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都要活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不管現在是夢是醒,劉協認為,這些王者榮所認為的史實,是夢境。

這就對了,蒙或者醒,有時候不在於你自己,而在於大眾……

“陛下,臣想說,又不知如何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露,應作如是觀……”

王者榮竟然神使鬼差般的說出了這個偈語。

“不管是夢幻泡影,還是一切都是真的,我們都活在其中了!

我們睜眼所見,我們側耳傾聽,我們真實的感受過,疼痛過、迷茫過,興奮過,傷神過……這些在我們的心裡才是真的,我們不必要追究眼前或者過往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

王者榮萬萬沒有想到,這種大哲一般的話,竟然是劉協說出來的!

是啊!

不管眼前浮雲如何,關乎心的東西才是真的!

“在夢裡,一件件一樁樁,全市失去、別離、壓抑和痛苦!

我的夢裡整日大醉,痛不欲生,可我竟然舍不下這條命,在敵人面前卑躬屈膝,強顏歡笑的活著………

我在我的夢中是迷失的,遠沒有現在這樣清醒……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活著……

愛卿啊……不和你扯這個荒誕的夢了!

真正十分可笑,或者說,可能我真的是一個懦夫,我無法面對死亡……

不像現實中的我,現在不得不去死了,倒是坦然的!

說著說著又扯遠了……我之所以說起這個夢,就是因為在夢中,妻兒一個一個都先我而去了,我還得娶了欺我壓我者的女兒,繼續吃飯、睡覺,生兒育女!

可現實中你們都還好好的,這讓我很欣慰!

大漢交在你的手上,對於大漢來說,我已經沒有什麼好給你交代的,你比我高明多了……

你的弟子劉晰,是朕的長子,聰慧過人,也有自己的堅持,這個孩子完全交給你了!愛卿,你看好他,要是做的事情對大漢有利,就好好輔佐之!

要是胡作非為,就換了他!

朕兒子倒是有幾個的!

當然,被流放了的劉瞻這個人,他骨子裡還是想自己做點事情,他認為同是劉氏兒孫、天潢貴胄,他要乾點什麼……

不希望活在任何人的影子下面……單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倒是屬於帝王的性子……

只可惜到了現在,他跟不上你的步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是你的步伐……

所以,你的做法我完全贊成,不過我死之後,還是希望你看著,不要讓劉晰殺他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所以我們今天不說家國、不說大漢、不說太子、皇子,不說對錯……說的都是我一個將死之人的孩子,希望愛卿照顧他們,畢竟頭上頂個金碗的人,腦袋就是容易掉!

我這個做父親的,求你這個天下的大賢能,對於我那些沒有龍鱗的泥鰍,也都適當的照顧一下……”

“這一點您放心吧,陛下!臣保您的子孫衣食無憂、富貴清閒;

如果您的子孫還有雄心做一些事情,這整個世界那麼大,除了大漢這一片土地,可供他們折騰的地兒多了,不是,現在連孫權都佔著那麼大一塊地方再折騰呢嗎……臣對孫權、曹操都沒有趕盡殺絕,更何況對您自己的孩子……

如果誰真的有能力,臣就給他們一片地方去開拓!江山總是自己開拓出來的,才能盡心!”

“好……!”劉協用盡渾身力量居然跪起來,王者榮要扶他躺下,他拒絕了!

居然大禮拜了一下王者榮,“先生大恩大德,無以為報,受我一拜……”

“陛下……”

劉協眼中光澤漸散,嘴角含著一個微笑,這個微笑最終就永遠的留在了他的臉上。

“陛下……”

再也沒有了應答。

王者榮喚進了華佗。

華佗伸手捏一下劉協的脈搏,沉重道:“陛下這些日子,從未開口說話,今天跟殿下說了這麼多,該是迴光返照……陛下現在已經駕崩了……太子殿下您節哀……魏王殿下請您節哀……”

王者榮當然沒有哭的慾望,畢竟劉協又不是自己的親人……

但他也有點不舒服,他也不瞭解自己這種情緒,到底是悲傷還是平靜。

太子劉晰似乎一下子長大了,一絲不苟的整理了一下劉協的遺容,然後宣佈了劉協駕崩的訊息……

太常寺開始按照流治喪……

王者榮發報給邊疆駐軍,令其加強戒備,同時抽一批內地駐軍,增兵邊地……五胡亂華,這四個字在王者榮腦子裡根深蒂固,既然現在自己坐在了這個位置上,就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這時,諸葛亮、龐統等率領群臣上奏,表示國不可一日無君,要求太子劉晰登基稱帝……

王者榮深以為然,就要求劉晰登基……

“這難道不能等到陛下下葬,一切不都有人打理,正常運作嗎……現在的大漢,還講什麼國不可一日無君,一切按照律法和制度走,就能保大漢繁榮昌盛……”

劉晰不錯,也算學到了王者榮的學問,這句話說得王者榮其他的學生,也就是滿殿的大臣深表贊同……

不過,說歸說,登基還是要登的!

“陛下……只有您登基,才能下詔,一切才能合乎禮儀……”諸葛亮講了一堆道理,劉晰不得不依……

劉協的喪事,劉晰從諫如流,辦得並不複雜,眾大臣給的理由是現在天下剛剛統一,百廢待興,此時應該一切從簡,不宜奢華……

在這一點上,王者榮也完全聽從了弟子們的意見……因為從他的觀點來說,一個人死了也就死了,實在沒有必要把整座山都掏空,就為了埋一個人。

和劉晰以及眾位弟子商量劉協的諡號,王者榮的意見是一個“復”字,眾大臣依劉家先例,出一個“孝”。於是,劉協就成漢孝復帝……

而歷史上這位皇帝叫做獻帝……

當然復這個字在歷史上,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因為很多的朝代說完了就完了,基本上沒有什麼人真正意義的復興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