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焉耆之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焉耆之圍

焉耆城裡,安西都護府大都督湯嘉尚坐立不安,從正月底,吐蕃的大軍就已經攻到焉耆城下了,開始幾日,他們還是圍而不攻,似乎在消耗城中守軍的耐性。等過了三日後,他們也緩過乏來了,開始了對焉耆城的時斷時續的進攻。

焉耆城雖然不大,但卻是安西四鎮之中受到吐蕃戰禍影響最的,之前元氣沒有受到什麼損傷,城防都還很牢固。湯嘉尚仗著手中的些許兵力,雖然下面交鋒有些困難,但是坐守援軍還是能堅持一些日子的。憑著城池堅固,城中又人員齊整、糧草充足,這才守了一些時日。若不是城中百姓生怕城破後會遭受吐蕃軍的劫掠,只怕早就有人要獻城而逃了。

“文遠,信使出發有多長時間了?”湯嘉尚坐在城主府議事廳內的大交椅上,向身旁的年青人問道。雖然現在時節並不寒冷,但是也要穿上襖子才行,尤其是西域的天氣更是如此,只是湯嘉尚穿著一件綢緞的長衣就隱隱有汗珠沁出了,還真是心急如焚呀。

“大人,信使在十八日就已經出發了,最遲五天就能進京,想必朝廷的大軍已經開拔出來了吧,只是不知這次領兵出征的是哪一位大人?”文遠姓張,與三國著名武將張遼的字相同,西域本地人氏。張家在西域也是大族,湯嘉尚剛上任不久,張家為了拉攏關係,張家家主特意調撥張文遠歸都督大人差遣。張文遠是張家年青一代的佼佼者,要不然也不能委以重任。有他在身邊輔佐,湯嘉尚果然覺得擔子輕了許多,是以對他也特別信任。

“嗯事態如此嚴重,朝廷想必是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將出馬方可了。依老夫所看,可能是當朝的幾位丞相大人,聽太子李瑛殿下於正月初啟程前往東北都護府了。若不然,這位號稱大唐新軍神的太子殿下倒是有可能助我們抗擊吐蕃。哎呀,天不助我呀”湯嘉尚有些氣餒的道。畢竟來人的重要性決定著朝廷對此地情況的重視性,領軍大將的級別越高,越明朝廷獲取勝利的決心。

“那倒是不一定大人千萬不要因此而灰心呀,畢竟這城中數萬軍民還得看大人你的意思行事呀若是大人您都氣餒了,那下面這些人不當逃兵才怪”張文遠作為年青人,思想沒有湯嘉尚想的那麼悲觀,凡事喜歡想好的一面:“聽朝中諸王也遙領節度使一職,大人您會不會有皇子或是王爺前來領軍?”

“應該不會吧”湯嘉尚也不確定,他當然希望有這樣的情形出現,但是皇帝的幾位皇子除了太子李瑛之外,大皇子李琮面有殘疾,恐怕是不能領軍出征,剩下的幾位皇子年紀尚幼,怕是幹不了這活的。若是什麼輕鬆活計也就罷了,和吐蕃真刀真槍的打仗,就算是當今天子御駕親征也未必能贏,更何況幾個乳臭未乾的孩子。

“大人,要不卑職再去派人打探打探訊息?看看援軍到達什麼位置了?”張文遠看看總是悶著也不是辦法,他現在在都護府已經站穩腳跟了,雖然即便焉耆城丟了憑藉著張家的勢力也不會有什麼麻煩。但是他真的很珍惜現在的一切,這裡面除了張家家主給他的際遇之外,有很多是他自己打拼出來的。

“也好你先下去吧若是有什麼訊息,記得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老夫”湯嘉尚沉聲道。

“的理會得,大人儘管放心”張文遠便告辭離去。

看著張文遠走後,湯嘉尚又沉思了一會,閉上眼睛想了想,過一會睜開眼睛道:“來人,筆墨伺候,本官要寫奏章”原來這位湯大人對於已方能夠安然躲過此次圍城進攻的希望不大,作為一方牧守,他有自己的責任,別人可以逃跑,而他不可以。

湯嘉尚飽含深情給當今皇帝寫了一道奏章,一道在他看來可能是人生最後的一道奏章。俗話: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湯嘉尚不求這道奏章皇帝看了之後會怎樣感動,會怎樣的封賞他。因為這些東西他都不需要了,一個要死的人了要這些東西有用嗎?為人臣者,盡本分而已,他只知道這就是自己的責任,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本書起

