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只花十幾年時間,就從一個家境貧寒的大學生,爬到了副廳級實職,哪怕就是在天子腳下的那些中央部委,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了。
在他的那些同僚眼裡,張濤憑的是運氣,靠著幾個富豪同學給他拉投資、掙政績,才能火箭式的向上爬。可在他的領導眼裡,這年輕人成熟穩重、辦事穩妥,不但對各種社會問題有他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這年輕人乾淨。
混官場的人,只要不在錢和女人的事上亂來,就是一個非常乾淨的人。如果這人還有不錯的能力,能為自己掙政績,領導們用起來就更放心。當領導的嘛,不缺人送、也不缺人拍馬屁,只缺得力手下幫自己撈政績。
當然,張濤也不是道德君子,他對領導只跑不送,那是因為有人幫他送了;他不貪財,那是因為他老婆是漢華電子的創業元老,光憑手裡的股份分紅,也夠他家過著富足的生活。對於孫子明他們這個小集團來說,走官場的就好好往上爬,別的事少操閒心,等他們成了一方諸侯時,再來回報大家也不遲。
……
十一年前,張濤一畢業就結婚,他老婆盧慧拿著孫子明他們一夥人送的幾十萬份子錢,瞞著老公在徐家彙買下一幢舊式花園洋房,再拿著房子找張濤在銀行的同學,高估房價抵押貸款去胡衛國還沒開張的廠子裡入股,可見這個精明的上海女人膽略、商業頭腦如何。幸好那個時候,孫子明和楊國忠他們已經闖出名號了,張濤知道老婆的膽大妄為後才沒嚇破膽,安慰自己:萬一投資失敗了,還有兩好朋友能拉自己一把,不至於被銀行逼死。
十年時間下來,當初的房子值多少錢不說,單在漢華電子的股份都價值數億,而且還在迅速增值中。按說盧慧有如此本事,應該在商場上繼續發展吧?可人家就不,等漢華電子開始走上正軌後,盧慧抽身而退回家當賢妻良母,讓她老公在官場上全力往上爬。
也正是有這樣的賢內助,張濤才能不象其他人樣操心家裡的事,將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事事都幹得漂亮,讓領導們對他讚不絕口,有提拔機會時都優先考慮他。
所以,每次孫子明來張濤家吃飯,他總要先敬這位當初棒喝自己的老友一杯。哪怕今天他正有事求胡衛國,也先敬了孫子明再說。
等兩人幹了一杯,張濤剛想把兩酒杯滿上,胡衛國搶先拿起酒瓶倒酒,抱歉道:“張濤,事情有變化了。我們跟新加坡的新科電子達成了合作意向,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新的手機生產線會放到蘇州去。那邊有從ic設計、晶片製造到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這對於我們來說,能節省大量的成本。”
‘呵呵’,張濤笑了幾聲,小聲道:“早預料到了,現在上海的工人工資這麼高,你們要是還不挪窩,那才是不正常呢。鄭副市長是剛來,不太瞭解情況,才想抓我的冤大頭。沒事的,我找機會解釋一下,他不會為難我的。”
胡衛國仔細看了看張濤,見他不象是說場面話,這才調侃道:“喲,落實領導指示不過夜的張書記,也會跟領導耍花招了?”
“領導?”
張濤訕笑起來,混官場就是混圈子,最忌諱的就是站錯隊,自己一個本地人,怎麼會輕易加入鄭副市長的陣營?再說,自己的級別差不多了,得想辦法離開大上海,到外地去任職。要是還留在這,做出再多成績來,也很難再往上走了。
孫子明他們都正色了,“有眉目了嗎?”
“嘿嘿,上面有意抽調一批幹部去中西部任職,級別上可以提半級,我想去試一試。”
這倒是個機會,在上海就是幹出花來,也顯不出多少能耐。要是到窮困地區,或許一個大專案就能讓一個地區的gdp增長百分之幾十。
“子明,這事你得幫我個忙。”
“說”
張濤壓低聲音道:“市委姜副書記的外甥,考上了經世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我聽說你們與耶魯、哈佛都有交流,能不能幫我把他交流過去?”
這是小事,基金會都是自己掏錢建的,照顧個把人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叫什麼?什麼專業?”
