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青州。

王師範神色憔悴,面色陰沉,完全沒有往日的那種儒雅氣度。最近的戰事極為不順,讓他心情極為惡劣。

當初他起兵之時,只想著朱全忠主力不在中原,又有楊行密和李克用為外援,所以才聽信張浚等人的勸說貿然起兵。

誰知道等起兵之後才發現事情完全不是他之前想象的那樣,首先是他的奇襲計劃幾乎破產,只有心腹大將劉鄩以巧計襲破兗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接著李克用收到王師範起兵的訊息後,僅僅寫了封書信去讚揚他的義舉,後來在河東監軍張承業的勸說下,李克用才派出一支不到萬人的軍隊去攻打晉州。

這支軍隊一路上行動緩慢,在聽到李茂貞已經投降朱全忠,天子車駕已經東歸的訊息後便退回晉陽去了,一點作用都沒起到。

而楊行密那邊一開始還調動數萬大軍北上海州,聲勢浩大,一副大舉進攻朱全忠的樣子,誰知道沒過多久淮南內亂爆發,這支大軍也同樣退回去鎮.壓叛亂了。

這樣一來,王師範的兩個盟友先後失去作用,使得他只能獨自面對朱全忠的進攻。從一月份到三月份,他還趁著朱全忠主力尚未返回的時機不斷發起猛攻,試圖佔據主動權,卻被朱友寧率軍給擊退了。

四月份,王師範以重兵堅守博昌,希望在這裡擋住朱友寧的進攻。而朱友寧最初面對堅城也的確束手無策,遲遲拿不下來。

然而就在王師範松了口氣的時候,戰局卻急轉直下。朱全忠發來死命令,要朱友寧儘快消滅王師範,又派部將劉捍前來督戰。

逼急了的朱友寧當即下令,驅趕附近平民十餘萬人,揹著木頭石塊,牽著牛馬騾驢,前往城南挖掘泥土,修築攻城土山。完工之後,朱友寧把平民、畜牲、木頭、石塊,一同推擠到壕溝之中,立即用土填滿壓平,呼痛喊冤的聲音,數十裡以外都聽得清楚。

不久,朱友寧大軍沿著攻城土山源源不斷的登上城牆,終於攻克了這座軍事重鎮,城中軍民無論男女老少全部都被朱友寧士兵屠殺。

而帶著屠城氣焰的朱友寧大軍攻勢也越來越猛烈,他先率軍攻克臨淄,抵達青州城下,派遣別將率兵攻打登州、萊州。

而王師範則在朱友寧的攻勢下節節敗退,好在他在這個時候麾下軍隊依然眾多,足足有八萬多人,雖然戰鬥力也就一般,但堅守一段時間還是沒多少問題。

“聽說,淮南那邊的內亂已經快要結束了,想必吳王現在也能抽出手來援助本帥了吧?他是個厚道人,這幾十年來的信義一直很好,斷然不會棄我於不顧的。二弟,你作為求援使者,立即前往淮南求援,務必讓吳王派出精兵來援!”

“小弟一定完成任務!只是,如今密州被梁軍佔據,淮南與我青州的聯絡早就被截斷了,淮南即便派出援軍也過不來啊!”一旁,王師範的弟弟王師魯道。

“那就走海路,淮南水軍強大,足夠運送大軍前來。”

“是,小弟這便出發。”

……

宣州城中,曾經的寧國節度使府內。

楊渥看著從廣陵發來的信件,心裡不由覺得暖暖的。

在信中,楊行密告訴他,讓他處理完宣州事物後儘快回廣陵,等他回廣陵後便會冊封他為淮南節度留後。

同時,楊行密又叮囑他,當上節度留後就意味著他正式成為淮南的接班人。而在以前,或許他還只需要帶兵打仗就行了,但成為節度留後之後,他便需要接觸文治。如今天下大亂,固然需要傑出的將領來打天下,但同樣需要優秀的人才來治理地方。

宣州田覠麾下就有不少優秀人才,他們雖然追隨田覠造反,但畢竟才能難得。所以楊行密在信中讓楊渥好生拉攏,不要因為這些人的罪過而棄之不用。

楊渥看著這滿是慈愛的信件,不由笑了。他的父親讓他拉攏宣州的人才,但實際上他早在進入宣州的第一天便開始這麼做了。

田覠這人與只懂得帶兵打仗的安仁義,朱延壽兩個不同,他尤其擅長招募文才,禮遇士人。

比如殷文圭,此人品行高潔,不慕名利,當初曾經作為唐朝進士而得到梁王朱全忠的重用,但殷文圭卻拒絕了朱全忠的任命,反而逃回淮南老家隱居。田覠知道後以子侄之禮盡心盡力的侍奉殷文圭的母親,這才得到殷文圭的效忠。

而沈文昌的情況與他類似,同樣是得到田覠的禮遇而為他所用,此外還有楊夔,王希羽等人,皆為田覠座上賓,再加上駱知祥等本來就在宣州為官的人才,田覠將宣州治理的非常繁華,富庶冠於淮南。

楊渥也早就聽說過這些人的名聲,所以在進入宣州的第一天便去拉攏這些文士。他先是以子侄之禮去祭拜田覠,又下令保護好田覠家人,以取得這些受過田覠恩氣的文士們的好感,然後多加招撫,最終得到了殷文圭等人的效忠。

不過在宣州的眾多文士中,楊渥最看重的還是宣州長史駱知祥。

歷史上,駱知祥作為徐溫手下的三大謀士之一,乃是與嚴可求、陳彥謙齊名的人。他尤其擅長理財,乃是五代時期有名的理財家。宣州之所以這麼繁華,與他的精心治理密不可分。

當初來到這個時代楊渥便想著招攬駱知祥,奈何那時候駱知祥乃是田覠的親信,根本不可能為他所用。

不過如今的他今非昔比,地位名望遠超當初,而駱知祥也深知自己的才能想要得到發揮,就必須得到上頭的信任。而還有什麼能比楊渥這個淮南的繼承人的信任更重要的呢?所以在楊渥的拉攏下,駱知祥迅速向楊渥靠攏,成了他的心腹。

而這幾天的相處下來,楊渥發現駱知祥的理財能力的確不錯,對得住他在歷史上的名聲。

這樣一來,歷史上徐溫的三大謀士除了嚴可求還在為楊行密出謀劃策外,其餘二人就完全成了他的人了。

在宣州又留了兩天後,楊渥下令讓臺濛留守宣州,自己帶著其餘大軍返回廣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