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宣大 (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說明一下,經過高陽的努力,現在在京師附近新建起來的軍工廠裡面已經可以自行生產出合格的弗格森火槍了。雖然還是以手工打造為主,但是總比一直需要高陽從現代時空裡面帶過來要強吧?

而且,隨著小型鍊鋼廠裡的高爐點火出鋼水,使用著高陽帶過來的先進加工機械,那些手藝精湛的工匠師傅們已經開始試著打造拿破崙炮的炮管了。

這種火炮對於炮管的要求遠沒有現代時空裡面那麼苛刻。並不需要工藝複雜的特種合金火炮專用鋼就可以仿製出來。畢竟十八世紀的材料科技水平根本無法和現代時空相比較。

再加上規模龐大的軍火工廠裡面的火藥、子彈、炮彈生產線的投產,大明帝國已經初步取得自行補充火器損耗的能力。

這些工廠和生產線都有著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和現代時空相比,技術指標的要求很低很低。

那些在現代時空裡早就被淘汰了的小工廠在這裡都是超時代的黑科技。這些工廠高陽運過來他們都用不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別說電力驅動生產線生產了,就連鍋爐動力的生產都做不到。高陽為了給大明帝國提供生產裝置,不得不要求世界工廠特意定做了這些極為落後的生產裝置和大量的備用零部件。

電力驅動生產線什麼的暫時就不用想了。大明這邊至少在幾十年之內不可能做到電力的自給自足。高陽給他們配上的全都是鍋爐動力驅動,還都是非常原始型號的鍋爐。雖然在現代時空的眼中極為落後,堪稱是古董級別。但是在這個年代已然足夠使用。

在第二次科技產業革命到來之前,電力的供應幾乎無法做到規模化供應。但是高陽並沒有完全放棄電力這一代表著未來發展方向的超級核心科技。他的選擇是能夠持續使用多年持續發電的水利發電模式!

幾座小型水電站已經由擁有專業知識的生化戰士們帶領著大批的勞動力在京師附近的幾條河流上選址開建。日後隨著收復區域的擴大,數量更多的小型水電站將會矗立在大明帝國的多條河流之上。

這些小型水電站的所有裝置,從鋼筋水泥到發電機轉子全都是最堅固耐用精工裝置。質量那絕對是沒話說,至少用上數十年都沒有任何問題。加上那些被嚴密儲存起來備用件,高陽估計這些電力設備完全可以支撐到大明帝國開始第二次科技革命。

所有在各個工廠裡面工作的工人。對於大明的百姓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名詞。他們的待遇足以讓除去新軍軍士之外的所有人眼紅不已。與以前被工部的官吏們當做奴隸一般對待而消極怠工不同,這些工人們的工作熱情極為高漲。

因為他們的薪水是和產品數量與質量息息相關的。只要這些工人能夠做到保質保量,那銀子什麼的自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高陽從來都不會在這方面吝嗇些什麼。他對於錢的態度向來都是能夠用錢解決的事情都叫個事。

相反的,如果做不到產品的保質保量。那懲罰就很簡單了,直接被踢出工廠,永不錄用!吃過了飽飯之後再去餓肚子,那可比一直餓著肚子的更慘!因為他們已經嘗過了肉的香味,再過回往日裡的那種苦日子,足以將人給折磨的瘋掉。

往日裡在工部混日子,消極怠工。粗製濫造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幾乎每一件出廠的產品都能算得上是精工細作!質量方面極有保障。沒有質量保障的也過不了出廠檢驗那一關。

從新式軍服到金屬水壺,從工兵鏟到騎兵戰刀,從夥兵們用的大鍋到運輸物資的四**車,從新式火槍到新式火炮,從化肥廠裡的化肥到罐頭廠裡的午餐肉罐頭。大明已經開始迅速走上了工業化的正確道路!哪怕此刻在各個方面的規模都還很小,但是這些都是種子,經過了精心培育之後,他日必然都會成長為參天大樹!這些都是日後大明帝國縱橫四海的堅固基石。

......

