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小本子上面記著你 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兵部尚書張縉彥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悲的人物。頂點 23S.更新最快他本身並沒有什麼才能,為人又膽小懦弱。崇禎皇帝也是被逼急了,胡亂投醫之下隨便抓了個人就讓他做了兵部尚書。但是問題是,崇禎皇帝可以隨便,他張縉彥作為臣子可不行啊!

主動開啟正陽門投降,當時那麼多雙眼睛都在看著呢。他想推脫都沒有話可以推!再加上他張縉彥既不是皇親又不是國戚,身後也沒有什麼勢力託著。身份還那麼的敏感,他可是大明的兵部尚書啊!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一個身份挺高的倒黴鬼。

高陽原本預想的那種虎背熊腰的侍衛們撲上前架起犯官就向外拖,犯官們揮舞著手腳,哭天搶地抹著鼻涕一邊掙扎一邊痛哭大喊“皇上!微臣冤枉啊!冤枉啊!!”怎麼怎麼滴的場面全都沒有出現。

被挑出來的人面如死灰,哭喪著臉,一言不發。侍衛們上來的時候也沒撲上去就往地上按,只是在一旁站在看。犯官們跪下來對皇帝行禮,在解下了官帽之後自己退出去。而且還不是直接去午門外斬首,只是去天牢裡面待著,等待過堂。對於上了級別的官員來說,就算是皇帝也不是你說殺就能殺了。至少必須的程式還是要走一遍的。

稍稍出了一口胸中悶氣之後,崇禎皇帝將目光轉向一旁站著的高陽。

對於站在龍椅旁邊的這個穿著打扮非常怪異的人,百官們早就好奇不已了。之前一直都在猜測這個究竟是什麼人。只不過此刻時機不對,沒有人敢多嘴去問而已。

崇禎皇帝臉上的寒霜解凍,笑著說道“這位高先生乃是海外高人,此次前來相助我大明,逼退了李闖逆賊。功勞甚大。”

“嘶~~~”大殿之中的百官們全都倒吸口涼氣。之前誰都不知道李闖究竟是如何在大好的局面之下退走的,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現在終於有了答案。只是不知道這位海外高人是如何做到的?是用了何種通天手段將如此勢大的李逆給趕跑的?

李自成等人逃跑之後,對於他們遇到神仙的事情忌諱莫深。對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軍士們全都下了封口令。膽敢多嘴的全部殺無赦!這也很好理解,要是讓跟著他們混飯吃的那些流民百姓們知道了他們這些人居然被神仙追命。那隊伍立馬就要散了。

而崇禎皇帝這邊也沒有大肆宣揚的意思。神仙是什麼?神仙是在九天之上飛舞的,是在人心中供著的。那是一陣美好的嚮往和理想。要是讓人知道神仙來到了人間,那神權和皇權的衝突立馬就要升級!來到了地上的神仙還是神仙嗎?

高陽完全沒有藉著這個機會做些什麼出格的事情的意思。崇禎皇帝提出隱瞞身份的建議之後,高陽當即就答應下來。朱由檢心中是怎麼想的高陽很是清楚,他只是沒有那個興趣而已。高陽要幫助的不是他朱由檢,而是整個華夏民族。

就這樣,高陽的身份被各方面包括他自己給一起隱瞞了下來。在崇禎皇帝的嘴裡,就成了一位海外高人。

“此次逼退李逆。高先生功勞甚大。而且高先生乃是世外高人,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仰知天文俯查地理中曉人和。乃是不世出的大德之才。寡人請高先生出山為我大明國師,輔佐寡人中興大明!”朱由檢這番話說的可謂是擲地有聲。

之前怎麼給高陽安排身份也是一件為難的事情。做官什麼的提都別提,高陽也不可能去給別人打下手。至於封爵什麼的也不合適。朱由檢認為高陽不可能看的上這些世俗之中的東西。最後想了半天才弄出了國師這種完全名譽上的東西來。

高陽真心對這一切都無所謂,只不過是一個名義而已,他要的不是這些。

崇禎皇帝的內心其實很是糾結。高陽這種強大的存在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更何況是富有四海的皇帝。那種談笑間殺人於無影無形的恐怖能力沒有正常人可以接受。但是他此刻卻需要依靠高陽的幫助,而且他也不敢得罪高陽。雖然所有皇帝都自稱是天子,同樣也是神仙之一。但是很明顯,沒有誰可以證實這件事情。

幾番思慮之後。崇禎皇帝還是決定先和高陽認真相對。畢竟他是來幫助自己的。如果有什麼不好的心思,自己也根本就躲不過!

