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通天之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道教祖庭九老山坐落於東荒西北地帶,名副其實的東荒第一靈山。數千年來無數求仙問道者帶著朝聖之心踏上這座道門中人心目中的仙山。

九老山在上古年間的名諱早已無人知曉,之所以叫做九老山,又是一段道門中人盡皆知的趣聞。道祖一生只收了九名弟子,號稱道門九尊,其時世間妖禍甚重,人族苟延殘喘,九位道尊在東荒開宗立派,為蒼生傳道。道場便設在九老山,九老山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

九老山景色秀麗,山勢雄奇,有三十六峰二十四澗,五里一觀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雲閣仙山有美名,霧繞雲纏峰翠秀。主峰青冥峰更是高聳入雲,直插雲霄。相傳道祖當年就是在青冥峰羽化飛昇。故而有“大道茫茫不可視,一入青冥即成仙”的諺語。幾百年前中州有位大儒攀登青冥峰,站在山腳抬眼望去,雲海茫茫,不見峰巒,賦詩一首:“一峰傲立萬山圍,半壁丹崖半翠微。道祖當年飛昇處,不見天人憐世人。”

那位大儒最終沒有登山,大笑而去。遙想當年儒家那位至聖先師為人族正道五百載,不願飛昇,不難看出儒家對道門的偏見,此詩半褒半貶。

世人皆知“西有崑崙東九老,交相輝映已萬年。”

一行隊伍緩緩靠在山腳那座屹立萬載歲月的“尊道貴德”牌坊前。

馬車上走下一位俊秀絕倫的少年,身披一件狐裘,施施然走到牌坊前,舉目望著那古樸的四個字。轉頭笑道:“求仙問道心茫然,我於人間五百載。這是中州某位儒家先賢揚儒抑道的詩句。兩位真人,你們說道祖當年刻下“尊道貴德”這四字時,是何種心境?”

陸靈寶虎目一瞪,直言了當:“道爺怎麼知曉?”

葛長青笑了笑,低聲道:“當年人族積弱,民不聊生,道祖傳道弘法,為人族開啟一條通天路叩天門的希望,何嘗不是在為人族立道?儒家貴人,捨生取義,固然叫人歎服,可那一股子“唯有讀書高”的心態,實在令人反感。”

姑射欲言又止。

楚望舒指著她,笑道:“吶吶吶,咱們公主殿下顯然有意見,不如咱們上山之前,先來一場道儒之爭?”

楚千翎一瞪眼,頗有幾分有其師必有其徒的模樣,怒道:“楚望舒,你少挑撥離間,小心姑奶奶去求道尊爺爺,讓他把你送到白雲觀去拜師學藝。”

楚望舒不理她,而是望向陸靈寶,問道:“陸真人,我若是隨你們上山,可入幾品?又是哪個輩分?”

陸靈寶道:“若沒有師傅,只能先當外門弟子,平字輩!”

楚望舒一臉不爽,看向楚千翎:“豈不是比你還小了兩個輩分?”

楚千翎立刻眉開眼笑:“快叫一聲師叔祖!”

楚望舒朝著陸靈寶深深鞠躬:“師尊在上,受徒兒一拜。”

陸靈寶一個側身,嘿嘿笑道:“楚小子,道爺我不收徒弟很多年了,再說你和千翎八字不合,我若收了你,還不得頭疼死。”

楚千翎朝楚望舒做了個鬼臉,幫腔道:“就是就是。楚望舒,不如你拜我為師吧。雲字輩哦。”

楚望舒心說,還好我沒下跪。轉頭,朝葛長青施禮:“師尊在上”

哪知葛長青更加乾脆:“我亦無收徒之心。”

商景元嘆了口氣:“楚兄,要不然,你拜在我門下?”

楚望舒無奈道:“商兄,你別添亂。”

楚望舒沉思片刻,心知自己在楚府的所作所為,不管再如何事出有因,終究讓兩位真人心生反感,他也不去解釋。天地師親君,本就是天一樣大的道理。楚望舒再桀驁,也不認為殺兄弒父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便走一遭通天路!”

眾人聞聲一驚。楚千翎脫口而出:“你知道通天之路?”

“嗯。”楚望舒翻了白眼:“我若不走通天之路,豈不是真要成你小輩?走完通天路,我就能入內門。”

楚千翎毫不留情的打擊嘲諷:“每年都以無數人走通天路,姑奶奶長這麼大,只有蘇師兄一個人走完。”

除了像楚千翎魚重玄此類從小被九老山收養,且被真人看上資質收為弟子的幸運兒得以成為內門弟子,尋常人大多都要從外門弟子開始做起,隨著修為攀升,由外門晉升內門。而有一些嚮往道教祖庭但天資太差無法成為外門弟子的,只有雜役弟子一途,比如“尊道貴德”牌坊下兩行噤若寒蟬,躬身不起的看門童子。

楚望舒以前聽說九老山雜役弟子十萬,外門弟子近一萬,內門弟子卻只是千餘人。能成為內門弟子的皆是人中龍鳳,從蘇星斗商景元等人身上便可窺一斑見全豹。

“有勞兩位真人帶我娘和妹子先上山。”

