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是敵非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商人逐利。

對於商人來說,只要利益足夠,連自己的性命都能豁得出去,更不用說別的。

而在大離行商能夠得到的利潤又何止百倍?

只需要隱瞞一下西洋之地的情況就能繼續在大離境內行商,這點小事他們又怎麼可能會猶豫?

而從西洋之地到大離,這中間的路程太過遙遠。

為了安全與成本,每次這些商隊基本都是組成一個或幾個商隊,帶著貨物共同出發。

也因此,他們想要商議一件事也非常簡單。

在來的路上就商量好了。

至於那些不聽話的……

海底的碎骨與食肉的鯊魚會告訴其他人答案。

於是這些西洋商隊來往大離多次,這兩年大離這邊卻始終被蒙在鼓勵。

而這也證明了一件事。

那些由大離朝廷派往西洋之地的人馬,應當都是出了意外。

所以,大食帝國與大離王朝。

是敵非友。

而這個也很正常。

以前西洋之地的那些國家,即便最大的國家都沒有大離一個省會大,而有的時候疆域大小也就代表了國力。

對於東邊的那個天朝上國,西洋之地一直是用仰視的目光看的。

在這種情況下,稱臣顯然也沒什麼。

反正大離也不可能漂洋過海,派人來西洋之地奪取他們的政權。

相反,稱臣之後,每次朝貢後得到的回贈,其價值都會搞出數倍不止,可以說有賺無賠。

但這種情況是在那些國家國力弱小的時候。

然而,當一個國家的疆域擴張到了如大離這般甚至比大離還要龐大的時候,自然不會伏低做小。

這種情況下,首席迎來的卻不是平等建交。

而是敵視。

如果一方只是虛有其表,那麼自己的疆域豈不是還能繼續擴大?

而且讓曾經的天朝上國俯首稱臣,這又是多麼大的榮譽?

因此,大食帝國雖然還未將西洋之地全部納入疆域,但早已將遙遠東方之地的大離當做了假想敵。

這種情況下,大離派到西洋之地的人手,會遭遇不測也能夠理解了。

甚至於,帝辛懷疑那些前來大離的西洋商隊中,就有隸屬於大食帝國皇室的商隊,西洋商隊對這件事的集體保密,就有他們在其中引導的功勞。

畢竟,大離境內沒有了西洋商隊,先不說會不會引起大離朝廷的注意,但但是大食帝國還未將西洋之地遠征服,便無法禁止這種事的發生。

與其陷入被動,倒不如主動出擊。

能夠拖延多久便拖延多久。

當然,帝辛知道,即便是大離帝國也知道這只能拖延一時。

帝辛會注意到琉璃製品的價格只是一個意外,可就算沒有琉璃製品這回事,也會有其他事情露出馬腳。

畢竟,那些商人不是正宗的密探,再加上人多口多,進入大離境內後又會分開。

因此,大食帝國的存在暴露是一個必然的事情,區別只是早晚的時間而已。

不過這件事現在才會發現,足以說明大離朝廷的遲鈍了。

帝辛嘆息一聲。

立長立賢。

立長的話能夠最大化保證皇位交替的平穩過渡,缺點就在於長者卻不一定是有能力的那位,埋沒掉真正的人才。

而立賢雖然可以從皇子中選出最優秀的那位,但代價就是奪嫡時的混亂。

畢竟,是否是“賢”,哪個更“賢”是無法具量化的,更多還是看感受。

而人的本能中便有著“自大”而已。

當立賢不立長的時候,幾乎每一個皇子都會覺得自己才是最合適的那個,而這也是引起奪嫡之爭的緣由。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最合適的那個,自然就不肯讓位了。

而奪嫡之爭又關係到未來數十年的話語權,於是站在各個皇子身後的勢力自然也是不遺餘力。

於是,精力便被耗費在了這場吃力不討好的爭鬥中。

而一個地方耗費了精力,另一個地方自然就會出現紕漏。

這些年百官的精力大都集中在奪嫡之爭上,再加上各地出現的災亂等問題,更加遙遠的西洋之地,自然而然就被忽略了。

就算有人注意到了西洋之地的情況,也會被大勢掩埋下去。

不過,帝辛這聲嘆息卻並沒有怪罪老皇帝的意思。

立長立賢更有優劣。

以前老皇帝覺得自己能壓住局勢的時候,想的自然是挑一個最合適的繼承者。

而後來躺在病榻上,他若是強立太子又容易引起其他皇子的反噬,因此也只能控制著爭鬥的範圍,讓所有皇子爭奪出一個勝利者出。

而且,身為這場奪嫡之爭最後的得利者,他也沒有那個資格去怪罪老皇帝。

畢竟他要是一開始就立了長子成王為太子,帝辛想要奪取大離的權力,就只有造反逼宮一途了。

於他的角度來說,老皇帝立賢的決定顯然是更有利的。

……

感慨一聲自己也是“屁股決定腦地”的人後,帝辛看著曾弘深說道:“從西洋之地來大離,就算最快的商船也要數月的時間。”

“這些西洋商隊在出發之前,大食帝國就已經佔據了西洋之地近三分之二的疆域。”

“路上的時間,加上他們在大離行商的時間,如今西洋之地具體是什麼情況,誰也猜不出來。”

“而最糟糕的可能……”

帝辛沒有說出來,曾弘深也張了張口選擇了沉默。

但是兩人卻都知道接下來一句話是什麼。

最糟糕的情況,自然是大食帝國已經將西洋之地一整個大陸都納入了自己的疆域。

而就算沒發生最糟糕的情況,佔據了一塊大陸三分之二的大食帝國,其疆域也早已超過了大離。

帝辛說道:“若是放任不管,等到大離帝國穩定了國內的局勢,其國力必然會再次上漲。”

“若是等到本王登基之後再處理此事,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看著曾弘深微微震驚的面容,帝辛輕輕一笑:“所以,本王只能在登基之前,便想辦法解決掉此事了。”

不經然間的,一縷久未現於人前的霸氣油然而出。

“畢竟我們的征途,可是……”

“星辰大海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