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4【三成股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可以收購滾石唱片,不過要確保收購之後,滾石能夠轉危為安,重新煥發生機活力。不然的話,那除了曲庫之外,就沒什麼價值了。”夏天向張愛嘉道。

滾石因為整合不利,而導致內部管理混亂,人心思變,惶惶不安,很多天王級的歌星都要出走,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要知道,這些歌星都是公司的聚寶盆、搖錢樹,每走一個,對公司都是重大損失。如果走得七七八八,那滾石的價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滾石現在之所以陷入混亂,主要就是資源不夠分配,所以你爭我搶,扯皮的厲害。如果夏先生能夠入股,給他們充足的資源,那他們自然不用爭搶了。”張愛嘉分析道,“那公司內部的混亂自然也就可以平息了。

再說,誰都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以夏先生您在娛樂圈的地位,那些歌星想投靠都來不及,又怎麼會想得到跳槽呢?”

……

夏天聽她這麼說,覺得也有些道理。

很多公司內部管理混亂,都是因為爭搶資源的緣故。為了避免內耗,聰明的公司往往都會採用“分而治之”的策略,幫著這些人才半獨立出來,給他們這些人投資,由他們自己去管一攤。

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成了一方諸侯,都管一方的事情,要爭也是跟自己爭,公司內部的紛爭自然也就弱了許多。

如果那人辦事得力,將子公司發展的很好,那麼母公司也能跟著分錢。相反,如果那人經營不當,將子公司折騰垮了,那麼母公司的損失也在可控的範疇內。

像娛樂圈,越來越多影視公司幫自己的藝人成立工作室,讓他們自己做老闆,自己聘請團隊,自己打理自己的演藝事業。避免這些藝人在公司爭來奪去,互相傾軋。

像騰迅、白度、阿里、網易這樣的大公司,為了避免公司內耗,也會成立很多專案,讓每個人各負責一攤。

幹得好,公司獲利;幹不好,損失也不會太大。像搜豿、薇信、白度外賣、網易雲音樂等等,都是這樣誕生出來的。

滾石之前為了避免藝人之間的競爭,所以才幫他們成立子廠牌、工作室,讓他們自己負責自己那一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樣一來,既避免了藝人們為了爭“一姐”、“一哥”而反目,而且也客觀上刺激了藝人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願意更用心的製作專輯,對公司而言自然都是有好處的。

但是現在,滾石又因為要整合資源的關係,將這些子廠牌、工作室都收回來,這可就極大損害了藝人們的權益,也難怪很多藝人都心中不忿,琢磨著要跳槽了。

而他一旦入主滾石,那麼滾石的資源就不缺了,也就不必再跟藝人們搶飯吃。這樣一來,還按之前的模式來走,那這場因整合而引起的風波,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而且張愛嘉說得對,以他在娛樂圈的地位,的確是有大把人投靠他都來不及。如果得知他要入主滾石,相信滾石的歌手應該不會再想跳槽。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

“那好吧,那你幫我談吧,看看他們需要多少錢,如果合適的話,那我就把它買下來。”夏天隨後向張愛嘉說道。

張愛嘉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夏先生,我會幫您去談得。”

……

同張愛嘉聊完之後,夏天回到了王家。

一天之後,張愛嘉向他回報,滾石的高層願意向夏天出讓三成股份,但並不準備出售整個公司。得知這一訊息,夏天是有點失望的,他原本還以為能把滾石一舉拿下呢。

滾石雖然現在的形勢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它依舊是臺灣唱片業的霸主。而且,即便二十年後,滾石唱片垂垂老矣,但是它那龐大的曲庫,依然非常值錢。

滾石舉辦紀念演唱會時,會場依然是座無虛席,每首歌都能夠引發觀眾共鳴。因為它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人的記憶。

所以,滾石唱片很值錢,很有投資的價值。

不過,現在它只想讓出三成股份,這讓夏天多少有點失望。

因為他投資,向來都是喜歡拿到控股權。這一方面能夠將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方便他操縱。

要知道,凡是他投資的專案,全都是大賺特賺錢的。比如智能手機、晶片設計、晶片製造、能源電力等等。既然賺錢,夏天當然希望自己能夠獨享利潤。

而且,很多專案的風險性是很大的,如果夏天不能夠控制的話,那專案隨時可能失敗而賠錢。

比如哥倫比亞影業就是因為他的指點,不僅避免了好幾部容易導致鉅虧的電影,而且還因為投拍了好幾部賺錢的電影,才從窮到要破產搖身一變,成為全好萊塢最賺錢的電影公司的。

滾石唱片現在只出三成股份給他,這就代表著他沒權力對滾石公司內部事務進行干預。說白了,滾石只是希望拿到他的錢,緩解一下現在的危機罷了。等到這個難關過去之後,他依舊會被排斥在滾石之外,跟沒投資其實差不多。

“只讓出三成股份,未免太少了些。”夏天皺著眉頭向張愛嘉道,“起碼也要過半才好。”

“夏先生,請您理解他們的心情。滾石唱片,是他們費了很大力氣才發展到如今的,如果不是實在走投無路,他們又怎麼願意出售呢?”張愛嘉勸夏天道。

滾石唱片從七六年開始創辦,最早是一本音樂雜誌,介紹最新的歐美流行音樂。四年之後,滾石唱片才推出了第一張專輯。

因為當時剛好趕上臺灣民歌風潮,所以滾石唱片推出的新人歌手潘越雲、李麗芬、羅達佑、張愛嘉等一舉爆紅,也讓滾石唱片超越歌林、海山等老牌唱片公司,成為臺灣唱片界的新秀。之後又辛苦經營了十幾年時間,方才有滾石現在的霸業。

如今,雖然是遇到了一點困難,但滾石高層並沒有完全死心,以為只是暫時的坎坷而已,所以他們自然是不願意把公司打包出售的。只是希望能夠引進外資,幫他們渡過眼下的難關。

“那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三成股份就三成股份。”夏天點點頭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紀墨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