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保二爭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5月1號。

家樂福全球總裁即將趕赴華夏,訊息一經傳出,就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當然,重視的都是零售行業的人。

真正引起大多數人關注的還是問題奶粉事件和遠方微博融資成功的事。

遠方從07年就開始了融資,直到08年5月才正式告一段落。

不得不說,持續的時間夠長。

當然,李東也沒白等。

07年微博估值1億美金,這才半年的工夫,微博價值上漲十多倍,換算成人民幣都接近百億人民幣了。

而問題奶粉的事,經過這幾天的醞釀,也發展到了高潮。

這幾天,當時帶孩子檢查的家庭,檢測報告陸陸續續出爐。

據粗略統計,大概有1萬嬰兒接受了診療諮詢。

其中目前住院的嬰幼兒超過2000人,確診已經患病的有3人,其他人還在做進一步檢查。

比例不算大,然而事情卻依舊被燃爆。

確診3人,的確是不多。

可也證明了,問題奶粉確實會致病乃至致死!

如果不是遠方提前爆出訊息,他們繼續讓孩子使用下去,下一個確診患病的會不會是自家孩子?

第一個死亡的會不會是自己的孩子?

想到這種後果,無數家長都後怕不已。

一時間,網路上、媒體上對各家超市和乳製品企業攻擊不斷,數百萬人呼籲嚴懲“殺人兇手”!

是的,這一刻,大家都將這些企業當成了殺人兇手來對待。

幾大超市和奶製品企業都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生意一落千丈。

唯獨遠方超市,在這時候成了大家唯一的信任物件。

4月份,遠方超市銷售額大幅度上揚。

在這之前,遠方超市月銷售額在40億左右,而4月份統計下來,儘管具體資料還沒出來。

不過大致資料李東卻是已經知道了,4月份遠方超市銷售額應該突破了50億。

要知道,三四月份可是超市淡季。

在這時候,遠方超市居然達到了50億以上的銷售額,超過3月份25%,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

而遠方卻是做到了。

4月份華潤和百聯的銷售額,李東暫時還不清楚。

可3月份兩家的銷售額,李東卻是知道的。

3月份,百聯以60億的銷售額遙遙領先,華潤以45億的銷售額緊隨其後,當時遠方在連鎖超市行業中排名第三,40億的銷售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4月份儘管不知道結果,可李東知道,兩家肯定沒漲,甚至有下滑也不一定。

百聯那邊,遠方應該無法超越,可吊打華潤,應該是穩穩的。

在淡季超越華潤,也許含金量不是太大,可不代表沒有含金量。

如果這麼繼續下去,今年遠方超越華潤萬家應該是肯定的事了。

……

辦公室中。

李東,孫濤,袁成道三人正在抽菸。

煙霧繚繞中,袁成道有些感慨道:“去年贏了蘇果之後,我覺得想要超越華潤,起碼還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沒想到,這才過完年不久,上半年還沒過去,我們的月銷售就超越了華潤那邊。

過去4個月,1月2月都是旺季,加上那時候大雪的緣故,我們的超市生意本來就好,不比華潤他們差多少。

後期門店陸陸續續開業,加上4月份逆襲,4個月下來,我們的總銷售額應該突破了200億。

按照這個進度發展,今年我們哪怕不擴張,08年的超市年銷售額應該也超過600億了。

不敢相信啊!”

一旁的孫濤接話道:“07年,華潤集團年度營收1000億,但是這是他們集團的總營收,零售方面,07年華潤剛剛達到500億。

百聯那邊去年零售方面營收為870億。

今年的話,我覺得華潤最多也就600億左右,百聯可能要達到1000億。

超越華潤,難度應該不大了,百聯的話……”

孫濤沒繼續說下去,超越百聯難度還是不小的,甚至說沒戲。

400億的營收差距,相當於重建大半個遠方超市了。

這種差距,不是幾句豪言壯語就能抹平的。

李東在年會上說今年超市要做第一,現在看來,第一難度太大,第二應該是十拿九穩。

五年不到的時間,做到全國連鎖超市第二,孫濤滿足了,袁成道其實也滿足。

整個遠方集團,幾乎都滿足了。

唯獨李東有些不滿足。

李東想了想道:“如果我們接下來拿下家樂福呢?”