楚千翎掏出一張符籙,心靈手巧的折成一隻精緻紙船,遞給師尊。陸靈寶摸摸徒兒的腦袋,輕呵一氣。

紙船輕飄飄飛起,轉眼間擴大無數倍,化為長六丈寬兩丈的大船。

陸靈寶率先踏上紙船,回頭朝拋給楚望舒一枚黑木令。水研姬抱著水玲瓏隨眾人登船,轉頭回望。

楚望舒笑著揮揮手。

紙船浮空,破空而去。

楚望舒目送紙船升空,消失在茫茫雲海,收回目光,瞧了一眼彷彿登天之階似的蜿蜒臺階,緩慢拾階而上。歷時一月。他們終於抵達這位道教祖庭,楚望舒身體早已恢復如初,只是水研姬憂兒心切,堅持要他披著狐裘。

九老山景色秀美,地靈人傑,是真正的九州一等一仙山。各州達官顯貴遊覽九老山,探幽攬勝,只覺飛流澗水,絕壁高聳。中途取景十之二三,再到青冥峰頂,一覽眾山小,才知風光最好是巔峰。但其實除了騰雲駕霧的真人,鮮少有人能一窺九老山真容。否則定要扼腕嘆息一聲:只緣生在此山中!

楚望舒沿著山階而上,草木夾道,陽光燦爛,山風拂面,裘衣獵獵翻飛。中途看見有許多小觀小庵,住著雜役弟子,幾個身披素色道衣的女弟子正在觀前的榕樹底下喂猴子,高高捧著蜜桃,踮起腳尖,將婀娜身段凸顯的分外誘人。幾隻白毛猴子一手勾住樹枝,另一手輕輕一撈,捧著桃子啃的津津有味。忽然齊齊轉頭,朝不遠處臺階齜牙咧嘴,吱吱尖叫。

女弟子們聞聲看來,瞧見裘衣如雪的楚望舒徐徐拾階,身材挺拔,氣度非凡,好似一位野狐逸人。女弟子們朝楚望舒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後者有所覺,轉頭朝她們溫和一笑。陽光灑在他臉龐,俊秀中透著一股讓人心醉的柔和。女弟子們齊齊失聲,片刻後,一人轉頭朝觀裡喊了一聲,頓時譁啦啦十幾名姿色不俗的女冠湧出,看猴子似的圍觀楚望舒。膽子大些的,就扯著嗓子脆生生的喊:“公子何地人士,高姓大名?”含蓄一些的則說:“公子,日頭酷烈,不如進觀休憩片刻,喝口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鶯鶯燕燕,嘰嘰喳喳。

楚望舒朝眾女冠擺擺手,在女弟子們失落的目光中漸漸遠去。

越往上走,建築越少,偶爾有一兩座道觀,也是在極遠處,掩映在叢叢樹影中,瞧不真切。

半個時辰後,臺階蜿蜒處,坐落一座道觀,紅牆青瓦,香火嫋嫋。

道觀門口佇立兩位童子,躬身做揖:“不知公子是攬勝取景的遊人,還是拜訪哪位道長?”

楚望舒回了個禮,取出黑木令遞過去,笑道:“我來走一遭通天之路!”

兩名童子悚然一驚,目光交接,其中一人低聲道:“公子稍等片刻。”

匆匆入觀。

不過半盞茶功夫,一名玄色道袍的中年道士,兩袖飄飄,頭戴五嶽冠,面如重棗。

“貧道丹雲子,公子如何稱呼?”

丹字輩,楚望舒不禁想起了牧野城玉華閣的丹陽子。相比眼前這位戴五嶽冠的受戒道人,丹陽子應該略微不如。

“晚輩楚望舒,受陸靈寶陸真人引薦,拜師九老山。”

丹雲子做了個請的手勢,邀楚望舒入內,也許是陸靈寶三個字名聲太大,丹雲子態度極好,不管楚望舒懂不懂,大致講解了一遍通天之路的規則。凡是想一躍成為內門弟子,都得經過五重考驗。分別是道門五宗的符籙、丹鼎、秒真、補天、上清。

第一道關卡,正是如今九老山第一大宗符籙派。

“規則很簡單,待會我會在公子面前演示如何畫符,隨後會給公子一份靈寶經符籙總綱參悟半個時辰。只是最簡單的符籙,形似為下等,神似為中等,形神具備為上等。下等便可過關。”

楚望舒點點頭:“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我懂。”

丹雲子笑了笑,符籙派流傳甚廣的名句,知道的人不少,可真正知曉其深意的人卻不多,他不認為這個看上去尚未及冠的少年會有深厚的符籙見解,不過能說出這句話,已經難能可貴。起碼對符籙不是一竅不通。

童子捧上土豪軟筆,黃紙硯臺,還有一盅號稱“一兩黃金一兩沙”的極品硃砂。先倒了一杯取自九老山的靈泉,墨研後,再用湯匙取一勺硃砂倒入墨汁,反覆研磨。

丹雲子招招手,示意楚望舒走到案前觀看。

符籙又稱“符字墨籙”,起源於道祖,乃道門流傳甚廣的法術。並非符籙派一家獨有,大道尚且三千,各派走的路線不一樣,但並非閉門造車,就像他前世的紅顏知己李妙真,就身兼妙真道、補天道、丹鼎派三家之長。楚千翎雖然是符籙派弟子,可也精通補天道的望氣術。

符籙的由高到低可分為符圖、靈符、雲篆、覆文。

丹雲子為楚望舒展示的就是最簡單的覆文,多數由兩個以上的小字組成,丹雲子落筆緩慢,刻意給足了楚望舒觀摩消化的時間,整張符籙一氣呵成,畫符之前念了一道筆咒。輕輕擱下筆,笑問道:“可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賣報小郎君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