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常春彩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常春彩晶,一家剛剛成立的中外合資公司,目前還只有一個框架。

這是三井物產四處聯絡成立的一家公司,目前承諾入股方有三井物產、丸紅商事、三洋電機、ibm、東之和dti。

dti也是一家能生產cpu的企業,原本是東之與ibm合資成立的,當初只是生產筆記本專用的cpu。

不過cpu相關技術,已經被兩家企業分了,目前ibm佔據了大頭。也正是這個企業的轉型,未來東之的筆記本業務才會持續下滑,利潤率降低太多了。

兩家企業都想將dti的資產做到利益最大化,於是打算將其一些技術和生產線直接賣掉,找了半天,找到了在全球人脈極廣的三井物產,希望藉助對方的渠道,將一些貶值資產賣掉,或者變成增值資產。

三井物產是全球頂級財團三井財團旗下的,客戶囊括了全球五百強中大部分的企業。他們很多投資,都是奔著遠期利益努力的,這次選擇跟華夏的企業合作,也是為了遠期利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用華夏和島國市場圍剿南韓的液晶面板市場,阻止南韓企業發展起來。

只可惜三井物產等幾家企業都不願意投資太多錢,他們想要拿出來的是技術和淘汰的生產線,希望華夏方面出一大筆現金。

恰好華夏方面也希望能夠控股,不想這家合資企業,變成島國公司在內地圈錢的工廠,可是常春這邊拿不出來錢。

而上頭的九五計劃中,並不包括電子行業,所以也沒有這筆預算,也不會給撥款投資,畢竟常春方面要的資金太多了,說是第一期就要十個億rmb。

看起來這個是不多,智多星集團衡量要做一個夠規模的液晶企業,預算要十個億美元呢。

但是原材料、輔料等,都要從東之、三洋等公司採購,這完全就是一個生產工廠,利潤的大頭被島國公司賺走了。

可這對常春來說,也是一次絕佳的機會,隔壁冰城有智多星集團的子公司,再往北有智多星集團總部,連想集團、金遠見,還有許多電子公司。

常春這邊呢,沒有一家像樣的電子公司。看看人家智多星集團,市值都奔著一百九十億美元去了,說是明年一定能超過兩百億美元,可見電子行業的市場有多大。

他們將這個作為了本年度全省的重點項目,也是九五重點工程。為此政斧也節衣縮食,希望能有資金運作這個專案,但還是差了很多。

這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計劃,咱們沒錢,可以上市募資啊。弄一家空殼公司,將資產注入其中,然後發行個一億股,一股十塊錢,不就有十個億的資金了?

你看人家智多星集團,一股三十美元,還不是有許多人搶著買?人家發行的數量據說有兩億股呢,咱們只要一半的量,價格也便宜那麼多,肯定有人買。

常春這邊除了常春電子要投資之外,政斧還特意弄了一家叫做通海高科的公司,對外釋出了公告。

此時劉傳志的手裡,就有這麼一份公告內容。

總投資預計13.2億rmb,投產之後,年銷售額將達到14.4億rmb,利潤2.9億rmb?

這特麼利潤率都超過百分之二十了,這不是扯淡麼!

沒錯,此時的液晶廠商,確實有很多能達到百分之二十利潤的,可那都是島國的企業,人家技術好,生產成本低,銷量高,早幾年島國在液晶的全球市場中,份額一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四!

就算是現在,也超過了百分之六十,島國做這個的企業有十幾家,其中很多還都是世界五百強的。

常春彩晶拿到的是二手生產線,即使技術上並不落後,可是號稱能生產5到16.1寸的所有規格液晶,實際上生產線只能生產10.4和16.1兩種,想要生產其他的,還要訂購新的生產線。

而這兩種,也主要是針對膝上型電腦、監控顯示器的,上面說什麼掌上電腦、可視電話、衛星定位、車載液晶屏幕等,在國內都沒有幾家企業生產相關產品,又怎麼會訂購你的液晶面板?

拿到國外去賣,一點競爭力都沒有。

“元青,你看看這個公告,覺得這家公司值得投資嗎?”

副總裁楊元青接過資料,很快皺起眉頭:“董事長,這個上面寫的資料不太對勁,他們不可能有這麼高的利潤。”

“而且他們現在的資金規模極低,怎麼弄到這麼多錢?募股上市,他們準備發行百分之百的流通股嗎?”

“所以你認為這家公司募股肯定會失敗?”劉傳志笑呵呵的問道。

“肯定。在我們內地上市,要求一定的營業收入,要求利潤,還要求股東數量等等,他們這個發行量和擬定價就不可能過審。”

這企業上市就會變成高風險的,完全就是圈錢,如果這樣的也能過審,那華夏上市企業能翻十倍,股市很快就是一片綠。

“那你認為他們的技術值得投資嗎?”

“這個,好像還可以。國內對lcd技術研究中,一個是常春的電子研究所,一個是漢口的電子研究所,之前咱們也接觸過,可是他們要的資金太多,咱們投資不起。”

“這次也是一樣,十個億rmb只是起步,我們總要投入一些研發費用,要讓液晶面板的螢幕變得更大,這些技術都沒有,原材料國內也沒有,需要進口,我們公司現在的資金不夠。”

如果只是參股,沒有話語權,交給常春彩晶那幫人,肯定是被坑了。他們對於產品的應用前景認識不足,對技術的發展認識也不足,現在生產那兩種規格的,不出幾年就會陷入虧損。

“如果還有一個大股東呢?這個大股東資金更加充足,我們作為二股東,聯手掌控董事會,你覺得可行嗎?”

“還有一個大股東,能相信嗎?如果我們被對方耍了,那公司的對外擴張的腳步肯定要延緩,咱們今年可是在全國佈局直營門店呢。”楊元青提醒道。

“我相信他,你也會相信的,因為這家公司是智多星集團,是他們總裁章楊親自來找我談的。”

“既然你也覺得可行,那麼明天開董事會,我們會上表決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窮四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