袁成道搖頭道:“除非接手他們全國區域的門店,畢竟去年家樂福總營收也才300億不到,今年如果全部改換成遠方的招牌,藉著這次機會,也許能突破400億的規模。

那時候,超市年營收破千億有希望。

但是,接受家樂福全國區域門店,這難度太大了。

我們和雙方有門店重合,真正能被我們吸納的門店,大概也就在80家左右,大概佔據家樂福門店的三分之二。

如果想接手這80家門店,其他難度先不談,光是收購資金就是個天文數字。”

這時候,華夏零售行業還沒這麼大規模的併購案。

不過重生回來的李東倒是知道一次,14年華潤併購樂購。

那時候,樂購門店數量和家樂福差不多,銷售額也差不多。

最終華潤以220億港元的代價併購了對方,當然,這是華潤給出的資料,不見得準確。

而且當時也不是徹底併購,是樂購方面和華潤成立了合資公司。

還有,當時樂購的品牌價值也算在其內。

但是,不管怎麼說,想要併購家樂福在華夏超過三分之二的業務,沒個七八十億想都不要想。

也許要稍微低一點,畢竟現在家樂福處境困難,名聲遭受重創。

不過上下差距應該也不會太大,保底70億是少不了的。

對目前的遠方而言,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李東輕輕敲著桌子,想了想道:“如果真的接手了未重合區域,也就是這80家左右的門店。

加上目前我們自己在滬上、豫省、山城幾地的擴張,你們說,年底千億營收難嗎?”

孫濤聞言盤算了一下道:“有些難度,不過難度不算太大。而且您之前說下半年,我們還會進行一批擴張,要是能趕在08年結束之前,投入運營一部分。

千億的話,我覺得有很大希望。”

一旁的袁成道有些苦澀地補充道:“假如併購家樂福這些門店需要80億,另外滬上和山城這些地方,完成建設起碼還要20億。

就不算下半年的擴張了,上半年我們在超市上面還要投資100億才夠。

上次李總賣掉了百度股票,籌集了7億資金。

超市這邊,未來幾個月盈利算進去,加在一起也才20億左右。

所以,綜合算下來,想要併購家樂福,這筆錢完全就得額外拿出來,80億之間。”

說著,袁成道考慮一會道:“李總,或許我們不用這麼大手筆,吞併了他們在華東區的業務,我覺得應該差不多了。

而華東區,他們業務重合度和我們是最高的,40家門店,我們只要一半就夠了。”

李東還沒說話,不知道心裡想些什麼。

孫濤見狀輕聲道:“李總,連鎖超市行業的第一,就算今年我們爭不了,明年肯定能行。

袁總說的其實也有道理,如果併購了家樂福80家門店,我們今年有把握衝擊第一。

但是,我們面臨的是80億左右的天價併購款。

如果今年不衝擊第一,我們的任務會輕鬆不少,併購家樂福在華東區的門店,20億左右應該夠了。

上下60億的差額,也只是第一和第二的差別。”

李東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有時候第一和第二,那就是天壤之別,這點你們應該明白。

我們現在關注的重點便是,到底要不要全部吞併家樂福。

如果全部吞了,我們今年衝擊第一,把握性很大。

如果不全部吞下,我們鐵定無望第一,對吧?”

“的確如此。”

孫濤也不否認這點,不吃下家樂福全部業務,想達到超市銷售額破千億,幾乎不可能。

哪怕後期擴張也一樣,畢竟擴張需要時間。

下半年開始擴張,投入運營的話恐怕要到明年了。

所以孫濤才說,明年遠方拿下第一,把握很大,今年的話,就看李東怎麼選了。

是面臨鉅額資金壓力?

