種地步,還是不行嗎?為什麼,為什麼就不能讓奴才好過呢?說啊,為什麼?小主子!!”

布木布泰,孝莊皇太後之名。

在鰲拜的瘋狂質問下,小皇帝康熙只能嚇的瑟瑟發抖,不發一言,低下頭不語,唯在在看不到的視角下,才能看的到他一雙眼睛深處閃爍的怨毒。

“滾,滾!你,帶著皇帝小主子滾進後宮,不要再出來,不要再讓我看見皇帝小主子這樣窩囊的模樣。”

“是,是!!鰲王殿下。”

小皇帝康熙走後,鰲拜一身狂怒與暴躁收斂了乾乾淨淨,臉色陰狠。

“小主子不愧是愛新覺羅的種,小小年紀就能控制情緒,就有城府,知道藏拙,知道裝窩囊了啊。”

聲音一出,殿中護衛的人臉色微寒,有一個忠心的蒙人兵士,當下單膝跪下道:“主子,要不要?……”他做了個割喉的手勢。

鰲拜冷哼的搖了搖頭,擺了擺手。

“城中還有多少時日糧草,武器箭矢還足夠否?”

“回鰲王,怕是,怕是只能堅持二十天了。”

“二十天?不夠,這血書衣帶詔要是沒出現,外面的這八大諸侯的糧草差不多也不夠該會退去了,可現在,不夠,不夠啊!他們一定會不惜代價,一定會……去,京城裡多的是兩腳羊,先從那些漢人開始儲備。”

“是!”

兩腳羊儲備,視人為羊,以作肉糧。自古守將,被逼絕境時,會有此選擇,特別是在這鰲拜這種被逼到絕境的人眼裡,絕對是會做的。

1669年三月中,八大諸侯糧草怠盡,順理成章的開始在京城附近城池‘索拿’糧草,又是一番苦難之事,家破人亡不知多少人。

而在京城之中,此時京城已經是煉獄一般,地位最低的漢人奴才大多已經被做成兩腳羊,這時在京城中並不像後世那麼多,百分之七十的都是滿人,旗人,蒙古人,還有百分之三十是漢人奴才,漢人官員等等。

一直到四月中,八大諸侯的聯軍因為糧草快要支持不住要崩潰散夥時,鰲拜忽然率軍傾巢在夜間奇襲八大諸侯。

此戰,鰲拜慘勝,殺死八大諸侯中五大旗主的另外兩個,三大漢奸藩王又死了一個平南王尚可喜。八大諸侯只餘下一個旗主,和匆匆上位的新平王吳應熊,與靖南王耿精忠三人收攏著殘兵逃走。

這一戰結果之下,鰲拜慘勝,八大諸侯慘敗,最終是對自己更狠的鰲拜勝了。

但是,在回宮之後享受勝利的鰲拜,卻死在了一杯毒酒之下,卻是在最後關頭,小皇帝康熙發動了孝莊皇太後最後最隱秘的手段,毒死了鰲拜。

但是小皇帝康熙並沒有高興太久,鰲拜最後的那一位忠心的蒙古奴僕,在亂陣中殺了小皇帝康熙。

最終的結果,卻是雙方都是慘敗!

而時間進入到1669年5月,迴歸各自地盤的平西王吳應熊,靖南王耿精忠,還有那僅存的鑲藍旗旗主,各自收斂實力,勢力,割據天下。

京城中,在鰲拜與小皇帝康熙都死了混亂了數天後,滿清朝堂的文武官員,又扶持了一位皇室子弟上位,年號雍正。

這年號並不是亂取的。

雍,團結,和諧,和睦的意思。

正,純正,正宗的意思。

雍正之名,正是說,我是最純正,最正宗的皇帝的意思,在歷史上,那位雍正的上位有些不正,所以如此取名,而在這裡,卻又是另一重意思了。其中深意各有不同。

但是雍正雖出,這天下,卻沒有這般雍,正,起來,活躍在整個滿清歷史的造反組織天地會,適時的在新的平西王吳應熊即位不久,在福建一帶正式起義造反,明確的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並受到平西王吳應熊和另一位老漢奸靖南王耿精忠的支援下,急速擴張著,天下間忽然漢人的勢力大漲。

