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金陵城中。

四月的天氣依舊有些清涼,初夏的雨水連綿不絕,更是讓空氣顯得極為清新。

馬殷將治所遷移到邵州去,並且迅速出兵向西南發起進攻的訊息,在短短時間內就被傳到了楊渥這裡。

華蓋殿中,眾人迅速商議著,是不是要趁現在馬殷兵力分散之機,再次出兵攻打潭州。

“馬殷的目的其實很明顯,他在經歷了上次的大敗之後,應該已經意識到了光憑他的實力是無法與我軍對抗的,若是繼續堅守潭州,等到將來我軍大舉進攻,他遲早將抵擋不住,唯有覆滅一途!”

“所以他這是未雨綢繆,準備尋找出路!”高勖作為眾臣之首,率先出言道。

西南之地,又被稱為五溪蠻,或者武陵蠻,因其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

這個地區的蠻夷極為有名,三國時期的蠻王沙摩柯就是出自這裡。

到了這個時代,當地的蠻夷數量絲毫沒有減少,即便到了後世其開發程度依舊很低,在宋朝、明朝等時候,依舊是朝廷的大患。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五溪蠻在後世屬於湖南的西部和貴州的一部地區,而這片地區再往西邊去,就是在唐朝時期南詔國的基礎上建立的大長和。

往南的話,則是目前尚未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交趾。

這兩處地區,在這個時代同樣都是標準的蠻夷之地,即便打下來也沒有什麼油水,反而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

不過對於馬殷想要想要向西南方向發展勢力,朝中眾臣依舊抱有很大的警惕之心。

“大王,若是真的讓馬殷在那些地方立足下來,我國再想將其剿滅就有些困難了,將來馬殷難免成為我國的大患。所以臣以為,不如現在就出兵進攻,以牽制馬殷的兵力,防止他進一步擴張勢力!”兵部尚書劉威站出來提議道。

楊渥聽了不置可否的道:“嗯,其他人都是什麼意見,不妨都說說看!”

他一邊說著,一邊打了個哈切,似乎昨晚沒有休息好一般。

事實上他這些天的確是沒有休息好,或者說有些縱.欲過度了。

前些日子他陸續納了三個妾室,總算平息了他母親史夫人的接連催促,並且將後.宮逐漸充實起來。

不過楊渥到底是年輕人,如今又登上了吳國王之位,成為天下間有數的幾人之一,再加上之前幾年四處征戰的軍營生活,如今一鬆懈下來,心中不可避免就有了一些懈怠享樂之意。

這三個新納的妾室都是出生於小戶人家,其中兩個的家中父母之前都是在吳王府中擔任小官;剩下一個的家中只有一個哥哥在,乃是一個讀書人,如今準備考進士。

這次納妾之所以沒有選擇那些勳貴,一來是不想有太強的外戚存在,有一個周夢潔的周家就已經足夠了;二來則是為了保證周夢潔和長子楊炯的地位。

沒有勳貴人家摻雜在後面撐腰,這些出身小門小戶的姑娘,想要威脅到周夢潔他們母子的地位就要難多了。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這三個新納的妾室都是符合楊渥審美標準的美女,而且還讀過書,知書達禮,因此受到楊渥的青睞。

當然,雖說這幾天有些懈怠之意,但這這只是暫時的,楊渥還沒有忘記自己的雄心抱負,同樣沒有忘記李存勖等一個個前期勵精圖治,後期因為享樂而滅亡的例子。

他只是想暫時放鬆一下而已,過了這幾天應該就會再次振作起來。

此時,高勖等人看到楊渥臉上的疲倦之色,不由得有些擔憂,當然這種事情他們做臣子的也不好多勸。

“大王,臣以為現在就出兵只怕有些不好辦,我軍剛剛將主力調集到吉州、撫州一線,如今對福建王審知的攻勢同樣在做準備,貿然改變之前的計劃只怕有不妥!”李承嗣卻是持有不同的意見。

前些日子楊渥將自己的底線和條件明確告訴王審知的使者後,便讓其使者立即返回福州,如今雖然還沒有新的訊息傳來,不過進攻福建的各種準備卻沒有停下。

“臣以為,福建那邊遲早都是我國的,王審知軍力孱弱,而且如今又有了投降之意,大王不妨先將福建放一放,看透過談判能否勸說王審知投降;如今馬殷有向西南發展的企圖,這才是我國的大患,應該及早將其撲滅!”劉威向楊渥拱手行禮,卻是堅持著自己的意見。