還是先退一步,讓自己過的輕鬆點,拿下個第二就滿足了。

當然,其實他心裡有預感,李東會選第一點。

他一直都是如此,能幹第一就不會幹第二,尤其是看到希望的時候。

現在希望其實還是有的,關鍵還是錢,80億左右的併購款,遠方拿不出來。

哪怕微博那邊挪用也一樣,最多10億,差距也很大。

幾人都沒再說話,李東也沒說話。

他現在考慮的是,自己在股市的那筆錢,到底要不要在這時候拿出來?

上次許聖哲撤了,他可沒撤。

這筆錢他一直準備留到雷曼破產之後再說,可現在,機會近在眼前。

拿下了家樂福全部業務,今年遠方超市奪得第一的希望很大很大,只要百聯那邊不併購了其他幾家大超市,遠方稍微努力一點就能做到。

關鍵是,拿出來了,他所有的計劃都被打亂了。

接下來半年甚至一年,李東什麼都幹不了。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過去,卻沒錢投資。

可這筆錢不拿出來,拿什麼併購家樂福?

就算分期,家樂福也不會寬裕太長時間,錢還是要的。

當然,其實李東還有一個選擇,合資。

讓家樂福和遠方合資,雙方各自佔股,就如日後的華潤和樂購一樣,這樣一來,李東不用出錢不說,家樂福還要出資才行。

至於家樂福願不願意,不用說,李東保證他們會願意的。

一旦兩家合資經營,那就是鐵板釘釘的華夏第一零售商,家樂福在各地市場都遭受重創。

這時候,遠方丟擲橄欖枝,他們不願意才怪了。

可關鍵是李東不願意,他不想遠方成為合資企業,一旦合資了,他的民族品牌口號就成了笑話,天大的笑話!

如果不合資,那就要花錢,很多很多的錢。

李東頭有些疼,長吸一口氣道:“算了,今天明明說高興的事,現在說的我反而有些不太高興了。

先不聊這些,至於到底是併購家樂福全部業務,還是華東區業務,又或者乾脆不出手,這些等杜蘭來了再說吧。

過幾天的話,我可能要去滬上一趟。

杜蘭來這邊,我想和他親自談談。”

陳浪雖然也在滬上,可陳浪畢竟不是遠方的總裁,也不是超市的最高負責人。

杜蘭是家樂福全球總裁,世界五百強企業,排名前列的巨頭企業的總裁。

這時候,要談併購,必須得李東自己去才行。

而且涉及到這麼大規模的併購,是談還是不談,也需要臨場應變,陳浪做不了這個主。

李東要去滬上,袁成道和孫濤都沒意見。

不過孫濤還是問了一句道:“李總,那接下來商城和PP的融資還繼續嗎?”

“先放放,萬家網和商城剛合併,運營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再說。

另外PP的移動端也剛上線,這時候融資,效益得不到最大化。

等成果出來了,市場環境更好一點,我們再融資。”

李東這麼說,袁成道和孫濤都沒反駁。

這也是事實,目前的市場環境的確算不上太好。

金融危機的影響力在國外繼續擴散,在國內也漸漸嚴重起來。

這時候,大家心裡都有些虛。

要不然,之前幾家機構的報價也不會那麼保守,換成去年,遠方有這個規模和實力,說不定他們會報價更高一些。

說完了事,李東松了松筋骨起身道:“今天就說到這,你們忙你們的,我先回去了。”

孫濤兩人看了看天色,才下午三點不到。

不過老闆要走,他們也不攔著。

比起別的甩手掌櫃,李東真的可以說兢兢業業了。

創業四年時間,除了第一年李東在學校沒太多時間回公司,後面三年,李東幾乎都在為公司的事忙碌。

現在提前下班而已,這時候再用事情拖著,那說明他們沒眼色。

……

直到李東離去,袁成道才吐了口氣道:“孫總,你說李總會選擇哪種方案?”

孫濤搖了搖頭沒說話,有些事大家心裡有數,說與不說其實都一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老鷹吃小雞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