高陽神色自若的點了點頭,目光環視大殿一圈。勾了勾嘴角,沒有多說些什麼。

“百官各歸本位,各行其事。李逆西逃,兵部擬個章程出來,應當如何剿滅李逆。之前寡人下詔天下兵馬勤王,攏共才來了幾個?刑部派人......”崇禎皇帝下面的話高陽都沒有聽進去。掏出耳機戴上,安靜的站在一旁聽著輕緩的音樂。

此時此刻的明朝的內部已經完全潰爛了,無論怎麼樣做手術都不可能再有迴天之術。明朝此時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將,幾乎全都是貪財怕死之輩。真正能用之人幾乎沒有。哪怕就是像史可法那樣史書留名的英雄人物。實際上的領兵作戰能力並不怎麼樣,他主要是氣節上讓人欽佩不已。

想要拯救這個國家。唯一的方法就是打破一切從新來過。將所有破爛玩意全部都扔到垃圾堆裡燒掉,全新開始。

除了起兵造反打破這一切之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改造。從內部開始一點一點的全部改造。而想要做到這一切,首要的前提就是必須有一支能戰的軍隊!在兵荒馬亂的亂世之中,這是必須的東西!總不能每一次遇上危機都要高陽去裝成神仙糊弄吧?

強大的軍隊是必須的,不過不能交給明朝的這些軍將們來統帥。先不說那各種各樣的弊端,單單是遇敵即退的作戰方式高陽就接受不了。到了明末的時候,明朝各處的軍隊大部分都已經蛻變成了地方軍閥的性質。朝廷在多次的戰敗之中已經失去了威信以及對地方上的掌控力。

新式軍隊必須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至於朱由檢,他不是打仗的料。猜忌什麼的高陽一點都不擔心,大不了大家一拍兩散,重新扶起一個傀儡,他又不是沒有做過這種事情。

就在高陽帶著耳機陷入沉思之中的時候,那邊朝堂上又開始了爭論。明末的時候,大臣們做事不怎麼樣,但是吵架嚷嚷,互相攻擊各個都是好手。簡單來說就是,各個都是耍嘴皮子的好手,口活厲害。

此刻將高陽思緒拉回來的事情就是,沒有錢。

別看李自成的大軍進城沒多少時間,但是他們都是職業的盜匪,將整個京師攪了個天翻地覆。許多人家都是家破人亡,急需救助。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會鬧,朝廷就會頭疼。想要安頓災民,就要給他們糧食吃。到了這個時候了,朝廷哪裡還有什麼餘糧?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向商家去買。買糧食又牽扯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要花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整個國家都窮的掉渣,國庫裡的耗子早就已經含著眼淚扛著包袱逃荒去了。要是有錢的話也不至於要逼著大臣們去捐餉了。到了這種時候,大臣們全都習慣性的將問題踢還給了崇禎皇帝。反正這位皇帝陛下是出了名的能幹。

其實大明既有錢也有糧食。只不過這些錢糧都被掌握在了文官和勳貴們的手中。

明朝的時候海上絲綢之路盛行,大量貴重金屬流入境內。每年的外貿都是順差。不過這些錢皇帝和朝廷得不到。都被眾多的大臣和商家們收走了。

那些大海商,例如鄭成功的老爹鄭芝龍就是掌控海陸的大海盜。和朝廷裡的大臣們勾結,控制海路,賺取大量利益,卻從來不交稅。

明朝最大的憂患就是讀書人不用交稅。他們不但不交稅,還能幫助別人免稅。這一條簡直就是直接要了整個國家的命。

在萬曆和天啟年間,皇帝和讀書人集團為了錢互相爭鬥不休。國家收不上來稅收,皇帝就派太監們去看管各個納稅重點對象。像是管礦產的礦監、管海運的船監、管鹽路的鹽監、還有管茶的管鐵的等等等等。

不能否認,這些太監裡面的確是有不成器的蛀蟲藉著這個好機會中飽私囊,為惡鄉里。但是他們的的確確是為國家收到了寶貴的賦稅,填充了國庫和皇帝的私房錢。萬曆年間的三大徵花了那麼多錢哪裡來的?還不是太監們收上來的?

國家和皇帝收到錢了,讀書人集團自然就收入少了。原本這些大頭巾們控制著各處的鹽鐵茶海運等等各種收入,一個兩個腦滿腸肥的很。但是被皇帝和國家搶了之後自然就火了。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各處監管的太監們全都成了替罪羊,各種聲討、汙衊、潑髒水絡繹不絕。簡直就把他們都給描繪成了無惡不作的十世惡人轉世,所到之處全都是六月飛雪,冤情不斷!

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之下,所有的太監都被描繪成了窮兇極惡,能夠止小兒夜哭的惡鬼形象。口口相傳,再加上讀書人的藝術加工,太監們算是徹底臭大街了。

太監們收稅的時候,那些做活的匠戶們也是要交稅的。他們哪裡會顧得上什麼國家大事?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匠戶們很快就和讀書人混到一起,拼了命的想要將收稅的太監們趕著。

他們最後的確是成功做到了,不過代價卻是一整個民族近三百年的黑暗歷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