出了居庸關,越過八達嶺長城之後。長城外邊就是宣府鎮。

宣府號稱“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是大明帝國北方極為重要的一處邊陲重地。

宣府鎮歷來都是一處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明朝建都京師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師,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大明常年在這裡駐紮重兵,防禦北方。

等到滿清興起之後。曾經多次夥同蒙古各部落從這裡扣關進入關內大肆劫掠。年前李自成的大順朝軍隊西征的時候佔據了這處位置極為重要的軍鎮,一直到這次高陽率軍前來討伐。

駐守在宣大一線的大順朝軍隊是李過的部下,號稱有二十萬之眾!不過這裡面大部分都是打仗的時候在陣後搖旗吶喊。敲鍋摔瓦的老弱婦孺們。真正意義上的能戰之兵還不足五萬人。

大順朝中裝備整齊,擁有戰鬥力的軍隊,也就是俗稱的老營兵數量並不多。總數也不過是數萬之眾。分在李過麾下的那就更少了,其人數大約在六七千人左右。其他的那四萬多人都是農民軍裹挾的流民之中的青壯們。這些人打打順風仗還行,真讓他們去和精銳彪悍、武裝到了牙齒的新軍去對抗,那純粹就是在找死。

李過在大順朝之中也算是一員難得的戰將,他對於能夠一戰擊滅十萬建虜的新軍極為重視。心裡也明白單單是依靠自己手下的這點人馬,萬萬不是新軍的對手。

李過本人和麾下大部分的能戰兵馬都在大同府駐紮,那邊好歹還能供給一些軍需。而宣府鎮這邊真的已經是破敗不堪,滿清和蒙古多次入侵早已經將這裡變成了一片荒涼之地,李自成上次西征京師的時候又徹底的大肆洗劫裹挾了一番,現在宣府這邊就連活人都找不到幾個。

奉命駐守在宣府鎮的是李過手下一員大將,早些年就跟著李自成混日子的李虎。

李虎本名叫做錢有財,是陝西榆林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崇禎初年,陝西大旱的時候全家都餓死了,只有他一個人掙扎著逃了出去,投入了李自成的麾下。

這些年來一路搏殺,僥倖未死就成了一名統軍大將。他為了對李自成表忠心,同時感覺自己的本名不怎麼好聽,就改名為李虎。

駐紮在宣府三衛興和所的李虎在得知京師的新軍大舉入侵的訊息時下巴都快被驚的掉在了地上。他是真的沒有想到那支軍隊居然能在天寒地凍的時候翻山越嶺的過來攻打他。在他想來,就算是要開戰也是要等到開春之後的事情,哪裡知道新軍居然在這個時候過來了。

大字都不認識一個的李虎當然不會明白什麼是職業軍隊。不過作為屍山血海裡面爬出來的一名老兵,李虎當即就扔掉了手中油膩膩的雞腿,大聲呵斥著讓手下們集結軍隊,準備應戰。

農民軍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多!他們每到一處地方就大肆劫掠,把所有能用能帶著的東西全都帶上。只要是個人都裹挾進自己的軍隊,規模就像是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

李虎手下足足有十多萬人!在這荒涼的宣府鎮根本養不過來。這個時候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依靠著野菜樹皮為生。如果高陽不在這個冬天過來攻打,估計等到開春的時候這些人得餓死一大半。李虎那裡的軍糧可不是給這些炮灰們吃的。

這些炮灰們本來就是消耗用的,李虎還打算將這些人趕進京師那邊去自生自滅。既然新軍來了,那就直接用掉好了。打不贏就留給新軍去頭疼,吃光他們的軍糧!你們不是官軍嗎?那就去養著這些百姓們好了。

李過給李虎留下的命令就是打不過的時候就一路退往大同府,只要把老營的人帶回來就行。其它的那些炮灰們就由他們去自生自滅好了。

高陽的軍隊訓練有素,雖然大部分都是步兵,但是行軍速度很快。至於輜重炮兵這些行軍拖累們,高陽從蒙古和關外弄來了大量的馬匹,配上數量眾多的四輪馬車,在道路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速度一點都不慢。

這種四輪馬車是高陽從現代時空帶過來的工業產品。實心的橡膠輪胎這個時空做不出來。鋼製的減震和軸承結構足以支撐馬車拖帶著大量物資。在機械化部隊出現之前,這可以算是最好的運輸工具了。當然了,前提是你得有大量的馱馬才行。

李虎還沒來得及將所有人都給集結起來的時候,高陽就帶著大軍已經快速佔領了懷來衛。之後渡過冰封的洋河,經過著名的土木堡之後強佔了保安州。

在出了居庸關之後新軍每天的行軍速度高達恐怖的六十裡以上!要知道這裡可是有著許多的山路,而且還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裡!

驚慌於新軍驚人推進速度的李虎匆匆忙忙的帶著人從宣化城出發。在保安州西北方向,洋河岸邊的雞鳴山下和高陽的新軍撞在了一起。

雞鳴山和洋河之間有一段河谷平原,面積不算太大。但是已經足夠兩軍在這裡大戰一場了。

高陽根本就是無所謂。打這種烏合之眾,有多少人都是白給。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好了,反正無論如何結果都是一樣。

節約時間,簡單粗暴的摧毀就是最好的作戰方式。(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