這個勢頭一出現,整個大清天下不穩了,比如禍亂了康雍乾三代的準噶爾漢王統治,這時也初見苗頭,新疆吐魯番一帶也不穩了。

還有歷史上名聲很差的邪教白蓮教,這時也出現了小動作,在歷史上,川楚白蓮教亂是發生在1796年—1804年間,是清朝衰敗的源頭。

而這時,隱藏在這些中間的,川蜀地帶,紅領軍的起義革命,才剛剛佔領了峨眉山附近的一座縣城,進行著什麼革命批鬥大會,誰也不知道未來的天下是他們席捲而下。

公元1669年十一月,紅領軍從峨眉山下出,匯聚諸多山頭,三千人成軍,一日間連下峨眉山境同兩座縣城,七日後,佔據一府。

等到1670年二月大雪封蜀後,蜀中各府縣已然佔據大半。

1670年四月,川蜀全境盡歸紅領軍治下。

1670年六月,紅領軍經兩月整合擴張,完全梳理統治了蜀境後,並沒有繼續擴張,在王修的指示下,開始了全面蜀地紅化的操作。

王修深知紅領軍的革命理念,建軍制度是有別於這世界的,根基太淺,掌控蜀地,一省之地,已然足夠,此時需要的是消化,培養出更多的認同紅領軍革命理念的人,才是根本,才是大業之基。

所以在滿清整個天下都在到處暴發起義造反稱王的時候,紅領軍獨佔蜀境,扼守各大入蜀關卡,慢慢發育。

用LOL裡的行話說,容我發育三十分鍾,這場戰爭的結果就已經決定。

放在這裡也是如此。

又兩年,1672年,紅領軍三萬大軍出蜀,在成千上萬個擁有堪比鰲拜個人武力,真武決達到第二境,擁有一身鋼筋鐵骨之身的紅領軍面前,一切反抗派皆是紙老虎。

半年時間打到京城,覆滅滿清政權,半年時間解決兩大漢奸王平西王吳應熊,靖南王耿精忠,又三月,光復了福建,掃滅了起義反清反明的天地會,一直打到臺灣,打到琉球,打到這時期的日本,順帶佔領了北海道。

等到1674年時,整個中原天下,全都臣服在了紅領軍治下,而這時天下間才知道這紅領軍的真正首領居然不是那位女武聖李英瓊,而是什麼元首大人?!

因為女武聖李英瓊在京都開國建制,與另一位女武聖韓如是齊齊推舉元首大人坐上新朝國號為‘中’的君主之位,制度為領先這世界幾百年的君主立憲制。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

但是,那位元首大人,在登基之日後第二天,留下書信,盡言君主之位禪讓於女武聖李英瓊,並言明君主立憲與民主政黨的未來發展,之後飄然離去,不見其蹤。

公元1704年,在位三十年的,中國第二代女君主皇帝李英瓊辭位,仿照那第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只坐了一天皇位的中國太祖皇帝王修,禪讓於第三代女君主韓如是。

之後形成慣例,每過三十年,為君主在位期限。

第三代女君主韓如是,在期晚年在位的第二十七年,想要打破這個傳統,仿效武則天之念,想將皇位讓於其侄女韓雲,結果女武聖李英瓊忽然出現於皇宮之中,帶走了任期未滿的韓如是。

其臨走前,放棄了傳位於女兒韓雲的念頭,而是將皇位傳於第四代也是除第一代太祖以外的第一個男君主劉玉。

自此後,君主立憲制,每代君主在位三十年,男女君主交向換位的制度一直延續下去,每當有野心家想要有過份的念頭時,都會有前代君主出現警告,並帶走那一位。

一直到千喜年,步入21世紀時,君主立憲制下的第11代君主任期滿,第12代君主王道一次登位……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1674年,夜,登基之夜,王修身披皇袍,坐於大殿之上,仰望天空明月,左右兩邊李英瓊居於右,韓如是居於左。

