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我輩正年少,何須傳緇衣(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君。”車上下來的使節很規矩的拜見。

楊一清淡淡道:“你我國格雖不等,但都是大明天子之臣,不必屈尊。”

說完便抱著手站立在一旁,按照禮節還讓開了半步。

倭國使節連忙彎腰,輕輕一揮手自有侍從將馬車趕到了一旁去。

那吱吱嘎嘎的聲音讓楊一清眉頭大皺。

自以為是的蠢貨,不覺做的太過頭了麼?

楊一清嘴角一翹,倭人那點小伎倆在他眼裡就跟小孩把戲一般。

使節卻不知道,搖著頭嘆了一聲不知說了一句什麼話。

旁人沒聽懂,楊一清卻聽得真真兒。

那人道:“到底不如原裝的好。”

楊一清置之不理,他雖算不上學究天人,但堪稱學富五車,區區倭語,還只是倭王身邊講的那種,他要聽不懂就奇怪了。

“聽說,秦國公也在命人打探倭人虛實,西軍有一個專門應對天下列國的‘戰略研究室’,下設多國研究員,倭人是排名第三的地位,卻不知他們有沒有連倭人各地的方嚴也學會,”楊一清稍稍有些矜持,“若如此,倒真算得上是英雄所見略同了。”

他在陝北擔任三邊總制之前就研究過倭人,根據他的瞭解,那些與倭王,與諸侯——大約還是算得上諸侯地位的罷——這些人,無一不與倭寇往來密切,可謂是但凡他們形成一統要對國朝用兵,如唐代那次一樣的話必定會用這些所謂的水寇,故此,楊一清可沒輕視這些傢伙,在他的研究筆記裡,倭人重術而輕道,小手段用得相當熟練。

這不這次就都應驗了麼。

楊一清假作聽不懂倭語,閉上雙目穩如泰山站在王城門口等召見。

倭使稍微一著急,又多說了一句“洛陽人狡黠”。

不懂。

“貴使若抱怨,還是入鄉隨俗的好,不然聽不懂你說什麼,我天朝難道還要刻苦學你們的語言,問你有什麼需要?”楊一清心中一笑,口中訓斥,“此般行徑,藏頭露尾,卻不知顧頭不顧腚,羞的是你們的人?”

倭使連忙拱手苦笑:“大人面前,些許小事不敢提。”

“那就不要說了。”楊一清哼的道,“我天朝上國,豈可低身俯就你?明知不好說,那就不要說,你倭國也算是一方大國,怎麼行這等小人姿態?”

倭使連忙訕訕退後半步,低著頭只是賠笑。

楊一清心中警惕更甚,他忽的想到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莫非這些賊人要謀劃的是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肯有可能。”楊一清輕輕呼吸一口氣壓住心中的厭惡。

人小鬼大,大國之謀豈能是你說破壞就破壞的。

“西軍的技術,尤其造車的技術,修路的技術,他們恐怕想要的很。”楊一清心中暗想,“而東南倭寇本就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事情,那麼,這次他們的目的與手段——”

剛想到這裡,大漢將軍出來傳召:“陛下召大人覲見。”

楊一清昂起頭做出一副傲然姿態,整理一下形容大步便往城內走去。

臥室連忙道:“外臣久我未名亦求見上國皇帝。”

楊一清一笑,這人不老實。

他知道久我這個源自源氏的堂上家意味著什麼,這是表達他是倭王使節呢。

看他真的是倭王使節?

按倭國的紀年法,這都已經永正了倭王登基大典還沒有操辦過,這久我未名若真是倭王的使節,怎麼會絕口不提這些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源氏是倭王王室成員離開王室之後的賜姓,久我家是從源氏發源出去的,論血脈,的確有可能有倭王一系的血脈,可若是以此就當……

“嗯?”楊一清眼睛微微一眯,“賊所圖甚大,我何不將計就計,好教教這些蠢材做人?”

皇帝不懂這些,也不關注這些小事,就連老朱家如今又多少王子世子,皇帝也未必清楚,何況區區一個倭王罷了。

故此這廝若是耍心眼,皇帝還真會被他給騙了。

可楊一清門兒清啊,在教訓這些人的事情上他可是大行家。

那倭使求見,皇帝也不會不見,除非心情特別不好。

大漢將軍道:“陛下有詔,宣倭使覲見,請。”

久我未名快步跟上來,跟在楊一清身後彎著腰低著頭小步快步往前跑。

不片刻,正殿裡見到老皇帝,楊一清拜見之後便閉嘴不言,餘光瞥定那倭使。

久我未名大禮參拜,口稱“下國使臣久我未名,覲見上國皇帝陛下,大明皇帝萬歲”。

老皇帝笑道:“見過多次了,貴使不必多禮,起來吧。”

而後目視楊一清,楊一清淡淡道:“臣奔赴華山後,與秦國公商定平定東南倭患之大事,此不可為外人知,不可為外人議,陛下恕罪。”

久我未名連忙道:“此乃上國大事,外臣不敢竊聽,”而後雙手高舉袖子裡的一道奏摺,跪倒在地大哭道,“上國皇帝陛下預覽……”

“你也是一國使臣,哭哭啼啼,成何體統?”老皇帝尚未說話,楊一清厲聲斥責道,“我上國天子日理萬機俯仰天地,難不成你下國使臣一番痛哭流涕便要優厚於你?”

老皇帝都驚呆了,我說邃蓭啊,你這一肚子火氣是怎麼回事?

楊一清微微擺手,老皇帝當即明白這是對倭人有意見了。

這可是楊一清!

他處罰邊將給西軍賠情面之時也不捨得過分責罰的重臣。

“楊卿所言甚是,你這麼哭哭啼啼莫非要朕拋卻大明天下與數十個屬國也要照顧你倭國的情面?”老皇帝當即跟著不悅地斥責,“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地欺壓君父?起來說話!”

楊一清暗暗豎起大拇指,陛下被西軍收拾了幾次之後好像也變得比以前更聰明了。

好事啊!

久我未名就,就特別突然。

怎麼就突然不靈了?

大明皇帝陛下啊,您難道忘了倭國是大明太祖皇帝所定的不徵之國,那可是親兒子啊!

“是,是,外臣失態,外臣有罪,”久我未名立即爬起來,一邊哽咽著一邊悲悲切切請求道,“外臣只是想起,外臣於大明榮華富貴,安享自在之生活,我王卻要在大名們的挾持下旦夕受罪,一時悲從中來,忍不住,陛下,忍不住。”

楊一清想了一下問道:“對了,你國大王如今是?”

皇帝連忙暗暗提醒別太過分了——你楊一清難道連各國的上表都沒有看過嗎?

楊一清卻盯著久我未名,一臉的好奇與探究。

久我未名一呆,然後掩面大哭,哽咽道:“不怪楊大人不知,我王,我王,他如今還未登基,哪怕當了二十年大王矣。”

楊一清往後一仰:“啊——原來是這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