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五年前挖的坑(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電影業是個離不開天才、崇拜天才的地方,天才可以憑一己之力就改變行業的生態。

在好萊塢裡有很多天才,最受人推崇的就是來自遙遠東方的那個china明,以及喬治·盧卡斯、斯蒂文·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當然,在好萊塢裡,還有一個紐西蘭胖子彼得·傑克遜,也被稱之為天才,因為他拍出了令人瘋狂的《指環王》!

199年,為了給自己的新片《罪孽天使》製作特效,紐西蘭導演彼得·傑克遜與好友理查德·泰勒,共同建立了維塔工作室。當時,這家公司只有一部電腦,傑克遜是故事大師,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時喜歡掌控視覺效果;而泰勒和他臭味相投,透過在化妝、佈景和電腦特效上的專業能力幫助他實現這些想法。

以好萊塢的眼光來看,《罪孽天使》只是部小成本電影,但傑克遜和他的維塔搭檔們花小錢辦大事,拍出了一部可以躋身經典的影片,其視覺效果可以讓好萊塢的老手歎為觀止。然而即便如此,在當時,維塔還只不過是家不起眼的小特效公司。

《罪孽天使》的成功,引起了行家的注意,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找上了傑克遜,那就是時代華納傳媒旗下的新線電影公司。

新線的創始人、董事長,老牌製片人羅伯特·沙耶決定把《指環王》拍成三部曲,而且單憑一部成本僅為500萬美元的《罪孽天使》,他就讓彼得·傑克遜執導這套巨片,這真是電影界的一次登月式冒險!更不可思議的是,沙耶居然還同意了傑克遜的種種非份要求,包括影片要在紐西蘭拍攝,特效和後期制作也交給傑克遜的維塔,而不是交給在業內的權威——工業光魔。

也正是羅伯特·沙耶這次的冒險,不但只用900萬美元,就拍出在好萊塢需要至少1億4000萬的佳作,而且讓維塔工作室膨脹成了維塔公司,成為了電影特效業內僅次於光影的存在。可笑的是,五年後維塔成功了,而當初的工業光魔已經成為昨日黃花,被光影特效強行吞併了。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這麼說,羅伯特成就了維塔工作室,維塔工作室也成就了新線公司。正是雙方的完美合作,讓新線公司隱隱有了成為好萊塢新巨頭的氣象,而維塔公司也開始有了挑戰光影特效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指環王》侵權危機的爆發,雙方的合作終於走向了結點。

…………

克利夫頓收購維塔公司的建議,在查理德看來,不過是一個幌子。只要將股份賣給了他們,估計隨之而來的轉手給光影公司,以換取《指環王》侵權案件的庭外和解。

‘嗯’,克利夫頓也抿了口半涼的咖啡,裝作沒聽出查理德的嘲諷之意,推心置腹道:“查理德,只要我們緩過這一陣子,我們公司會立即支付尾款的。我們在一起合作了五年,難道這點信任都沒有嗎?”

“呵呵”,查理德笑了幾聲,繼續嘲弄道:“克利夫頓先生,貴公司連尾款都沒有能力支付,難道還有餘力收購我們公司?”

克利夫頓很討厭這種談話方式,卻又不得不繼續談下去,因為《指環王》的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否則新線公司會招惹上大麻煩。重新花數千萬美元製作,再花幾千萬美元重新宣傳、發行,首先在董事會上就通不過。

“ok,我實話實說吧,我去找過china明,……”

“不可能!”

查理德聽到一半,就失態地尖叫起來,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巧合的事?

“沒什麼不可能的,我看過他七年前的工作筆記,而且還看到了他未拆封的版權郵包。查理德,你覺得按他今日的地位,可能拿這個來騙我們嗎?

你若是不信的話,我可以帶你去找他,也可以陪你一起去智慧財產權保護局,一起拆開那個郵包。”

原以為,這次事件不過是對方使用了卑劣手段,沒想到居然是上帝的捉弄。查理德面如死灰,半天才艱難地抬起頭,看著對面的克利夫頓,不知如何是好。

克利夫頓很有同感,昨天他在孫子明家,也是這種無力感,只不過他掩飾得更好而已。

“查理德,對方肯定用了點手段,這一點我們大家心裡都有數。問題是,那些手段,我們現在別說沒辦法拿到證據,連讓記者去質疑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是啊,這才是讓查理德失態的地方,七年與五年這個對比太可怕了。就象克利夫頓所說的那樣,對方能如此成功,就不可能拿一個可以輕易拆穿的謊言來威脅自己。

等查理德平靜了一些,克利夫頓替他換了杯熱咖啡,無奈道:“我的朋友,剛才的計算結果你也看到了,對於我們新線公司來說,最好的結果莫過於庭外和解,否則公司會遇到大麻煩。”

查理德沒去喝醇香的咖啡,反而咽了口唾沫,艱難道:“對方開出了什麼條件?”

克利夫頓緩緩搖頭,“no,對方什麼也沒說。查理德,如果你是對方,你會提出什麼條件?”

…………

“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不會這樣?”

彼得·傑克遜和老友查理德·泰勒的對話,如同繞口令一樣,卻讓彼得有種天要塌下來的感覺。

這次新線公司遇到如此麻煩,對於自己公司可能會被出賣、犧牲,查理德早有準備。從彼得告訴他可能的事實真相時,他就立即飛來了美國,準備去找以前的生意關係給公司融資,以度過這段困難時期。

然而這不是重點,技術公司的資金歷來不是問題,只要技術上取得領先了,就會有大量的投資者揮舞著支票主動上門幫助,重點是彼得的天才靈感!

維塔公司非常象光影·光魔特效,彼得的作用就象是詹姆斯+盧卡斯,他是整個公司的大腦,負責提供各種想法、創意;其他人則幫他實現那些偉大的想法,在這個實現的過程中,使公司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咕嚕姆’與‘咕嚕’的雷同,不但被證明是上帝的誤會,而且表明維塔公司苦心鑽研出的表情捕捉技術,根本不是他們所獨有的,而且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被人家超越。更為糟糕的是光影特效公司開始要扼殺競爭對手了,這次的事件僅是一個開始。

如果不將公司賣給他們,未來的後招將是源源不斷的,而且是讓人防不勝防的,因為對方至少有三個不弱於彼得,甚至比他還天才的天才——china明、盧卡斯、詹姆斯。

也不知過了多久,腦子發漲的查理德·泰勒起身,開啟陽臺上的窗戶,讓清涼的夜風吹進煙霧瀰漫的客廳,無奈地看著垂頭喪氣的彼得·傑克遜。

彼得不僅僅是個導演,想將他的想法搬上大銀幕,而且還是一個夢想家,想創造象光影·光魔那樣的奇蹟。否則不會剛有點小名聲,就要求新線公司將《指環王》的特效交給,五年前那個作坊一樣的維塔工作室。

如果接受克利夫頓的建議,將公司的控股權交出去,大家辛辛苦苦建立的維塔,就成了光影特效的附庸,再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傳奇了!

可是,不答應克利夫頓的逼迫行嗎?

為了《指環王》的拍攝,維塔公司招聘了大量人手,製作了無數的道具、服裝、佈景、模型、雕塑,那些都是用於三部曲而非兩部曲的。如果對方取消第三部的合作,不但公司將面臨大量虧損,只留下一堆毫無用處的垃圾,而且會被逼得大量裁員,將那些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送入光影特效。(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