兩女這時望月,月光掃下,兩女臉色有些微紅,不知道再想什麼。

王修微笑了一下,後又略有點苦笑道:“我沒想到,我會有被皇袍加身的這一天,英瓊,如是,你們這一會卻是做的過了。”

“你們的心意……我都明白的……”

“只是,我之所求卻不是這個,而且我不是那種隨便就會左擁右抱之人……”

說到這時,王修微微一頓,他感覺的到,隨著他這一句話出,兩女臉上的微紅消失,變的蒼白起來,連呼吸都急促了起來,這對兩個修行到真武決第三重,凝練出真武神通的女武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身體變化,可想而知她們的此時的心情了。

“不過,還是謝謝你們,這皇位,這皇袍,我也確實想穿一穿,坐一坐,而今日我穿過了,坐過了,也就滿足了。”

“但是,你們的心意……”王修有些頭疼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說。

拒絕嗎?又騙不了本心。

不拒絕嗎?又對的起還在食夢者世界安心等待的優梨子嗎?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等侯自己男人歸來的女人,或者不告訴她?

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背叛?

到底該怎麼說呢?

“哎……反正是我的錯,實話實說,其實,我不是這世界的人,你們該知道的……”

“其實,我有一位紅顏知已,她叫優梨子,不會文,不會武,一個簡單而普通的女人,恩,不過她有才華,她是一個漫畫家。而我,很久以前也是一個漫畫家……”

“所以,你們……雖然這麼說有點無恥,如果你們……如果……那麼,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去見過她,問問她的意見……”

“雖然是不同的世界,雖然……”

“總之……是我的錯,我的不對了。你們不願意的話,我也……”

“我願意……”

“願意!”

這,就是隱藏在那個歷史上不為人知的故事了。

……

PS:是了,我又犯了錯,糾結幾天才放心,自己不擅長寫革命,寫戰爭,寫造反,寫戰鬥的劇情……我錯了,所以這一章,算的上——大綱遁卷章。

是的,只是大綱蹲卷章,只是遁了一卷而已,算是不幸的大幸啦,我不是大綱遁完本,不知道你們是不是覺得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呢?我如此無恥的說著。

經此一卷,我領悟到,自己不要去隨便嘗試自己不熟悉的劇情,戰鬥劇情什麼的雖然難寫,但我努力點還是可以寫的好的,但是,涉及到戰爭劇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抱歉,我想我是穿清造反的歷史小說看多了,腦海裡想的很好,真正來做就是一坨翔了,這樣寫,我還不如順著蜀山劇情殺人搶寶來的好寫,我寫的太卡了。或者說根本就不懂嘛?

自此領悟,以後再不犯這種錯誤。

話歸正題,下一卷,迴歸正常的休閒題材,不寫打打殺殺的了,迴歸這本書原本的節奏,不殺人,不打鬥的悠閒劇情……恩,友情提示,是一個比蜀山還要高魔的世界。

另外,感情戲什麼的,咱也就簡寫了,目前王修無女主,但有三個紅顏知已,青木優梨子,李英瓊,韓如是……

話說,我還是有收穫的,比如說發現了我除了感情戲不會寫以外,也不會寫戰爭戲啦!

人嘛,總要吃教訓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

這麼想的話……感覺整個人萌萌達了。

對了,這些話沒放在‘作者的話’裡所以是算訂閱的,是因為想讓所有人都能看見。

恩,就是這樣,萌萌達且任性的王道一。

不知道你們還不會期待新卷了。。。哎……嘆息的王道一。

我這麼水,是不是在騙訂閱,你們不會生氣吧?……有點小擔憂的王道一。

還有……騙你們的,沒了……

最後,最純正的王道一,以五體投地的方式,向所有書友跪地磕頭道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王道一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