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秦軍苦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燕趙之地,從來不缺將軍,尤其是趙國。趙國是戰國後期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國家,戰國四大名將,秦國、趙國各有兩個,秦有白起、王翦,趙有廉頗、李牧。

秦滅六國,有兩國打得最難,一個是楚國,一個是趙國。秦滅楚之所以艱難,是因為有楚將項燕,項羽的爺爺,而滅趙之所以艱難,就是因為有李牧。

那麼李牧有多牛?

李牧防禦匈奴時,長期營壘固守,訓練和犒賞士卒。匈奴一入侵,就縮入營壘,不和匈奴正面接觸。邊關一直很穩定。李牧的這一做法,匈奴鄙視,趙卒瞧不起,都認為他怯戰。

趙王責備他,他依然如故。趙王大怒,把他召回,派別人代他領兵。匈奴每次來侵犯,新將就出兵交戰,然而都是敗多勝少,趙國損失慘重。趙王只得再次派他去,李牧還是依照原來的辦法辦事,匈奴好幾年一無所獲,但是將士們依然認為李牡膽小,渴望一戰。

李牧認為訓練成果已成,於是挑選精銳,在邊境放出大量牛羊作為誘餌,匈奴派出小股兵力試探,李牧假裝敗走。匈奴大舉入侵,李牧從兩側包抄圍殲匈奴,殲滅匈奴十幾萬人馬。

這次戰役以後的十多年,匈奴不敢再接近趙國邊境上的城邑。

時間追溯到公元前236年,秦國乘趙國與燕國大戰,國內空虛之機,大舉進攻趙國,連下十餘座城池,又趁勢越過太行山,進攻趙國腹地,威脅邯鄲。

趙王急忙調遣抵抗匈奴的李牧南下抗秦。李牧率邊防軍匯合邯鄲守軍,一舉襲佔秦軍大營,俘獲秦軍輜重,又在肥(今河北晉州西)大敗秦軍,秦將率少量親兵逃往燕國,即肥之戰。

次年,秦軍捲土重來,李牧再次率領趙軍打敗了秦軍。蘇洵在《六國論》中寫道:“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李牧兩次大敗秦軍,使得秦王嬴政三年之內不敢再對趙國用兵。

但是也僅僅是三年而已!

公元前230年夏秋兩季,趙國發生特大旱災,隨即發生大饑荒,趙國百姓傳唱歌謠說:“趙人號哭,秦人歡笑,如果不信,看看田裡只長草。”?趙國大旱,國內缺糧,人心浮動。秦國決定第二年再度發動對趙國的大舉進攻。

公元前229年,秦國再次大舉出兵進攻趙國,王翦統率上地士卒,攻下井陘。羌瘣也率羌兵出井陘。楊端和統率河內(今河南新鄉一帶)士卒,分由南北夾擊邯鄲。

攻略趙國。如果讓王翦做主,他會去攻略魏國而不是趙國。已經被打怕了,龜縮在大梁城內的魏軍,遠比趙軍好對付得多。雖說大梁是座雄偉的堅城,存糧也非常的多。可邯鄲難道就容易攻打,當年王齕可是在邯鄲城下,吃了大大的敗仗。

???? 王賁,楊端和,中軍校尉還有一眾高階軍官們足足有二十多人,都聚集在王翦的大帳裡面,看著愁眉不

展的王翦沒有一個人說話。

攻打趙國,誰都知道這塊骨頭有多難啃。甚至大多數秦軍將領都認為,如果李牧在,秦人是難以戰勝趙國的。五年前在宜安和番吾的兩場大敗,仍舊讓秦人記憶猶新。那可是秦人這麼多年來為數不多的慘敗。

???? 王賁動了動嘴唇,可最終什麼都沒有說出來。他能夠站在這裡,是憑本事掙來的,不是因為他是王翦的兒子。不過在這群人當中,他職位最低這個時候無論如何也不該他先張嘴。

???? “將軍,大王名我們進攻趙國。現在李牧當在井陘,恐怕咱們不那麼容易過去!”楊端和還是忍不住說話了。他是麃公手下最為彪悍的將領,這些年來軍功最盛。隱然已經成為,大秦新一代戰將中的將星!

