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傳媒大亨的野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事實上,也正如凱瑟琳想象的那樣。

“雲系統是一個很好的東西,他在能夠不影響人們看電視的情況下,讓人們更加的享受到互聯生活給他們帶來的便利。我認為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並不應該僅僅只是放置在美國而已。”

兩人的話題說著說著,便說道了正題上。

默多克的一句話,便已經讓凱瑟琳明白了對方究竟是想要什麼。

“雲系統的確是好東西,但是投入的成本不可謂不大,沒有1.5個億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拿下。”

雖然雲系統才上市沒有多少時間,但是距離當初超級計算機開發出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不短的一段時間,因為已經是產業化和規模化的生產了,所以現在的超級計算機的價格便得到了大量的降低,雖然現在已經不再是2億的售價了,但是就利潤而言,是一點都沒有減少的。

事實上就對外而言,現在的超級計算機也是需要兩個億才能拿到手的,只不過凱瑟琳為了方便雲系統的發展,所以只要是購買了雲系統的機器,價格便都是1.5個億。也正是因為價格低了不少,讓不少人都覺得佔了便宜,所以銷量還算不錯。事實上凱瑟琳銷售的超級計算機之中,作為雲系統伺服器的銀河超級計算便佔了其中的一半的份額。

默多克皺了皺眉頭。

雖然默多克並不是拿不出這麼多錢,但是在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他還是有些遲疑。

要知道,在不遠的將來,默多克收購哈特.漢克斯報系三家報紙,也只是用了不到2000萬美元而已,後來默多克自己辦的報紙,也只是花費了1300萬美元。

但是默多克並不打算放棄,正如美國一樣,英國的電視產業也在發展,而且歐洲的發展還滯後於美國,雖然戰後重建不錯,但是歐洲還不能夠達到美國的水準,而且歐洲因為蘇聯的關係,所以財政上很多的開支都是福利開支。

所以這個時候,是發展英國、或者說整個歐洲的電視傳媒的最佳時刻。

“這樣的價格太高昂了,放在整個歐洲,也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得起——並不是每個人都如同你們美國人這樣財大氣粗的。”

這一點凱瑟琳就不同意了:“但是您必須要注意到,雲系統本身所能夠帶來的利潤是多麼的偉大。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回本便只要四五年的時間而已,而且因為電視網和雲系統的使用者一直處於增長階段,所以這其中的利潤不言而喻。而且我想您也知道,這個產業鏈所能夠帶來的,並不僅僅只是利潤而已,更多的,是藉助這個平臺產生的社會影響力,而就這影響力本身而言,這甚至比那些利潤更加的重要。”

凱瑟琳說的這句話,是針對默克多說的。

默克多在未來的時候,掌控了一系列的各類的媒體,擁有了很大的話語權,和英國政府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很多人的小辮子也在默克多手中被揪著。

凱瑟琳甚至惡意的猜想過,是不是就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默多克的帝國才一直持續到未來而沒有被拆分……好吧,事實上凱瑟琳在自家的公司上面,有一部分也是參考了默多克的管理手段的。

而那邊的默多克這時候,卻沉默了一下。

正如凱瑟琳所想的那樣,默多克的野心並不僅僅只是在報紙之上而已。

事實上,就在60年代的時候,他就取得了阿德萊德TV-9電視臺的經營權。默多克和南方電視有線得到了第九頻道。

而在不遠的未來,當20世紀福克斯公司陷入困境的時候,默多克又會高價買下股票。同時,他還藉此收購都市媒體公司的7家電視臺,組建了福克斯電視公司,為此,他甚至還賣掉了《鄉村之聲報》和《太陽時報》。然而,美國法律規定非美國公民不得同時擁有報社和電視臺。為了籌建自己的電視網,默多克不得不加入美國國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默克多在籌建自己的電視網的時候,他甚至不惜改換國籍,這種典型的資本家便是向著金錢看齊的。

凱瑟琳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她很有信心自己的雲系統能夠在默克多的手上買一個好價錢。

如果默克多真的要組建一個以雲系統為首的電視網路的話,一臺機器怎麼夠呢?

怎麼說,至少也需要8到10臺才能夠覆蓋歐洲吧?