大漠上,一列軍隊正在徐徐的行進著,在隊伍的中間,是身穿明黃坐蟒袍的岐王李範,哥舒翰、高仙芝等人圍侍其左右,幾人騎在馬上,慢慢跟著隊伍行進,一邊著話。

“好一個春風不度玉門關呀這出得玉門關來,果然是一天比一天冷呀關內已經是百花競豔了,這裡居然連樹都沒長幾片綠葉。”岐王李範指著前方的景緻道。

沙漠中,一株株胡楊樹散立著,像一個個哨兵守衛著大漠,只不過現在,它們那光禿禿的身子像是沒吃飽的乞丐,彷彿風一吹就會倒一樣。

“殿下所言極是關外氣候差異大,在我們龜茲,甚至有‘早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的情況呢。”哥舒翰是西域人,對這些情況早已是見怪不怪了,倒是岐王李範,尚是首次踏足西域,新鮮感自然要強一些,尤其是西域那廣闊的氣勢,非是山河秀麗的關中所能比擬的。

李範出生於長安,長安四周,山圍水抱,風景不是天下最好,倒也算得上是山水靈秀之地了。但是西域那蒼涼的大漠,那與天成一色的奇觀,那大開大闔的氣勢,讓人更生出天地難以抗拒的感想。在它面前,你會覺得關中就像是一位待字閨中的淑女,溫柔賢惠;而關外,則像是一位披甲持戈的武士,雄姿英發這就是區別

“前方到何處了?”天色已經不早,多再走上一個時辰,就要找駐地安營紮寨了。李範手指前方,向哥舒翰問道。本來這大漠中是方向難辨的,但是好在有哥舒翰這樣西域老人在,李範又特意命人帶了司南,這才找準方向,直奔焉耆。

“稟殿下,前方再有五百裡地,就能夠到達焉耆城了。預計最多後天晚上,我們就會遇到吐蕃人的遊騎。”哥舒翰向李範稟報道。李範雖然略懂軍事,但是畢竟沒有真正的領兵打過仗,對於一些戰爭中的事情並不是十分精通。不過他有個優是知人善用,為人又十分謙和,因此整個軍隊也是上下一心,連日來也沒有出什麼差錯。哥舒翰久與吐蕃人打交道,當然知道吐蕃人的騎兵遊哨一般都在大營三百裡左右徘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五百裡,步兵最快也要四天左右的時間,若是遇到特殊情況,可能還要五天時間。救兵如救火,時不我待,哥舒翰,你找一百名騎術好的士兵,讓他們趁著夜色衝出去,爭取在明天將我們到達的訊息通知城中守軍,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是孤立無援的,我們援軍很快就會來到”李範一邊想著,一邊道。在他看來,這樣做雖然可能會導致這一百名士兵有去無回,但是他也不得不這麼做。只有這樣,才能將城中守軍的士氣激勵起來,要不然,很有可能還沒到焉耆城下,城牆上的旗幟就換成吐蕃的了。

“是末將這就去辦”哥舒翰雖然長得勇武,但是心思卻也頗細密,李範想到的事情,他也馬上想到了。

而在焉耆城下的吐蕃大營,大頭領正聚在領軍大將松江扎措的大帳內,討論此次出征的情況。

“松江大頭人,咱們到底什麼時候攻城呀一想起城內的金銀財寶和城內的美人,我的心就‘砰砰’直跳,再這麼幹呆下去我非出事不可。你要是不想去攻城,那就讓我去,反正我是不想就這麼呆著了。”一個頭領道,他叫阿木扎,是松江扎措的堂弟,因此話比其他的頭領要自然一些,這些人也未免沒有拿他打頭陣的意思,只要這關過了,其他的都好。

“哼沉不住氣的東西”松江扎措喝道,這讓豐場的有些人面上多少有些掛不住。他們有些惱怒,想要質問松江扎措。

“我知道你們不服氣不甘心可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都忍受不了的,我就能忍受嗎?我之所以忍受,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松江扎措看了看四周,道:“在座的有去打過獵的請舉手”

眾人都紛紛舉起手來,吐蕃人尚好武功,眾頭領皆是槍馬精熟之輩,哪裡有沒狩過獵的。

“那就成了,我們若是打獵,遇到鹿窩,自然是一股腦將它收了,管它鹿群來不來報復。可是,若是狼窩呢?母狼沒回來,誰敢下手抓狼崽子?”松江扎措完笑著問眾人“都明白了?”

“明白,原來松江大頭人是在等候大唐的援軍來襲呀,只要擊潰他的援軍,焉耆城就是有三頭六臂,也要在我的鐵蹄之下了。”阿木扎討好的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