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0【大聯盟(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實我也不怪諸位。香港一缺人才,二缺資金,搞不了電腦特效,沒什麼好丟人的。”夏天隨即又幫在座諸位開脫道。

香港沒幾所高科技大學,就算要發展電腦特效技術,也是落到無人可用的地步。而且研發電腦特效技術要投入相當高的成本,像天下動畫公司最近這些年來,單在研發上的投資就高達五億美元。香港沒有一家電影公司,能負擔起這麼高的研發成本。

再者,香港就算研發成功電腦特效技術,那也缺少用武之地。畢竟香港這邊投資的電影,總成本通常不超過一千萬港幣。

而若要採用的電腦特效技術的話,就算只幾個鏡頭,也要花費一兩百萬港幣。有這些錢,足夠請一位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大明星了。

所以在香港發展電腦特效技術,一無人才,二缺資本,三無用武之地。就像是一臺家用車,非要配上跑車的發動機。雖然動力是更足了,但跑不了多少裡,估計就得跑散架了。

“那夏先生,您說我們該怎麼辦?”黃佰鳴不解的問道。

夏天的話前後矛盾,讓他們都無所適從了。

“我的建議是,我們不跟好萊塢爭技術,事實上,就算香港電影再發展一百年,也追不上好萊塢。”夏天微微一笑道。

好萊塢背後站著的是美國,而美國是天選之國,幅員遼闊,地廣人稀,比中國更當得起“地大物博”四個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算有朝一日,中國的經濟追上並超越美國,美國光憑它那豐富的土地、水利、狂戰資源,光發展農業和礦業,都夠養活所有國民的,依然還是世界第一等的強國。而好萊塢有美國做後盾,自然不會衰落到哪裡去。

相比起來,香港電影就算再繁榮,以香港一地的經濟實力也沒可能跟美國相抗衡。更別說,未來的香港經濟也是一言難盡的,那香港電影追趕好萊塢,就更不可能了。事實上,香港電影萎縮之後,甚至連臺灣電影都比不上了。

所以港片因為成本受限,跟好萊塢比技術,比場面,根本就是找錯了方向。

……

“我們香港電影人要做的,就是跟好萊塢比講故事。誰能講最合華人口味的故事,誰才能贏得華語市場。”夏天隨即說道。

香港電影人一度是非常擅長講故事的,《英雄本色》、《秋天的童話》、《殭屍先生》、《倩女幽魂》、《大話西遊》、《警察故事》、《福星高照》、《開心鬼》、《家有喜事》……

這些港片故事性十足,或令人感動流淚,或令人捧腹大笑,或令人緊張不已……幾十年後再看,即使它的特效已經過時,即使它的畫面不算高畫質,但依舊無損它的魅力。

這就是講一個電影講好故事的好處了。有一個好故事的電影,魅力永遠不過時,就像《格林童話》、《伊索寓言》、《西遊記》、《水滸傳》、《莎士比亞全集》等等,儘管故事都有百年乃至千年的歷史,依舊還能不斷的吸引讀者。

相反,特效技術卻可能過時,令電影逐漸失去魅力。

比如八零年代曾蟬聯三年港片票房冠軍的《最佳拍檔》系列,當初主打的就是特效畫面。

新藝城用了大量的電子特技,把電影拍得相當酷炫,在當時吸引了超過一半香港人去觀影,是香港影史上名副其實的最暢銷電影。

但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它因為特效技術的落後,而今的魅力卻是大大衰減了。只剩許貫傑的金剛、麥加的光頭神探以及張愛嘉的男人婆,三人間的插科打諢還值得一看。

……

不過,在面對好萊塢的電腦特效技術大行其道之時,很多香港電影人乃至華語電影人,都失去了分寸。

拋棄了自己最擅長的講故事,而去跟好萊塢拼特效。比如張義謀、陳愷歌、馮曉剛三大導演的爛片連發,徐可的《蜀山》、《龍門飛甲》,許鞍的《封神傳奇》等等。

一味注重特效技術,而忽視最核心的故事,結果導致電影爛得難以形容,不僅輸了票房,更是輸了口碑。

讓觀眾想到國語片,就自動跟“爛片”聯絡在一起,甚至養成了“不看國語片”,“非外語片不看”的觀影習慣,悲哉。

所以現在趁著大家路子沒走偏,夏天想提前給大家糾正一下。

其實講好故事的電影,永遠都會受到觀眾的歡迎。

前世,內地影壇也已經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在故事上下功夫,而不再一味的追求華麗的特效。

比如打破內地票房紀錄的《戰狼2》,內地影人第一次組團打敗港片明星的《風聲》,比如開心麻花團隊推出的喜劇片《驢得水》、《羞羞的鐵拳》、《夏洛特煩惱》,徐錚主導的《囧》系列,姜炆的《讓子彈飛》,寧皓的《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等等。都選擇了迴歸故事本身,而不再一味追求華麗的特效和宏大的場面。

而飽受多年國內爛片轟炸之苦的中國觀眾,也對這些電影紛紛買賬,貢獻出了自己的錢包,讓這些優秀的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這才是華語電影在面對外語片入侵的時候,最應該採用的應對之道。而妄圖跟好萊塢拼技術,拼特效,其實是走入了歧途。

當然不是說電腦特效不好,適當的使用電腦特效技術,不僅有利於電影的拍攝,也能為觀眾提供更好的視覺享受。

但是電腦特效技術只適合當提味的調料,把它當主菜燒來吃,而忽略了正經的食材,那就是捨本逐末,喧賓奪主了。

……

在座眾人用心的聽著。

夏天是香港目前對國際電影形勢瞭解最清楚的人,可以說是高瞻遠矚,視野遠比他們要開闊的多。

而且這兩三年來,他都在美國發展,輕易不回香港。他們想見他一面,都是非常不易的事情。

所以能聆聽他的教誨,以解決他們心中的疑問,對他們而言機會難得,所以誰都沒有走神,安靜的聽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紀墨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