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門風流第三百六十九章天機

直到第二天一早。達官顯貴並文武百官們方才知了壞的訊息——王貴妃。

皇妃喪禮素來是朝一日。旋即號。然而。此次朱棣竟是下旨朝五日。初喪之日。皇帝親王主分祭三壇。幾。又賜了號獻。然而。五日之後。朱棣雖然重新臨朝視事。卻是始終鐵青著一張臉。但凡奏事。稍有謬誤便是嚴厲處置。而即便是六部官員和閣臣個別覲見。也難能有好臉色待。於是。仁壽宮更是成誰都不想進去的的方。

哪怕是號稱最機敏最擅長應變的楊榮。這天來到仁壽宮前候見的時候也不禁心中忐忑。畢竟。這些天他碰的釘子實在是多了。

足足等了一盞茶功夫。他才看到裡頭有人出來。兩廂一打照面。認出是陳留郡主朱寧。他不禁挑了挑眉。記起有小太監私底下透露說。如今王貴妃逝。其他人勸諫皇帝壓根不理會。也就是朱寧說話十句裡頭還能聽兩句。

“臣拜見陳留郡主。”

因西宮本是別。內宮外宮的分別就不如真正的皇城那般際野分明。再加上朱寧自小充男兒教養。出入仁壽宮也是常有的事情。此時見楊榮施禮。她便還了。沉吟片刻便說道:“張越正在陪皇上下棋。小楊學士不妨再等上片刻。皇上天的心情比前幾日有所好轉。有事回稟大約也能聽的進去。”

這自然便是醒了。榮心領神會忙躬身謝。見朱寧帶著兩個侍女下了臺階從甬道離去。他方才收起了笑臉。心中不由的想起了朱寧乃是周王之女。皇帝即位以來軟硬一一削藩如今天下再也沒了昔日燕藩那樣的天下強藩。仍保有護衛的親王都是少之又少。周王雖說是天子的嫡親弟弟。皇帝平日頗多猜忌。為何偏對朱寧如此厚愛?

話說回來。可是嘗過和皇帝對弈的滋味。即便朱寧說天子心情還算不錯。但天知道張越棋下到一半會不會捅出什麼漏子。他僅僅和朱棣手談三次。第一次帝因下錯一著卻不願悔棋結果在棋局過半的時候砸了棋盤;第二次下了和棋結果那位至尊卻極其不悅;第三次他乾脆輸了。此後總算避開了這苦差事。張越這是平生頭一次。這一關大約難過很。

楊榮只猜對了一半。這兒仁壽宮東暖閣中的張越確實已經下棋下滿頭大汗。這不是被熱出來的。也不是被嚇出來的。而是急出來的。因為此時此刻朱棣找他並不是下圍棋。而是下象棋。他的圍棋師承杜楨水平倒還過去但他哪裡會下象棋?

僅僅只能算是級菜鳥的他連和朱棣下了五盤。結果每盤都是被殺人仰馬翻。那盤面慘不忍睹。他在不明白朱明明已經知道他這象棋下的其臭無比。為什麼還一盤接一盤不肯放過他。難道就是為了看他狼狽不堪的模樣?

“好久沒有這麼爽了。”

在第六盤終了之後。棣終於懶洋的伸了一個懶腰。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手腳。見張越額上盡是細密的珠。那表情甭提多喪氣。足足大半個月不曾笑過的他忽然生出了一股想笑的衝動繼而卻又壓了下去。他想起了當初和道衍和尚下棋的情景——老和尚棋下的精妙可是這象棋上的殺伐卻;他遠矣。那時候他只要在圍上頭輸一局。象棋上頭必的贏三局回來。自從那個和尚病了之後他許久沒碰過象棋。今天也是一時興起才找上張越。

隨口吩咐一個小太監去擰一條毛巾遞給張越。直到看著他把油光可鑑的額頭給擦乾淨了。他才淡淡的說道:“圍棋是氣盡在其中。象棋是殺氣顯露在外。道不同理同。以後有空好好不妨學一學。你這些天應安置好了常山護衛。覺著這些兵比京營如何?”

前頭才提到圍棋和棋。這會兒忽然就提常山護衛。對於這位至尊的跳躍性思維。張實是歎為觀止。好在他這會兒已經緩過神來。連忙答道:“回稟皇上。常山三護衛乃是王府護衛。兩次北征都未曾隨行。而且多年沒有上過戰陣。戰力怎可和京營相比?”

“那差點當了你嶽的孟賢呢?”

剛能維持的住沉穩的面孔。但這會兒張越著實被噎著了。竟是比剛剛被殺的片甲不留時還要狼狽。好半晌。他才憋了一句實話:“比常山左右護衛指揮。孟大人治軍馭下的手段要高許多。但孟大人從未上過戰場。安遠侯卻戰功赫赫。若是要相提並論只怕不公。”

“柳升秉性勇猛。打仗全憑一股衝勁。但能抵的住他這衝勁的人卻少之又少。也算的上是一位名將了。孟賢乃是恩蔭入官。自然比不上他。”

朱棣說這話的時候。氣便緩和了下來。儘管柳升不是靖難功臣。從伯爵到侯爵還是後來一步步封的。但即便如此。他兩次北征都用柳升將中軍。竟是蓋過了不少靖難老臣。柳升壯年忠。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勝在其人心淺一看則透。所以他才一直都用其掌管京營。甚至遇到提督太監告狀時。他大多數也

