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設計使用壽命15000小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相當於是渦槳六發動機壽命的好幾倍了!太逆天了,一萬多小時!

不僅如此,秦奮的設計方案,可以讓渦槳七發動機,在功率大大高於渦槳六發動機的情況下,油耗降低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

渦槳7發動機可以實現最大巡航高度九千米,最大巡航速度七百二百公里每小時。

這些優良的效能,最重要的就是來自於先進的設計理念,以及新材料,新工藝。

秦奮的設計方案,是採用了低壓壓氣機到低壓渦輪、高壓壓氣機到高壓渦輪以及動力渦輪三軸結構,三個轉子可以在各自最優轉速下工作。

當然在材料方面,也有很多新的技術,高效氣冷單晶葉片,預扭葉冠設計技術等等秦奮都拿過來了。

而且渦槳七發動機的擴展性非常好,將來只需要稍加改進,就可以發展出四千到五千千瓦級的渦軸發動機,成為國產重型直升機的動力。

T56-A-427渦軸發動機,本身可以達到四千四百千瓦的起飛功率,但是因為減速器承受扭矩有限,所以被限制在三千九百千瓦,而渦槳七發動機的減速器,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完全能夠滿足,並且還有富餘,它能夠承受五千千瓦的功率扭矩,這也是為將來升級做好了準備。

渦槳發動機,是自帶減速器的,就好比是汽車的動力總成,發動機加變速箱,對於汽車廠家來說,如果對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調校做得不好,那麼發動機的功率就不能有效的發揮出來,對於渦槳發動機來說,也是一樣的。

像豐田,寶馬這些世界汽車巨頭,它們都有很豐富的動力總成匹配調校經驗,而且它們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自己的,有的是控股企業,像豐田就是愛信的大股東,寶馬是採埃孚的大股東。

不過渦槳發動機就不樣了,包括變速器在內,一般都是整體設計的。

當然也有不帶減速器的,就像V22魚鷹傾轉旋翼機的動力,T406發動機,它就是不帶減速器的,在不帶減速器的情況下,重四百四十公斤,非常先進。

渦槳七發動機的三轉子設計,類似於後來的歐洲A400M運輸機上的TP400-D6渦槳發動機的結構設計,都是三轉子,當然這樣效率提高很多,但是對於設計,製造和裝配的要求就要比兩轉子,單轉子的渦槳發動機高得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正所謂一代航發,一代材料和工藝,這不是隨便說的,有了這麼先進的設計,那麼在材料和製造工藝方面,也要突破才可以。

這對南方動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秦奮相當於是把航空史上的第三代渦槳發動機給拿過來了,南方動力要從第一代渦槳發動機,直接跨過第二代,搞第三代渦槳發動機。

不這樣的話,就不能保證二十年內世界領先!

渦槳七發動機的壓氣機級數較渦槳六大大的減少了,只有十級,這樣的設計讓發動機零部件數量大為減少,可靠性也得高了,透過壓片的最佳化設計,提高壓氣機效率,減輕重量的效果明顯。

渦槳七發動機的減速器,設計成向上方偏置的結構,這可比渦槳六連在一起的好太多了,因為這樣就空出了發動機前面的空間,可以把進氣道設計得更好,提高進氣效率。

當然還有維護檢修就更方便了,還抬高了螺旋槳的安裝位置,離地間隙更高,更加安全可靠。

這就是為什麼運八和運七的發動機和螺旋槳看起來是直接連在一起的,而國外很多渦槳飛機,是在下方有一個大的進氣道,螺旋槳在進氣道上方的原因了。

這麼先進的渦槳七發動機,讓在座的領導和專家們,還有南方動力的領導工程師們,都非常的興奮啊。

在這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渦槳六發動機都整不利索呢,不過現在這一切都很快會實現的。

渦槳七發動機,不僅可以軍用,還能民用,所以它將來可以為南方動力創造非常大的利潤,可是南方動力未來幾十年吃飯的傢伙。

秦奮的設計方案介紹完,大家都用力的鼓掌,氣氛非常的熱烈。

運七飛機改渦槳支線客機,一直是種花家航空部想做的,但是受制於原始設計和發動機不行,所以很難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現在好了,有了秦奮設計的先進渦槳七發動機,將來再讓秦奮把運七改改,在渦槳支線客機市場上,絕對是要大殺四方,可以跟世界上最先進的渦槳支線客機媲美的產品。

秦奮當然知道未來渦槳支線客機市場也是很大的,還有渦槳公務機也是,所以才要大力的發展渦槳發動機。

歐洲的渦槳支線客機佔了支線客機市場的百分之四十份額,可以說不少了,因為渦槳支線客機,有經濟性方面的優勢,渦槳發動機肯定比渦扇省油。

航空公司也喜歡用省油的渦槳支線客機,因為賺錢。

像ATR公司ATR42/72支線客機和龐巴迪的Q400系列支線客機,都是很暢銷的渦槳支線客機。

現在這些支線客機,都還沒有出世呢,運七改渦槳支線客機,絕對可以成為黑馬。

渦槳七發動機,可以說是為將來百噸級中型戰術運輸機使用的大功率渦槳發動機打基礎了,到時候它的功率差不多要翻倍。

另外秦奮還計劃設計一款一千千瓦級別的渦槳發動機來,和PT6系列渦槳發動機類似,功率範圍從五百千瓦到一千五百千瓦,它將用渦槳十發動機改進而來,這個級別的渦槳發動機,是很多小型公務機和私人飛機的最佳動力。

當然還有未來的無人機可以使用這種級別的渦槳發動機,比如說另一個位面的翼龍2查打一體無人機,使用的就是一款五百千瓦的渦槳發動機。

早期的翼龍1使用的是活塞發動機,功率小,所以總體效能不夠強,有了渦槳發動機,翼龍2的作戰效能提高一倍都不止。

這次渦槳七發動機的立項啟動會,取得了圓滿成功,秦奮還在南方動力公司待了兩天,為南方動力的技術改造做了總體的規劃,為將來大批量生產渦槳七發動機做準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