???? “是啊!找你們來就是議一議這件事情,李牧用兵詭異。他把守井陘,咱們想過去還真是不容易。別的不說,就井陘那種山地的地形就極其容易被伏擊。宜陽之敗就是被李牧伏擊,那家夥可是一個伏擊的高手。更何況還出了一個司馬尚,那也是個難纏的角色,聽說還不到三十歲。若是假以時日,恐怕又是一個李牧。”王翦嘆了一口氣說道。

????“既然大王有這道君令,咱們無論如何是要出兵的。只是怎麼個打法,還要上將軍拿主意。只要上將軍一聲令下,我等必將肝腦塗地以報王上的恩德。”說話的是厲梟,他也是麃公一系的將領,不過相比楊端和他卻老成多了。平日裡王翦也最是重視他的意見!沒想到在這個關頭,居然耍起了滑頭。找你們是來商議如何進攻趙國的,不是讓是表忠心。

???? 將軍們紛紛附和,讓王翦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誰也不發表意見,只能說明他們都沒有辦法,或者說他們都不看好伐趙之戰。看起來李牧的陰影已經種在了他們的心裡,未戰先怯這是兵家大忌。得想個什麼辦法,扭轉這種局面不然這仗根本就不用打了。

???? “李牧攔在井陘,咱們不管怎麼繞路都不能繞過去。就算是從山間小路繞過去,那後方的補給就會變得非常脆弱。一旦被李牧掐死了,過去多少人就會被幹掉多少人。”中軍校尉看著地圖,都是多年的老兄弟。自然知道這次戰事的兇險,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眾將一起擬一個奏章上去,申明利害請荊二下令改道攻打魏國。

???? 中軍校尉說完話,軍帳裡面在一次悄無聲息。沒有一個人說話,將軍們要麼垂首看著腳面,研究靴子上的花紋。要麼抬頭望天,琢磨軍帳的頂棚。

??? ?王翦的陰沉著臉掃視著麾下的這些將軍們,大秦一向被稱之為虎狼之師。何況這些傢伙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平日裡都是心高氣傲的主,現在居然被李牧嚇成這副樣子。可見,宜陽之敗給他們帶來的陰影有多大。

???? “既然無人使計,那各營

便準備一下輜重。都是老行伍了,冬日裡行軍作戰都需要些什麼,不用本將軍多囑咐。烈酒,柴碳這些東西都不能少。若是缺了什麼只管去輜重營領取,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一路上可沒有補給!”王翦無奈的下令道。

“財帛動人心。”王翦不得不考慮李斯、尉繚等人提出的離間計了。

孫子有言,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簡單來說,使用間諜有五種,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種間諜同時都使用起來,便敵人莫測高深而無從應付,這是神妙的道理,是國君制勝敵人的法寶。所謂因間,是指利用敵國鄉里的普通人做間諜。所謂內間,是指收買敵國的官吏做間諜。所謂反間,是指收買或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效力。所謂死間,是指故意散佈虛假情況,讓我方間諜知道而傳給敵方。

遼闊的森林、廣袤的田野、無際的草原、高大的山巒、清徹的碧水……本色的自然,竟是如此的美麗而迷人,壯觀而雄渾!

殘垣斷壁般被燒燬的村落,赤黑千里般被焚燬的草場,散滿溝壑般死於戰亂的人畜遺體……這一切的一切不禁讓蒙毅感到了一陣發自內心的劇痛:“無論是秦人,還是趙人,都是華夏的子民啊,何苦這般互相殘殺呢!看來,必須要加快統一的步伐啊,不能再死人了!”

看看身旁的其他人,董柔等鬼谷一脈的人都是一臉的憤慨,顯然是對秦這的暴虐非常的不滿;而一眾秦兵們倒是非常的自然,顯然是他們都早已對這亂世中的慘景習以為常了,說不定他們自己也曾經親自幹過!看著已經變成野狗樂園的戰火遺蹟,蒙毅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管,只是默默的加快了大軍前進的速度,迅速趕往番吾前線。

秦軍用作大量運輸作戰物資的駕車跟戰車的製造工藝差不多,只不過用於運輸的車輛更寬大些也較為粗糙些而已。而且秦軍的系駕方式也非常獨特,他們往往把栓馬的皮帶系在馬匹的肩胛和胸腹處,這樣可以借用馬匹肩胛和胸腹的力量來拉車,既使馬匹快速奔跑時皮帶也不會壓迫住馬匹的喉管。而蒙毅卻依稀記得,在西方一直到八世紀,系駕方式還是用皮帶栓住馬的咽喉來拖車的,結果一旦速度稍快,駕馬就往往因為窒息而促死!想到此,蒙毅不禁暗暗恥笑西方人的所謂先進歷史傳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更讓蒙毅感到驚訝的是:幾乎每輛駕車上的物資都堆得像座小山相似,估計起碼也在一噸左右的重量;再加上車輛和御者的重量,恐怕秦軍正常使用的雙馬拖拉式運輸車正常的拖重大概都在一點五噸左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