“王平,福州人,也是我們燕大畢業的,學網路的,聽說還是經世大學官網的負責人。”
想起來了,孫子明想起了那個黝黑、精瘦的年輕人,連聲答應道:“嗯,我認識他。那小子很有當記者的天分,到時候我安排他到espn找個兼職,看他有沒有興趣留在美國。”
說完張濤的事,孫子明接著說自己的事。上次張金海說的話沒有錯,教育基金既然能給經世大學的學生助學貸款,那自己會里的年輕人更要給了。不就是成績稍差一點,大不了先在國內讀一年預科嘛,以後那些年輕人有了出息,保證比內地的孩子更知道感恩!
一個組織要發展壯大,就一定要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內外有別就最容易讓組織裡的成員有自豪感和榮譽感。哈佛、耶魯那些世界級名校,對校友的後代都會優先錄取,就是為了增加自己學校的學生,對母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等孫子明說完,張濤非常怪異地看著他,戲謔道:“你現在是大英帝國的公民了?”
孫子明覺得莫名其妙,難道這事還另有原因?
這事還真有另有蹊蹺,要不說什麼叫天朝風範呢?
外國學生申請中國大陸高校,只要提供高中成績、有效護照並透過漢語水平考試即可,部分高校雖有自主命題考試,但難度都很低。換句話說,只要漢語水平過得去,高中成績不是太差,外國的學生都可以申請來內地高校留學。
上海人是最精明的,也最會鑽空子的,張濤仔細回憶了下,可就是想不起具體的事來了,連忙叫在房間裡守著孩子做作業的盧慧。
“阿慧,你上次跟我說的是誰來著?就是那個先移民到加拿大,然後回國念復旦的那個。”
從孩子房間裡出來的盧慧回憶了一下,肯定道:“閘北區建委鍾主任的女兒,中銳國際幫忙辦的移民。這個中銳國際在國內很有名,很多官員的子女都透過它移民的,好象移民加拿大只要交五十萬。”
三哥笑了笑,在孫子明耳邊,用湘西土話小聲道:“中銳國際就是山林他們透過離岸公司建的,專門用來幹這些破事的。放心吧,那倆傢伙精著呢,沒人能抓到把柄的。現在閘北區正在搞棚戶改造,那可是塊大肥肉,胡山林能放過?今天上門的鄭副市長,正好是分管這一塊的。等著吧,胡山林那家夥肯定會來找你的!”
孫子明皺起了眉頭,當初成立廣廈集團時,自己就勸告過他倆,讓他們不要官商勾結,沒想到他們最終還是走上了官商勾結的路,而且走得還這麼有技巧。
資本的貪婪啊,只要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何況是暴利的房地產業?
不過,既然人家抓不住把柄,孫子明也懶得操那閒心,將話題扯回了留學的事上。
“照你們這麼說,我們那些海外華裔,可以自由地回國深造?”
這事盧慧最清楚,她那個圈子裡相當一部分孩子,學習成績差得一塌糊塗,別說考國外的名校,出去兩三年連外語都差強人意,最後還是轉回國內來讀書。
“回國當然是沒問題,進名牌大學也簡單,可學費不是一般的貴啊。港澳臺學生的費用和大陸學生費用一樣,每年只要三千來塊錢,外國留學生好象要四萬出頭。”
明白了,打的旗號是天朝風範,其實還是掙錢第一。還是國人聰明,會變通啊!
不過,如果自己手下那幫孩子回國唸書,得跟外國人一樣交納高昂的學費,那不是把他們當外人看嗎?
“子明,這就不好辦了。要是跟港澳臺的學生一樣,每年交個三千塊的學費,那些學校哪有動力啊?”
這也是,沒有經濟利益,誰願意白乾啊?要不是港澳臺地區和內地是同一個國家,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才一視同仁,估計那些官老爺也會要求他們一年交四五萬,雖然人家不稀罕來內地上學。
胡衛國也幫想了一陣,猶豫道:“子明,我建議在印尼的大學裡也捐點款,最好是也辦個類似經世大學樣的華人普通高校,專門向普通學生提供更好的職業教育。天資出眾的學生畢竟數量不多,以後能走向科研之路的就更少了。”
這倒也是個辦法,名牌大學提供的是精英教育,而印尼那些華裔青年最需要的,其實只是普世教育裡的職業教育而已。從國內招一批老師過去,辦一所大型職業學院,估計就能滿足幾十萬會員的孩子們學個一技之長了。
至於那些天資出眾的學生,完全可以申請進入經世大學深造,大學本來就面向海外招生,獎學金方面和國內的學生是一樣的。
“嗯,這倒是個辦法,我等下去跟那兩傢伙商量一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