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0【清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夏天對表態後悔的影視公司給予了特赦。

但香港電影界還有一批死硬派,或是不滿內地,或是忠於臺灣,就是不肯親近內地。

對於這批死硬派、犟骨頭,夏天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全部進行封殺,趕盡殺絕。

因為如果不把他們趕絕的話,他們就會把所有香港電影人都拖下水。

前世,香港電影圈,絕大部分人可以說都是中立的,並不想涉政,也不想跟內地發生齟齬,只想安安靜靜的拍戲賺錢而已。

但就因為一小撮人上躥下跳,不住地製造對立,才讓內地對香港電影界喪失信心,導致港片錯失進入內地的良機,損失匪淺。

所以夏天為了避免大家夥兒被一小撮別有用心之人牽連,那也只能高舉屠刀了。

……

而趕絕那些死硬派的影視公司,不過只是一個開端而已。

接下來,夏天要做的就是清人了。

死硬派公司好清理,畢竟是在那明擺著的,躲都躲不了。要趕絕它們也容易,只要不給它們演員,不給它們院線,不給它們宣傳,那再好的公司也挺不了幾個月,就得關門。

但是清人就不好清理了。

因為香港娛樂圈人非常多,單單在電影圈打拼的人,沒有十萬也有五萬。這麼多人,誰親近內地,誰親近臺灣,這可不是那麼容易分辨的。嘴

上說著擁護內地的,沒準兒卻是個死硬派;嘴上對內地有所微詞的,可能卻是一位積極的愛國者。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而且很多娛樂圈的人學歷都不高,鉦治敏感度根本不夠,經常有說錯話,表錯態的現象。而要區分他們是故意還是無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要清人,並不輕鬆。

夏天經過考慮之後,決定採用“先教育後管理”、“槍打出頭鳥”、“發現一起懲治一起”的辦法。

首先便是給員工們上課,讓他們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定了規矩之後,再犯,那就槍打出頭鳥。做了錯事,說了錯話,就得受到懲罰。到時候,是雪藏,是封殺還是炒魷魚,根據他所犯的錯誤嚴重性來斷定。

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如此一來,就給他們敲響警鍾,看看誰還敢肆意妄為。

……

夏天隨後便準備在公司內部推行這一做法。

“夏先生,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太嚴苛了?”周梁淑怡聽完後,驚訝的向夏天道。

說實話,夏天所制定的規則,連她這位總經理都未必能遵守得住。比如“不談論涉及內地的鉦治議題”,“不發表與內地有關的負面言論”,“不散播未經證實的涉及內地的謠言”等等。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執行的話,怕是公司沒幾個月,就變得不剩什麼人了。

“這只是我的初步意見而已,可以酌情放寬一下。”夏天點點頭道。

他也知道香港娛樂圈風氣本就如此,畢竟它跟內地分開已近百年,對內地的感情真算不上多深,再加上本身的鉦治敏感性又不高,所以很容易就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如果一開始就規定的如此嚴格,怕是真如周梁淑怡所擔心的,不幾個月,公司就沒有可用之人,全被封殺了。所以一開始,要求的松一點,可以理解。

等人們有普遍意識之後,再慢慢收緊限制,這樣一來,大家既可以比較容易接受,同時也不會影響公司運營。

“嗯,夏先生,一定要施行不可麼,我不覺得情勢嚴峻到這一地步啊?”周梁淑怡又疑惑的問道。

自從冷戰結束之後,現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幾乎都在悶頭發展經濟,夏天卻一味強調鉦治正確,讓她真有點感覺不可思議。

“現在的形勢的確不嚴峻。”夏天點點頭道,“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總要放長遠來看。”

如今經濟發展是第一位的,鉦治正確是第二位的。很多港商、臺商雖然在內地開廠賺錢,但對內地卻沒有絲毫的敬意,反而經常幹些狗皮倒灶的事。

比如臺灣的三笠、年玳、珉視等幾家電視臺,沒短了往大陸銷售偶像劇。但甭管他們藉此賺了多少錢,在它們的電視節目中還是照樣把內地黑得一塌糊塗。

但有那麼一句話,“別看現在跑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國家的自信心提高,民眾的自信心同樣也會提升。

……

就像香港,在七零年代之前,香港經濟還未發展起來,警匪勾結,鉦治黑暗,當時香港民眾也沒有自信,對香港更談不上熱愛。

這種不自信體現在文化娛樂上時,那就是英文歌、國語歌要比粵語歌更受歡迎。當時粵語歌只是一些小調而已,格調低下,言語粗俗,比如《飛哥跌落坑渠》,《七個小矮人》,《荷里活有個大酒店》、《香港靚女多》、《肥婆只雞甩哂毛》等等。

當時的國語片投資也遠比粵語片高,製作更加精良,票房也比較高。事實上,若不是楚原於七三年拍出一部大賣之作《七十二家房客》,粵語片都要從香港消失了。

但從七零年代之後,香港經濟開始騰飛,廉政公署的成立,又令香港警界、政壇的風氣為之一變,香港民眾的信心越來越高,對香港也是越來越熱愛。

於是看粵語片,聽粵語歌,成為人們娛樂的主流,甚至誕生了《鐵塔凌雲》、《獅子山下》、《東方之珠》等愛港歌曲。

中國也是如此,當年經濟還比不上香港、臺灣時,連電視臺主持人都刻意學港臺腔,對香港、臺灣的明星更是崇拜之極。

但是之後,港臺明星在內地娛樂圈的地位大大下降,人氣甚至還不如剛推出來的新人高。這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夏天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不希望自家的員工,在這方面犯錯。

因為一旦犯錯,不要說有多高的人氣,多好的演技,都只有死路一條。

尤其現在,兩地剛剛開始合作,夏天也不希望一粒老鼠屎毀了整鍋湯。

“周太,香港藝人想去臺灣發展時,不會罵臺灣當局,不會罵臺灣民眾吧?香港藝人去美國發展時,不會罵美國總統,罵美國民眾吧?那怎麼到內地發展時,就想開這口呢?!”夏天笑道,“吃人飯就要服人管,這個道理,自古就有。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如果我們不想去內地賺錢,愛怎樣就怎樣。

但是現在內地是我們發展的重心,我們必須得考慮內地的感受。不然的話,我們的合作能愉快麼?”

“我明白了。”周梁淑怡點點頭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紀墨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