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盈利模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國內的應用軟件,如果要盈利,通常都會附加多種功能。

比如qq不只可以聊天,還附帶了電子郵箱、遊戲大廳、qq寵物、qq錢包、qq秀、qq空間……

搜輸入法也附帶了新聞彈窗、表情包,361安全軟件附帶了遊戲管家、小金庫等等。

還有個更極端的例子就是迅,它最初只是一款下載軟體而已。但現在卻附帶了瀏覽器、播放器、互動社群……

這些附加功能,有些確實能夠方便使用者,有些卻只是為了謀求盈利。這些附加功能,也使得軟體越發的臃腫,不僅佔用了更多資源,而且還嚴重影響使用者體驗。比如搜輸入法的新聞彈窗,不僅佔用記憶體,而且還影響使用者使用。

而在國外,這樣做卻是不行的。

……

一方面,國外的科技產品檔次不一,有非常高高到離譜的玩家定製機,也有二三十年前就被淘汰的老爺貨。

即便是歐美國家,科技發達,民眾收入高,但是對於高新科技的升級換代速度也不是太頻繁。

像英,至今依然有數十萬使用者是看黑白電視的,因為可以少繳有線電視費。而美家庭現在依然有上千萬臺錄影機在使用,即使dvd即使問世了二十多年,連藍光影碟機都要被取代了。

所以,國外的軟體為了爭取更多市場,往往是採用極簡設計,能夠滿足基本功能即可。盡可能減少資源利用,以使得自己的軟體能夠被更多用戶使用。

因此像facebook、snapchat、亞馬遜、谷歌等等,它們的軟件設計都很簡單,介面甚至都有些粗糙。

如果夏天的快客上附加太多功能,造成這款軟體啟動緩慢,操作卡頓,應用體驗不佳,那麼就會被對手有機可趁的。推出使用更加流暢,更加便捷的即時聊天軟體,那麼快客註定就會被逆襲了。

當年美最大的社交網站myspace,之所以會輸給facebook,就是因為myspace允許使用者修改自己的專頁,並且允許使用者上傳音訊、視頻文件,所以導致用戶訪問網頁時,需要載入大量的資訊,導致網頁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開啟,而且操作非常的卡頓。

這才使得facebook憑藉其簡潔地設計,流暢的操作,從myspace搶走了大量的客戶。

……

另一方面,國人的審美與外國人的審美也不一樣。

外國人認為“簡潔就是美”,所以喬布斯上產品發佈會,也就只是穿黑色高領毛衣。而人的審美是比較落後的,不要說中小學生那寬大臃腫的校服,幾十年都不曾改變,即便是參加奧運會,中代表團也是始終如一的“雞蛋西紅柿”。

畢竟國人吃飽飯都沒幾年。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審美也是如此。肚子空空的談審美,根本就是空中樓閣。

再加上中發展速度實在太快,審美都趕不上時代的變化。十年前,非常流行的非主流、火星文,現在再看簡直慘不忍睹。

而歐美國家卻是幾十年如一日,經濟增幅只有百分之二,百分之三,根本不足以推動社會變革,比如紐約第二大道地鐵修了九十年才完工,想重新修太平洋鐵路都不可能,所以歐美國家的時間彷彿凝固了。

也因此,在歐美國家,三十年前、四十年前的流行服裝,拿出來依舊是時尚。因為它的社會變化根本不大,當年流行的,現在依舊是流行的。

但中變化太大了,三十年、四十年前穿得衣服,現在已經不敢再穿出來。比如八零年代舉辦的春晚,無論主持人還是演員,穿得絕對是當時最潮的衣服,但以現在的眼光看依舊是非常土的。

……

既然不能在軟體上附加太多功能,來實現盈利,那麼就只有利用有限的功能,來讓軟體盈利了。

比如廣告,只要開啟通話框,就會在一旁展示廣告。比如遊戲,免費的小遊戲和收費的網絡遊戲,都可以在遊戲大廳內找到。當然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電腦配置,自主選擇是安裝還是不安裝遊戲大廳。當然安裝遊戲大廳,那麼支付功能自然也是必須要新增的。

而電子郵箱、快客空間等不過是新增一個按鍵就可以的,本身並不佔太多資源,所以也是可以新增進去的。加入這些功能之後,快客盈利,基本是沒有問題了。

不過,像這些功能是不能夠一起加的,畢竟使用者的使用體驗還是要保證,所以先慢慢的加,先加入非盈利功能,再加入盈利功能,等使用者逐步適應之後,再變本加厲。

……

快客釋出之後,在運營初期,虧錢虧得很厲害。

像伺服器、頻寬、運維和研發等,樣樣都需要錢,頭一個月,不算之前投資的二十億美元,光是運營費用,就已經達到六千萬美元。

如此驚人的數字,即便是夏天也有些驚訝。沒想到搞這個軟體,這麼費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這也怪他攤子鋪得太大,一下就把攤子鋪遍全球。而想當年,facebook、騰迅等都是從小到大,慢慢發展起來的。一邊發展,一邊融資,一邊擴張,用了幾年時間,才擁有了數千萬的使用者。

夏天現在想一口吃個胖子,自然吃力。

不過這份財報被媒體報道出去之後,讓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望而卻步,卻也是做了一件好事。

因為夏天在投資領域眼光非常獨到,幾乎沒有投資失利一說,所以見他搞即時通信軟件,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準備搞。

但是看到快客虧得如此之慘,不算之前的投資費用,單是運營費用就高達六千萬美元,實在是一個不小的包袱。

而且,當時人們也沒有考慮好即時通信軟件如何盈利,所以面對如此高的成本,如此難得盈利,很多原本有意追隨夏天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打了退堂鼓。

直到四年後,快客用戶數量達到九億,單月盈利超過十二億美元時,所有當時放棄發展即時通信軟件的公司才後悔莫及。

而那時候,他們再推出類似的通信軟件,為時已晚。快客憑藉其累積的知名度,用戶量以及先進的功能,遠遠的將競爭對手甩開,成為全球用戶數量最多的即時通信軟件。

--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紀墨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