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運七改立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評審會結束後,領導和專家們又參加了一個新專案的立項啟動會,這個新的專案,便是運七大改。

要知道運七這款輕型雙發運輸機,是七十年代六零三所和西飛公司,參照安二四運輸機研製的,在十五年前運七就完成了首飛,三年前才完成定型,開始小批量生產軍用型號,民用型號也在去年取得民航總局的適航證。

但是運七畢竟是仿製型號,而且是仿製的安24運輸機,這款運輸機是五十年代末設計的,在毛熊那裡七十年代末就停產了。

所以它的效能在八十年代已經非常落後,必須要進行大改,才能適應未來的作戰需求,民用型號也要進行大改,才能更安全可靠。

運七基本型採用的是仿製來的渦槳5A發動機,最大功率才二千九百馬力,也就是二千一百千瓦左右。

所以運七的動力並不是很足,飛行速度也比較慢,油耗比較高,因此起飛重量,載重量,還有航程都比較有限。

現在呢經過秦奮的規劃,運七大改將採用更先進的渦槳七A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最大功率將達到三千五百千瓦,也就是將近五千馬力,兩臺加起來接近一萬馬力!這個動力就非常的足了。

因此運七大改的最大起飛重量,也將從二十一點八噸,提高到三十噸!

最大平飛速度從五百二十公裡每小時,提高到六百五十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從四百二十公裡每小時,提高到五百五十公裡每小時,最大航程從二千四百公裡,提高到三千五百公里,最大載重航程提高到二千公里。

要知道運七原準機安24飛機,最大載重航程僅五百五十公裡,非常的短。

當然要實現這些效能的提升,也不止是採用新發動機那麼簡單,運七的氣動佈局,機身結構都要重新設計。

比如說機頭和機身都經過重新設計,增加了機身的直徑,因此客艙和貨艙的尺寸也大大增加了,運七基本型的客艙寬度才二點七六米,高度一點八六米,現在的運七大改,設計指標提高到三米,高度兩米,內部空間大大的增加了。

無論是軍用型號,還是民用型號,有了這麼大的艙內空間,乘坐舒適性都會大大的提高,將來民航市場渦槳支線客機,仍然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個不能放過。

運七大改採用的渦槳七發動機,總體效能還要超過鷹醬的艦載運輸機C-2A 使用艾利遜公司的T56-A-425渦輪螺槳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每臺推力4910軸馬力,可以說運七大改,也是在為未來的海軍艦載預警機和艦載固定翼運輸機做技術準備的。

航母如果沒有固定翼預警機的話,綜合作戰能力就會大打折扣,所以為海軍研製一款先進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也是在航母工程論證計劃之中的。

現在航母工程論證,已經到了非常關鍵的階段,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就會形成論證結果,種花家高層將會確定是否立項研製國產航母。

運七直接改艦載預警機當然是不行的,畢竟它的個頭太大了,陸基飛機的設計,也需要大改才可以上艦。

運七大改立項啟動會,六零三所和西飛公司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總體設計方案當然還是由秦奮提供的。

軍方的設計要求,都是在秦奮的規劃之中,加以修改而來。

七月四日上午十點,在六零三所會議室,運七大改立項會正式開始。

主持會議的,仍然是科工委的領導,在幾位領導熱情洋益的講話之後,便到了秦奮上場的時候了。

秦奮開啟了精心準備好的PPT,把運七大改的總體設計方案展示在眾人眼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跟老運七相比,運七大改的變化太大了,簡直就像是換了一架飛機似的,光是從外形上來看,就變得好看無比,無論是流線型的機頭和機身,還有更加優美的帶有更大後掠角的機翼,都讓人看得熱血沸騰,這是脫胎換骨的改變啊,完全不是五六十年代的設計風格了。

雖然說起飛重量大大增加,個頭也增加了不少,但是飛機的重量卻並沒有增加多少,空重比老運七只增加了五百公斤,從十四點九噸,增加到十五點四噸,商載增加了兩千三百公斤,達到了七千公斤。

當然航程的增加,也與內部燃油的增加分不開的,運七大改的最大內部燃油重量增加到了七噸,

運七大改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設計服役壽命達到六萬飛行小時,不僅如此,發動機功率的巨大提升,氣動設計的最佳化,大大縮短了起飛距離,節油效能更加優良,有效提升了飛機運營的經濟性。

秦奮可是很記得,在另一個位面,川航裝備了幾架運七後,飛高原航線發現由於動力不足,所以只能百分之七十的載荷飛行,長期虧本,運七的小毛病也很多,載客數量少,經營性不佳。

現在的運七改可以說已經完全沒有那些問題了,等運七大改完成研製量產,那老運七就可以停產了,不會生產多少。

運七大改直接瞄準的是龐巴迪的衝8Q400渦槳支線客機設計的,龐巴迪的衝8系列渦漿支線客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渦槳支線客機了,現在衝8Q100才剛剛交付,Q400還沒有出現,400是十多年後的產品了。

當然它還比安東諾夫設計局在九十年代初開發的安24後繼飛機,安140雙發渦槳運輸機還要先進。

經過秦奮的介紹,領導和專家們對運七大改,都興致更強了,這麼先進的一架渦槳輕型運輸機,不僅在軍用方面大有前途,在民用領域更是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渦槳支線客機啊。

到時候運七大改支線客機和C909噴氣支線客機,這兩個機型形成互補,征戰全球渦槳支線客機市場,那絕對是一對黃金搭檔呢,C909是八十到一百三十座,而運七大改正好接上,它可以設計出五十座到八十座的支線客機。

甚至這樣一款輕型渦槳運輸機,還可以改出不少的特種飛機來,比如說小型的空中預警機,用來出口還是很不錯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