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4【元老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了,廖總,最近我們百腦匯公司還將赴內地考察投資專案,預計投資額將高達兩億港幣以上。”夏天又向廖一元道,“請你幫忙轉告內地的領導,請他們多給予一點幫助。”

“百腦匯電腦公司要在我們投資麼?!好,夏先生您請放心,我們一定好好接待,讓考察團有賓至如歸之感!”廖一元一聽,也欣喜地說道。

他在香港消息靈通,還是聽過百腦匯電腦這個品牌的。知道這是夏天創辦的高新科技公司,雖然才創立不到三年時間,但發展卻非常的迅速,現在已經是市值超過三十億港幣的大公司。

而它出品的百腦匯電腦,也暢銷臺灣、香港、南洋、扶桑、南韓等地,算是亞洲地區非常知名的電腦品牌,不亞於蘋果、惠普、IBM等大品牌。

如果這家公司肯去內地投資建廠的話,那真的是太棒了。

一則這是高新科技產業,是內地的短板,也是內地最希望引進的產業;二則電腦的先進性有目共睹。內地要改革開放,與世界接軌,就必須要推廣電腦。百腦匯電腦現在赴內地市場,正好就能滿足內地的需求;三則這高科技產業投資巨大,能夠很好的提振內地經濟。同時生產出的電腦還可以出口創匯,真的是大好事一件。

“謝謝廖總~”夏天聽他這麼說,也笑著點了點頭。

“哎,不必客氣,是我該謝謝您才對!”廖一元連忙道,隨後又有幾分感慨,“夏先生,要是香港能多幾位像您這樣的愛國港商,不知道有多好呢。”

內地雖然在七零年代末就開始改革開放,招商引資,但回去投資的香港商人卻並不多。現在主力還是像霍鷹東這樣的紅色資本家,但像李家誠、郭得勝、包裕剛、李昭基這樣的富豪,卻還是按兵不動。而因為他們是香港商界的領袖,起表率作用,所以他們不動,其他港商也不動。

相比起來,夏天能夠積極跟內地聯絡,不斷在內地投資,實在是難能可貴。

“放心吧,廖總,香港和內地到底都是中華兒女,一奶同胞,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這份感情沒人能撕裂的了。”夏天笑道,“我想他們現在應該還是對內地有些顧慮,但我相信只要內地繼續深化改革,讓大家看到你們的誠意,我想大家也不會笨到有錢不去賺的。”

“夏先生,你說得非常好呀!”廖一元一聽,笑著說道,“我也希望夏先生旗下的媒體能夠對內地多多報道,方便香港同胞瞭解我們內地。”

“好的,沒有問題。”夏天一口答應道。

見他答應的如此痛快,廖一元也不禁非常高興。

……

掛了電話之後,夏天吩咐劉偉鴻前來,讓他也去準備幾部電影,拿去參加柏林電影節。

所謂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反正都要走一趟,倒不如也把天下影業的電影拿去展映。雖然最後得不到獎,但萬一被片商相中,賣出去也賺錢啊。

“老闆,我們準備哪類電影啊?”劉偉鴻請教道。

天下影業片庫中現在電影超過五十部之多,全部帶去柏林參展當然不可能。因為一部電影複製由四五盤膠片組成,重達近百公斤,不是鬧著玩的。

夏天考慮了一下,隨後說道,“選《胭脂扣》、《刀馬旦》、《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洪熙官》、《喋血雙雄》、《倩女幽魂》等六部電影吧。”

這六部電影有功夫片,有槍戰片,有靈幻片,有文藝片,相信總有一款能夠迎合民眾的口味。

劉偉鴻聽夏天這麼說,點了點頭,“我明白了,老闆,我馬上就去做。”

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及戛納國際電影節,早期創立時都是要求以國家為單位選送電影作品來參展。

但在七零年代末,隨著國際電影大環境的衰退以及獨立製片業的興起,三大影展也不約而同的放寬了電影參展的限制,允許獨立製片公司自己報名參加影展。

另外,三大影業公司都要求參加評選的電影是國際首映。不過這一規定也有很多次破例,像前世張義謀執導的《我的父親母親》、《英雄》、《三槍拍案驚奇》等,都是在國內上映完後,才又拿去國際影展參展的。

夏天帶去柏林的這些電影,都是曾經在香港、臺灣、南洋一帶上映過的,因此是鐵定拿不到獎的了。

不過柏林電影節除了頒獎之外,還是一個非常知名的電影市場。很多國際片商都會在電影節上選購電影,成交量通常都在三億美元以上。對於全世界的電影公司來說,都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狂歡。

……

夏天準備四月份,前往柏林參加電影節。

這次電影節將持續兩週時間,也即是說,他要有半個月時間不在香港。

在這段期間,誰來管理公司,就是一個問題。

夏天考慮之後,決定採用羅馬元老會的形式,將夏樹良、王精、吳語森、劉振偉、元魁、王佳衛、張婉葶、麥當雄、吳思源九人一起列入決策層,由他們共同決定公司的製片計劃。

每個專案都由他們來負責稽核,然後再投票進行表決。如果能獲得半數透過,那電影就有投資的價值。如果票數未過半的話,就發還修改,改好之後再進行表決。

元老會每週聚會一次,每次聚會都將做詳細的會議記錄。缺席過多者,敷衍了事者,眼光昏聵者,都將失去競逐總經理寶座的資格。

夏天之所以採用這種制度,一是因為這些導演最近表現的都非常出色,讓他患上了選擇障礙症,感覺選哪一位都挺合適,不選哪一位又很殘酷,所幸就都選了吧。

二是也想利用這種方式集思廣益,藉助大家的智慧,更好的為公司服務。

想當初,新藝城七怪就是這麼打理公司的,他們一起想劇本,一起選演員,一起搞投資……讓新藝城這家成立只有短短兩年的公司,就成為了香港影壇的第一名,逼得嘉禾、邵氏聯合在一起,才能稍微擋住它的鋒芒。由此可見,這一制度還是有其先進性的。

再加上夏天把老爸夏樹良也選入了。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他老人家坐鎮,夏天心裡也放心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紀墨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