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莽哥的努力沒白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近月來,衛央日夜不停練那《紫霞神功》,每日第一縷陽光起,他便在院內吸收漫天紫霞之中最璀璨的一縷,不覺日月輪轉倒,竟又過了半月時日。

這天,衛央又以藥湯練真氣,旁人只當他關上門來洗浴,只是洗浴半日光景卻令人奇怪了。

衛央打扮一新,換上新衣服,稍吃些肉食,再提一口真氣,只感覺中丹田內那一顆真氣種子提供的真氣,也比葉大娘傳給他的精純百倍。

葉大娘那一縷真氣雖然強大十倍有餘,但精純純正卻不及他。

而若要比上丹田內那一顆真氣種子,那就更不如了,只是論磅礴又比葉大娘傳輸的一縷微弱百倍。

他又回想路上宋長老注入的真氣,雖然轉瞬即逝,但感覺是真的,那一縷真氣,又比葉大娘的強大一些,但論精純純正,較督脈中自己那一縷純陽真氣卻又差了百倍。

“短短半月,這兩股精純純正的真氣已比初現之時多了數倍,下丹田與那督脈中的燥熱之氣強大了數十倍,如此來看,練氣應該是誠然比常人至少要快三倍,但若提煉純陽真氣,或者提煉那股溫潤至極的純正之氣,只怕是與常人無二,最多不到兩倍。”衛央暗暗想道,又想到半個月來馬百戶又登門兩次,再看到院子裡默然吃飯的刺客斥候,他心中隱隱有些著急。

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下次忠順王來此便是大事發生的日期。

足以自保否?

衛央心中全然不敢有傲意。

“不能慌,萬事要冷靜,先心靜下來,再尋找破解之法。”衛央又運一遍真氣,心無旁騖防備燥氣亂跑的小心,讓他很快冷靜了下來了。

這一冷靜,這些天稍顯急躁而專心練武的心態便通明。

一個想法冒上他的腦海:“這些刺客們都不是傻子,他們就那麼沒有意識到他們早已暴露了嗎?”

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上心頭:“有人在遮蔽他們的耳目,或者給他們提供了勝率更高的保證!”

誰?

“忠順王只怕也有從中混淆視聽的做法吧?但如果敵人當中的指揮官沒有利令智昏的話,這般明知九成九是找死的刺殺,應當就不會發生。一旦發生,只能說明兩個點,一,敵人等不住了。第二,敵人的指揮官,就是要讓這些人送死來。”衛央暗想道。

正此時,馬蹄聲得得,衛央當即抱刀走出門去。

門外,趙允伏跳下馬背。

衛央一瞧不由有些奇怪,這糟老頭子怎麼這次帶了這麼多扈從?

“此人人老成精,又是統軍之帥,意志恐怕不可輕易改變,應當是又有什麼後招兒了。”衛央不放鬆戒備,迎前去拱手:“王爺又來了啊。”

趙允伏一愣,好笑地罵道:“什麼叫老夫又來了,你還敢不歡迎麼?”

“那自然不敢,請。”衛央讓開路。

他餘光瞥見,又在他飯鋪裡磨蹭了半天的那幫人均轉過身去,有人伸手往懷裡摸去,有人向臨街的窗外瞧過去。

還有一部分低頭吃著飯。

“不合格的扈從。”衛央輕輕一笑,引著趙允伏上了木樓,只聽趙允伏大聲誇讚道,“衛央啊,咱們合作的那件大事,如今可有八九分眉目了。”

什麼?

衛央自然知道他說的是掛麵的事情。

可這糟老頭這時候提起這個……

“哦,明白。”衛央感到十數雙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心下也不懼,剎那懂趙允伏這話的心意了,他是在明擺著告訴敵人,衛央這小子幫了老夫一個大忙,或許是針對你們的喲。

無妨。

此時根本瞞不住敵人。

“王爺何必呢,我又不會離開哈密衛城。”衛央旋再問,“吃什麼?最近有新吃法。”

“知道,臊子面。”趙允伏笑道,“不過,聽說你那漿水面好吃的很哪,什麼時候做大生意?老夫前幾日巡察時,發現幾個坊都有‘衛小郎招牌羊肉泡’,只是味道差了很多,你若再龜縮在此,好處只怕都要被旁人搶完了。”

不怕。

他們味道差就是鹽巴太苦澀,這一關過不去怎會有合適的味道。

忠順王問道:“那洋芋,快結果了罷?”

結……

“王爺真是見多識廣,竟知道洋芋是結果的。”衛央油然讚佩。

“哈,老夫可不懂,你衛小郎知道,早晚老夫會知道,對了,”趙允伏從袖子裡取出一個小袋子,遞過來說道,“前十來年,老夫召集一幫南來北往的客商,問起天下各地的作物,有人送了老夫一把玉麥,如今在王府後院裡栽種了不少。”

玉麥?

“我家鄉那邊,麥子叫魅子,玉米叫玉魅,這玉麥,是不是玉米?”衛央心中怦然而動,當即接過來,開啟一看,登時喜形於色道,“王爺,此物可真……漂亮!”

