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422:進攻式撤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到五週的時間,法國投降了!

德意志第三帝國完成了先輩們歷時四年都沒有辦到的成就,如此巨大的勝利,讓德國本土境內一片歡騰。在德國宣傳機器的引導下,這種喜悅很快被誘變成了對希特勒和納粹黨的瘋狂崇拜。

在柏林的街頭巷尾,人們興奮的奔走相告,年輕人狂熱的揮舞著猩紅的納粹“卍字旗”,不諳世事的孩童們則眨著充滿童真目光的大眼睛,一臉崇拜的望著些正在接受歡呼的方陣步兵。

這一刻,德國人民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中,旁人的苦難他們太遙遠,他們看不到,也不希望看到……

“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法國人竟然這麼不堪一擊!”

星堡的主控室內,趙艦一眾透過佈置在金星的偵查站,全程旁觀了整場法國戰役的全過程。對於英法聯軍的失敗,趙艦身邊很多人都覺得原因應該是德國人太厲害了,而法國人又太慫了。直到戰爭結束前,法軍依舊有幾百萬軍隊和九臺巨神兵,再怎樣也不至於就堅持了這麼點時間。

另一部分人則覺得法國政府也是出於被逼無奈。戰爭從一開始就對他們極其不利,先是留守艦隊遭遇重創,失去了最重要的制宇權,然後遭遇德軍新式戰法的收割,盟友的艦隊又在划水。

這麼憋屈的仗,又是在自家的地頭上打。法國人覺得勝利無望,想減少一點損失的心理,貌似也不是很難理解。

總之戰鬥結束後,趙艦將整場戰役的詳細經過,整理成一份記錄,然後打包發給大唐國內。無論將來大唐將來是否想要加入“反法西斯陣營”,這種新戰術研究一下肯定沒有壞處。

這時趙艦突然想到了還留在碎星區的法國艦隊,如果他沒猜錯的話。剛剛殲滅了法軍留守艦隊殘部的英軍,下一個目標應該就是這支法國海軍最後的精銳!趙艦琢磨了一會兒,對一旁的紅菱問道。

“小菱,你說咱們要不要再做一次好人?”

“少爺,咱們應該……不算壞人吧?”

略微遲疑了一下,紅菱顯然沒有趙艦的那種“自黑”精神,而她的那句“不算壞人”也間接幫對方做了一個決定。

趙艦準備給法軍艦隊提個醒兒!

“托爾,馬上給法軍艦隊方面發信,告訴他們金星方面的事,另外讓他們小心提防英軍。對方可能已經對他們起歹意了。”

“提督,咱們這麼說,他們能信嗎?”

“他們信不信我不管,反正信兒我是提前送到了。能起些作用總比不起要強。就像紅菱剛才說的,咱們應該不算壞人!”

按照趙艦的要求,托爾再次以“zt先生”的身份聯絡上法軍,將法國戰敗、英軍反目的訊息轉告給對方。

黎塞留號上通訊室的電報員在看到這封電報後,整個人足足楞了能有10分鐘才回過神兒來,然後抓起電報發瘋似的跑去找艦隊司令。當指揮官和正好在辦公室的黎塞留都看完這份電報後。所有人的臉色都佈滿了烏雲。

“司令,能確認真假嗎?”

“暫時還不能,但我的直覺告訴我……是真的。”

近一個月的煎熬等待,法軍艦隊的人就算再怎麼天然呆。也該從盟友閃爍其詞的話語和表現上看出了一些端倪。所以對於這份電報裡所說的“英法反目”,他們其實早有了一些預感,但是法國這麼快就向德國投降這點,他們卻本能的不願意相信。

司令官猶豫了片刻。將黎塞留號的艦長馬贊上校也叫了過來。本著小心無大錯的念頭,法軍艦隊決定先將英軍也納入自己的防範之列,而就在幾個小時之後。正是司令官的這個決定,挽救了法軍最後一支艦隊的命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替身部分……

“黎塞留”號於195年開工,但法國相對薄弱的造船工業使其建造速度無法與英美相比,到1940年6月只完成了95%的建造進度,艦上的主要裝置雖然安裝完畢,卻都未經過除錯,沒有形成戰鬥力。這時候,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橫掃法國北部,為了避免落入德國之手,“黎塞留”號於6月15日離開布雷斯特,6月18日抵達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二戰期間,它加入盟軍英勇作戰。

