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港島日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既然要辦報紙,霍文峻心中自然有考慮。

對於他來說,從頭開始建立一家新報紙,不僅耗時不說,關鍵還缺少足夠的人脈,短時間內是沒辦法把一家報紙給辦起來的,而他現在偏偏最缺的就是時間!

缺時間怎麼辦?不要緊,只要有錢就行!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只要有錢,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能辦到,而收購公司這種事,正好在錢能夠辦到的範圍之內。

對於如今身懷3000萬鉅款的霍文峻來說,想要收購一家小型報紙,完全是綽綽有餘!

收購和併購公司,是一家企業飛躍式成長的助力,君不見後世曾經登上世界第一公司寶座的思科公司,它的歷史就可以說是一部併購史。

為此,思科公司還獲得了一個美譽——併購發動機!

在併購狂人錢伯斯的帶領下,思科公司以令人咋舌的速度併購了足足九十多家公司,從成立到登頂世界第一,只用了短短十多年時間!

再近一點說,79年李超人棄九龍倉而取和黃,在天時地利之下,以蛇吞象的驚人之勢,收購了巨無霸和記黃埔,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商界新貴,為以後成為華人頂尖富豪乃至華人首富打下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這就是併購的魅力!

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一樣東西,那就是錢!

不過這些暫時來說與霍文峻相距遙遠,以他如今的實力,想要瘋狂收購別人的企業還為時尚早。

所以還是先腳踏實地的來,別想著一步登天!

有了決定,霍文峻當即展開行動,這些天來他有意識的去蒐集各種資訊,想要找出一份最適合收購的報紙。

經過孜孜不倦的搜尋和不斷的分析篩選,又去諮詢了黃沾的意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讓他找到了一份適合收購的報紙。

《港島日報》!

和如今銷量排名第二的《星島日報》只有一字之差!

但現在二者之間的差距卻如同天差地別,一份是暢銷整個東南亞的頂尖報紙,一份只是現在港島本地的不入流小報。

當然,霍文峻不是不想收購《星島日報》這樣的大報社,但可惜就算他想買人家也不可能賣,即便對方願意賣,他也買不起。

其他諸如《東方日報》、《明報》、《信報》、《文匯報》等港島前十的大型報紙也是一樣,暫時不是他能夠覬覦的。

排除了這些大報社,剩下的報紙對於霍文峻來說可供選擇的依舊不少。

港島地方雖小,但傳媒行業卻極為發達。

七十年代是港島報紙最繁榮的時期,巴掌大的半島上,竟然同時擁有近70家報紙。按照彼時港島的人口與報紙總發行量來計算,差不多每兩個半港島人就會購買一份報紙,這個資料在亞洲僅次於東瀛。

港島報業的競爭是極為激烈的,到了1982年,優勝劣汰後的港島報紙只剩下55家,1997年更是只剩下了38家,可見一斑。

大大小小幾十家報紙看似不少,但除了最頂尖的幾家大報外,其餘中小型報紙的發行量實際並不多。

而對於霍文峻來說,除非收購那些日銷量幾十萬份的大報紙,否則的話不管是中等規模的報紙還是小型報紙,其實差別都不大。

既然如此,相比於需要更多資金、價效比卻不高的中型報紙,還不如選擇收購一份小報。

這也是他選擇《港島日報》的原因之一。

而且《港島日報》也有讓霍文峻看重的地方。

《港島日報》的名字比《星島日報》更貼近港島,這是因為《港島日報》的成立時間在1936年,比1938年成立的《星島日報》還早兩年,距離現在1984年已經有48年的歷史了,資歷足夠老!

《港島日報》曾經也輝煌過,在創始人的帶領下,銳意進取,到了1946年便登上過港島報界第一的寶座,且一直坐到了1950年。

只是可惜《港島日報》的創始人突然重病去世,還沒來得及培養接班人,只有一個紈絝的兒子。

敗家是紈絝子弟的專屬優秀技能!

可想而知,短短一年時間,《港島日報》銷量就不斷下滑,連前十都排不進了。

這個時候,紈絝二代總算反應過來了,《港島日報》在他手裡會一直虧啊,得想辦法及時挽回損失才行,不然哪有錢去瀟灑啊!

怎麼辦?

有道是崽賣爺田不心疼,紈絝二代倒是乾脆的很,二話不說直接把《港島日報》給轉手賣了,繼續花天酒地去了。

接手的人認為《港島日報》底蘊還在,還有崛起的機會,便大力整頓。

還別說,倒還真讓他拉住了下跌的趨勢,勉強排在第十的位置上,只是他能力不足,想盡辦法,《港島日報》還是在第九第十位徘徊。

就這麼掙扎了幾年,依舊不見起色,那人也死心了,把《港島日報》交給招聘的經理,打理他的其他事業去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惜又過了十多年,第二任老闆的主業受到了影響,為了籌集資金,他不得不把日漸衰弱的《港島日報》給賣了。

就這樣,《港島日報》又換了不信邪的第三任老闆,一直維持到現在。

只是,這麼多年下來,《港島日報》日落西山,一日不如一日,從當年的一流大報變成了一家不入流的小報紙,平均日銷量也就在三千多份,最多的一段時間還是1976年8月,平均日銷量達到了五千份,這也算是最後的高光時刻了,其後便是江河日下。

而霍文峻也透過黃沾的人脈打聽到了,現在《港島日報》的老闆,也就是第三任老闆劉博韜,因為生意問題急需用錢,同時《港島日報》半死不活的情況也讓他對利用報紙進階上流層次的想法徹底死心,早就有出手報紙的打算,只是過了一年了,還是沒有賣出去,為此他焦急不已。

如果要收購,現在倒是最好的時機。

瞭解到這一點,霍文峻於是再次透過黃沾聯絡到了劉博韜,準備與其商談收購事宜。

已然無計可施的劉博韜對此自然不可能拒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