不過默多克的主戰場現在還是英國,所以暫時有一臺或者兩臺,似乎便已經足夠了。

就如凱瑟琳在盤算對方一樣,默多克也在思考怎麼樣才能讓對方鬆口。

雖然不知道超級計算機的成本究竟是多少,但是默多克也知道,這其中的成本絕對沒有售價那樣的巨大。這一點從Intel在一開始的時候籌建北美計算機中心的事情便可以看得出來。

雖然現在有著聯邦政府的支援,但是默多克早就查到了,在一開始的時候,Intel是自己在籌備這個計劃的。

換句話說,那些超級計算機叢集,在一開始的時候,便是Intel自己計算好準備全部自掏腰包的。

而這個時候,聯邦政府找上了門來,於是被凱瑟琳當冤大頭,狠狠的坑了一把,硬生生的將總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一還多。

默克多對於雲系統是志在必得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早在一開始的時候,默多克便研究過美國現在的新式傳媒的現狀。

現在的美國的電視網路正在形成以雲系統為中心的媒體平臺,原本的電視網路雖然還有人不死心,但是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將其拋棄。虧一點沒有關係,儘早擺脫那種狀況,才能更快的賺錢。

一個優秀團隊的好處便在於此,或許有時候大家會扯皮,但是這樣的團隊很少會做出過激的判斷,他們不會死扛到底,也不會一路沙發果斷,這些人喜歡穩妥的賺錢。

也許這樣的團隊不能如同凱瑟琳這樣,又或者是facebook那樣果決的取得成功,但是這樣的企業能夠依賴時間的行進來發展自己,一步一趨,然後逐漸成為世界的主流和大流。

這樣的王國,也不會因為創造者的離世而分崩離析——這其中反面典型,便是曾經大名鼎鼎的王安電腦公司了。

雖然有很多人不忍,但是雲系統明顯將比以前更能夠給他們帶來利潤,在利益的驅使下,更新換代便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全美的網路都在朝著雲系統的方向而發展,可以說,不需要十年的時間,整個美國的電視網路,將會全部變成雲系統網路。

試問在這種情況之下,作為傳媒業的大亨,默多克又怎麼能夠看不到這一點?

而且,網際網路能夠帶來的價值也是巨大的,這一點,默多克也是看得到的。

要說默多克不眼紅,那也是不可能的。

無論是雲系統,還是網際網路,這些都是賺錢的大頭。

即便是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的60年代,英國所引發的一場風暴之中,默多克很顯然便看到了網際網路在這其中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在美國,去年所發生的民兵槍擊案,默多克也發現了網際網路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

之後,默多克特地的學會了如何上網,然後在Internet上面衝浪。

那種如同爆發般的諮詢讓人深深的著迷了進去,網際網路就如同是大海中的漩渦,只要一不小心的接觸到了漩渦的邊緣,便會被漩渦慢慢的吞噬。更可怕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僅不會害怕,甚至還會著迷。

“總有一天,網際網路會成為如同人們用電燈那樣平常的事情,網際網路總有一天,會完全變成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是默多克在美國網際網路上留下的自己的感慨。

只是默多克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句名言,將會在20年後,將會出現在大學的網際網路教科書上,而且也被人反覆提及……不過在這之中,默多克最在意的,還是在網際網路上幾個網站中瀏覽得出的結論。

網際網路很強大,這是毫無疑問的。

而在網際網路上引導言論的這些人,則更是可怕。

在被譽為“美利堅的良心”的迪凱社群,這個掛牌“理性寬容、客觀公正”的門戶網上,總是能夠看到大量的極端發言和主觀臆斷,還有著不少對於聯邦政府和美國的嘲諷。

作為在傳媒界打拼了多年的默多克,自然能夠看出這其中的貓膩,很快,默多克便分析出了,在這樣的網站之中,有不少人,都是負責引導輿論的槍手,這些人的存在,便就是為了黑美國、黑聯邦政府。

起初默多克覺得很奇怪,但是在聽說這個網站有民.主黨在背後支援,他便不再懷疑了。

玩弄世間的潮流,掌控世界的變化,讓全世界都聽到自己的聲音,這便是網際網路的力量。

默多克便是想要藉助雲系統、藉助網際網路,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