雖說他的兒子因為搶功導致兵敗的緣故,被楊渥調到廂軍之中,算是基本失去了前途,但劉威對此卻沒有在意,平時該如何就如何,彷彿絲毫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一開始,楊渥還以為這是因為劉威擔心他猜忌,所以故意如此;但時間長了,加上對劉威的瞭解更多了之後,楊渥才發現自己錯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威的本性就是一個非常豁達的人,當初他和陶雅同時被調到北方去擔任巡撫,陶雅最初心中還有許多不滿之意,但劉威卻自始至終都神色自若,並不在意自己權位的得與失。

知道這些之後,楊渥更加感慨追隨楊行密的這些老臣,的確都是有過人之處的。

“?以臣之見,讓馬殷去開拓西南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在這時,嚴可求卻是突然說道。

眾人當即就來了興趣,連忙向他詢問。

嚴可求道:“大王,西南之地,蠻夷橫行,所依賴的不過當地的道路艱險,真要正面交戰,絕非楚軍敵手,更非我軍敵手!而等到將來南方一統之後,對於西南蠻夷,我軍不可避免的需要將其消滅。既然如此,何不等馬殷先行將那裡開發出來?”

“你是說,讓馬殷為我們開路,而我們就跟在後面撿便宜?”周隱非常直白的將其意思問了出來:“可是楚軍的軍力本來就較強,若是再被他奪取了西南之地,有了更大的地利之便,豈不是實力還要進一步擴張了?”

“這可未必!馬殷不管怎麼說也是中原人士,包括他的部眾同樣是如此。他在湖南之地為什麼能站穩腳跟並且迅速發展壯大?無非就是潭州等地區開發得早,百姓能夠認可馬殷為湖南之主。”

“但他到了辰州等地,當地的蠻夷難道也會認可他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些蠻人的酋長,之所以麾下有那麼多兵力,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受到認可的酋長;但馬殷到了那裡,卻無法受到認可,只怕他非但不能從蠻人中補充兵力,反而還要時刻提防著蠻人作亂,想要擴充實力,在短時間內卻是妄想!”

眾人聽了不由得點頭,西南之地與馬殷原本在湖南的地盤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當地百姓不同。

馬殷奪取湖南後能夠迅速擴充實力,但奪取西南蠻夷之地後顯然不能。

嚴可求接著道:“所以馬殷奪取西南之地,最多是多了一個退路而已。將來我軍只要將潭州、邵州等馬殷原本的土地奪取過來,那麼馬殷剩下的地盤就不足以供應太多的軍隊,自然無法威脅到我國。”

“當然,臣之所以覺得不必為馬殷向西南發展感到擔心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馬殷如今已經老了,而他的幾個兒子嘛,聽說各個都是眼高手低的無能之輩,而且他們還相互爭權奪利,如今馬殷還在時或許不會有什麼問題,將來只怕就難說了。”嚴可求最後笑道。

楊渥聽了不由得心中一動,不過隨之又有些失望。

在這個時代,許多藩鎮的建立者,一般都擁有較高的才能和威望,要想在他們還活著的時候將其消滅,一般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像錢鏐,如果沒有楊渥的穿越,加上那幾年錢鏐內部因為武勇都之亂而給了淮南機會,再加上恰好朱溫那時候又被牽制了手腳,這才得以將其消滅。

不過在這個時代,雖然各大藩鎮第一代創業之主都是能力較強的人,但他們的子孫卻往往都是些無能之輩。

朱溫、王建、劉仁恭、馬殷、王審知等等,他們都是在第二代人時出了問題,甚至於,若是沒有楊渥的穿越,淮南在第二代人時同樣會出問題。

所以等到馬殷死後再趁機發起進攻,這無疑是一個好主意。

可惜的是,楊渥卻知道這個馬殷乃是這個時代少有的長壽之人,按照歷史上的壽命來看,他甚至還能活上二十多年時間!

雖然不知道這一世因為楊渥的穿越會不會對他壽命帶來影響,不過楊渥覺得還是不能太抱希望的好。

不要說二十多年,就算是十多年時間,楊渥同樣沒有那個耐心去等待。

不過對於嚴可求提到的,可以讓馬殷幫著開發西南,這一點楊渥倒是較為贊同。

馬殷不管和吳國如何敵對,但他至少是一個漢人,說著與吳國一樣的語言,用著一樣的文字,並且有一樣的習俗,一樣的制度,若是將來馬殷真的能將西南開發出來,這對吳國也是大為有利的!

(前面幾章的章節序號搞錯了,不過不影響閱讀)(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