19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爭的到來比法國人預計的快得多,海上戰鬥尚未打響,法國卻從陸地上潰敗了。1940年上半年,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橫掃法國北部,到1940年6月,巴黎淪陷,法國國防徹底崩潰。隨著法國傀儡政權與納粹德國簽定和約,法國成為德國控制下的僕從國,法國海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主力艦紛紛離開法國本土港口,有的直接向英國投降,但更多的戰艦躲進了北非法屬殖民地港口中,處於觀望狀態。其中,舊戰列艦“洛林”號和“庫爾貝”號正在英國訪問,法國投降後立即被扣留;快速戰列艦“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與兩艘舊戰列艦停泊在阿爾及利亞奧蘭港;只完成了船體工程的“讓-巴爾”號也被拖曳到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黎塞留”號也面臨著投降或是戰鬥的選擇。為了避免這艘戰艦落入德國之手,“黎塞留”號的艦員自行決定,脫離傀儡政權的控制。6月15日,尚未最後完工的“黎塞留”號帶著所能收集到的彈藥和零備件,離開布雷斯特,於6月18日抵達法屬殖民地塞內加爾的達喀爾。

法國淪陷後,處於觀望狀態得法國戰列艦達6艘,而當時德國海軍建成的戰列艦只有艘。這些法國戰艦雖然未宣佈效忠傀儡政權,但態度大多搖擺不定,萬一最終落入德國手中,對英國艦隊將是嚴重的威脅。為了消滅這些潛在的對手,英國制定了名為“拋石機”的行動計劃,政治勸降和武力解決結合,解除這些海外法國艦隊的戰鬥力。1940年7月日,英國不宣而戰,對停泊在北非各港口的法艦採取行動。停泊在阿爾及利亞奧蘭港的4艘法國戰列艦首先遭到攻擊,在以“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為首的英國艦隊的炮擊,4艘法國戰列艦有艘沉沒或擱淺,僅“敦刻爾克”號僥倖逃脫。

7月8日,厄運降臨到了“黎塞留”號頭上,以“競技神”號航母為核心的英國艦隊襲擊了達喀爾。“黎塞留”號作為打擊的首要目標,遭到從“競技神”號上起飛的“劍魚”魚雷機的攻擊。但“劍魚”投放的450毫米魚雷收效甚微。

第一次攻擊未果之後,1940年9月日,英國皇家海軍派遣“巴勒姆”號、“皇家橡樹”號和“決心”號艘戰列艦再次光臨達喀爾,目的仍舊是摧毀法國這艘最強大的戰列艦。錨泊狀態的“黎塞留”號用主炮奮力還擊,達喀爾的海岸炮臺也對英國艦隊進行炮擊。在與這艘。萬噸,裝備15英寸主炮的英國戰列艦的交火中,“黎塞留”號再次被擊傷,好在裝甲厚實,沒有傷筋動骨。戰鬥中,英國“決心”號戰列艦被擊傷。迫於海岸炮臺的強大火力,為避免更大的損失,英國艦隊不得不撤出戰鬥。

英國的攻擊使法國海外艦隊與盟軍的關係僵化。在整個1941年,“黎塞留”號都在達喀爾錨泊,不宣佈加入軸心國序列,但同時不與英國妥協。194年,盟軍在北非的“火炬”作戰中,“黎塞留”號保持中立,即不參加登陸行動,也不對盟軍登陸部隊進行打擊。在美國的調解下,194年底,自由法國與“黎塞留”號艦員最後達成和解:名義上由美國將’“黎塞留”號買下,在美國接受整修後投入太平洋戰場的對日作戰,戰後再歸還法國政府。

194年1月16日,“黎塞留”號抵達紐約,對艦上裝置進行大整休。原先裝備的水上飛機彈射器和水上飛機機庫被拆除,法制7毫米高炮與1。毫米高射機槍被換裝為盟軍制式40毫米“博福斯”中口徑高炮和0毫米“厄立孔”小口徑速射炮;但保留了100毫米大口徑高炮、15毫米副炮和80毫米主炮。

由於美國海軍沒有裝備80毫米主炮的戰列艦,最後不得不為“黎塞留”號特製一批80毫米口徑彈藥。在整修中,還對“黎塞留”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安裝了美國新研製的對空、對海搜尋雷達。接受現代化改造後的“黎塞留”號煥然一新。

194年10月,“黎塞留”號改裝完畢,劃歸英國遠東艦隊指揮,在東南亞及印度洋海域作戰。“黎塞留”號的主要任務,是依靠其高速和高炮,為航母提供近程空中保護,同時利用80毫米艦炮轟擊日軍守島工事。由於“黎塞留”號具有0節高航速,它能夠跟隨艦隊中的航母行動,用艦上的大量中小口徑高炮為航母提供最後一層防空屏障,而航速節左右的英國舊戰列艦只能作為火力支援艦使用。(未完待續。。)

ps: 預計個小時後能完工,不過建議等更的大家還是等到明天再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