趙允伏笑道:“老夫知道你小子見過,不必裝。”

衛央道:“我才多少歲,怎可能見過……”

“此物老夫命人在春、秋兩季種植,只是左右不得要領,”忠順王不耐打啞謎,直接道,“產量倒頗豐,但佔用良田太多,你小子必定認得,你來辦。種得好,老夫推廣到天下,說不得叫一個‘衛小郎玉麥’,把你的名字寫進史冊……”

“王爺拿回去吧。”衛央當即將袋子推回去。

此物他會種,甚至會改良,一是得益於出身農村自小跟這些農作物打交道,這二來,某點穿越客頗多,多有大略介紹這些經濟作物的書,他雖不記得細節,可他正懂細節,似是而非的理論才是他獲知的最佳知識了。

但他可不會為官府無怨無悔地當冤大頭,該要的好處絕不能少!

忠順王怒道:“這可是那些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我就站在這,王爺看我像一個傻子?”衛央恥笑道,“王爺可命民間去耕種,大約百年後,定能有適宜種植的玉米種子。”

“看,老夫就知道……”趙允伏大喜,但轉眼又惱怒道,“好啊,你個衛小郎,你這是故意讓老夫知道你知道此物罷?”

身後李都司咕唧一聲,他看到衛央雖然把袋子推回去了但手指縫裡夾了至少有十多顆種子。

這孩子好生聰明,他知道偷種必然被王爺發現所以才光明正大不懼察覺地偷玉米種子。

趙允伏失笑,又將袋子退了回來,一笑道:“你要什麼好處,那也是拿出成果之後的事情了。老夫知道你定會深藏著一手,無妨,到時候再談。”而後疑惑道,“你怎知此物?”

衛央拿早就編排好的話來回答,說道:“王爺既知我家葉大娘的根腳,自然應該打聽到我的一些往事。”

趙允伏微微點頭:“老夫自然是打聽清楚的。”

衛央眼睛裡透出一抹笑意,忠順王以為,王府連葉大娘和宋長老都打聽得清楚,那可是日月神教的長老!因此定以為他這個小孩的往事,那也是能打聽清楚的,這大概就是古代樸素的心理學做戰術。

可他的往事這些人上哪打聽去?

衛央道:“我家鄰居西門吹雪,還有個葉孤城,與一個常年和番邦打交道的傅紅雪有交情,因此知道洋芋玉米的來頭,不過,”他半真半假地道,“還有一種番薯,與洋芋同等大的模樣,此物我卻只見過,吃過一次,往後便再也見不到了。”

忠順王笑道:“果然是你的運氣,老夫聽客商說,這是他們在廣西見到的,見這玉……米煞是可愛,又好儲存,有時候餓極了水煮幹玉米也可頂飽,因此多帶了些。細問來處時,這幫江湖中人言語支吾,又極好賣弄,卻左右說不出個道理,有人竟扯到極遠的地方,說什麼叫葛冷卜,從墨是可帶來,經小西洋,從德里蘇丹國傳過來,近些年才在廣西、四川這些地方少量種植,真是奇哉怪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哥倫布,墨西哥……

衛央大略勾畫出一個路線圖來,但心裡卻驚訝之至。

他大約還是記得一些高中歷史學的,哥倫布發現美洲應當是在明朝弘治年間前後的事情,美洲新農作物傳入中國要比這晚半個世紀左右,而這個武俠時空,大明建國至今大約也就在原歷史弘治年間初期,新大陸便發現了?

衛央靈機一動,誇讚道:“這個葛冷卜倒是個人物。”

“未必是真的,真就是事實,那也不是那些蠻子的事。”趙允伏恥笑道,“早在前漢末期,安漢公王莽便派遣人員四處蒐羅過天下作物,可惜安漢公不得天佑,出海的連線失敗,西征的熬不過塞外苦寒,百姓又不願出去,因此據說流傳出什麼‘東海彼岸,世之良田,有我商人,建殷地安’之類的讖言,這些不要命的蠻子,大概是聽說了這些事,信了話,便拋家棄子出去浪蕩……”

衛央心中只有一句話:“莽哥,您厲害。”

這話要記錄在史書裡,往後講起道理來可就有得扯了。

他卻不鄙夷很多網文裡的穿越客們認為“中國古代就是少了開拓精神”的屁話,難不成咱家偌大的祖業是別人送的麼?

只不過,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信奉一個道理,吃進肚子裡的才是自己的。

這麼大的國土,沒有徹底消化到自己的肚子裡,那早晚也是個禍端。

生產力不足,你跟歷史扯什麼開拓?

“正如這玉米,還未吃進我的肚子裡,那怎麼會是我的呢。”衛央這麼想。

說著話,幾個人來到木樓上,衛央往對面的小飯館裡瞧了一眼,裡頭的食客不比他這裡少。

原因麼,簡單。

那邊最近也有似是而非的三件套了。

是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