不理。而重新起用孟賢不過是看在當初孟善的功勳上常山護衛這兩年實在是太不像話。也的用一個人好好整治政治。

再怎麼不成器。朱燧畢竟是他的兒子。

這幾天心煩意亂無心看奏章理。朱棣又不想在王貴妃喪期之內去做其他事情消遣。所以平日除了呆怒就是看書。少不的也重新看了幾篇張越新送來的札記。只不他如今心情極度不好。什麼國政大事都興趣缺缺此時也懶提起此事。等到張越開始例陳述軍器局和武庫司諸事。他也只是漫不經心的聽著。最後卻又忽然吐出了一番話。

功臣們當初跟著朕打天下。和兵部官員打交道的時候難免有些所以朕才委了你兵部司官。畢竟。在英國公的面上。那些悍將至少都不會為難你。畢是昔日戰場袍澤之後。另外朕已經下旨召皇太子皇太孫到北京。遷都詔不日就會下達。這北京難免會有人有異樣心思。所以京營京衛乃於常山護衛北京兵馬指揮司在這次換裝期間你都要牢牢盯著。上次青州白蓮教亂就有人偷運衛所兵器。所以朕要你及-預防。你明白嗎?”

內裡朱棣正鄭重其的向張越交待事情。外頭等候的楊榮卻漸漸有些焦急。十月的天氣並不算太冷。但他如今只戴著烏帽穿著紗袍的他被一陣陣冷風吹著。漸漸就有些吃不消了。這不但是因為身上冷。更是因為心中不安。

最近幾天。他著感到了深重的壓力。他當然知道朱棣脾氣暴躁容不半點差錯。當然知有些事情不可當面和皇帝硬頂但是如同前幾日這樣奏事情說一件駁一件。只要稍有謬誤就會被罵的狗血淋頭。這種情形卻還是開天闢的頭一次。

當初設文淵的時候一共有七個可鐵打的營流水的兵。如今碩果僅存的就只有他們三個——解凍死雪的。胡廣病死。是換的換撤的撤。兩個前新上任的三人因為見罪而被黜落。大的文淵閣。如今就只有他和金幼孜兩個人。

即使是楊。如今也不禁羨慕起了獨在南京侍奉皇太子的楊士奇雖說皇帝時不時會猜忌但楊士奇那太極推手卻是好了的。即便下了一趟錦衣衛獄也是須即出。相比之下他看似始終榮寵不衰。但面對的卻是皇帝正面的壓。那種滋味實在不為外人道。

“楊大人。”

聽到這麼一個聲音。楊立刻從沉思中回過神。見張越正站在面前施禮。他便頷回了一。待要進去時卻又停下腳步多問了一句:“你陪皇上下棋下的如何?”

情知必定是朱寧洩露天機。張越表情頓時變的很不好看。最後只能含含糊糊答道:“皇棋藝高明。我自然是甘拜下風。”

見張越匆匆離開。楊榮欽佩之餘是有些納罕。臣下和皇帝下棋自然是頂多只能下成和。而以朱棣的棋藝。輸一盤都不容易。看張越這樣子彷彿是輸了好盤?直到揣滿心思量踏入正殿拜見之後。他才把亂七八糟的思量收了起來。因為今天他揣著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試探分明。非的使盡渾身解數不可。

南京到北京的道朱棣位之後就經過了數次修繕。若是緊急大事。日夜兼程快馬三日就能到。由於棣特命錦衣衛出最精幹的人充當信使。因此東宮眾人第一時間就的到了王貴妃的死訊。可還沒等他們從這個訊息中回過神。皇帝的第二道上京旨意緊隨至。

雖說王貴妃只是庶母。但的知父皇定下的喪儀規格是一如太祖成穆貴妃的舊例。朱高熾立刻便讓太子妃張氏帶人預備齊衰喪服。又吩咐朱瞻基和楊士奇等人預備北上及留守事宜。儘管有能幹的妻子和兒子在。可他這個皇太子仍免不了忙碌。這天見過成國公朱勇。他回到端敬殿中。才坐下沒多久。心太監鍾懷便手腳上的前來。

“太子殿北京楊學士使人送了口訊來。”

原本一隻手半支著扶手閉目養神的朱高熾頓時睜開了眼睛。盯著鍾懷看了一會。這才淡的問道:“他怎麼說?”

鍾-就把屋子裡的其他人遣開了去。此時便深深彎下了腰。一字一句小心翼翼的說:“楊大人說。皇上的意思是。趙王年紀還小。又是幼子。往日狂放不羈慣了。若是之國。鬧出漢王那樣的大亂子。還不如暫時留在身邊便宜拘管。”

這一刻。肥頭大耳的朱高熾猛的眯起了眼睛。隨即吩咐道:“你告訴來人。就說我知道了。”

彙報兼請假:明天的更新時間不固定。也未必會有兩章。因為存稿告罄。今天匯豐高爾還沒開打呢。結果就來了老伍茲和菲舍爾的新聞採訪稿。明天開打還不知道會怎麼折騰。剛搞定了伍茲的採訪稿。繼續奮戰去。看我如此可憐的份上。打賞幾張月票和推薦票吧5555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府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